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709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的芯棒、套设于芯棒周缘的待测弹性环及设置于待测弹性环外表面的加载环,此芯棒、待测弹性环和加载环的中轴线均重合,加载环的上表面为与中轴线平行的待测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芯棒和加载环的配合关系模拟待测弹性环装机状态下内外环的配合关系来测试该待测弹性环的刚度,安装方便,同时,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待测平面上方,将待测弹性环的变形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提高了刚度测量的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弹性支承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航空发动机弹性支承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的结构设计中,用于调节转子临界转速,改善转子动态特性。弹性环是弹性支承中应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形式,弹性环加工精度对其刚度的影响较大,往往需要实测弹性环的刚度,以估算转子临界转速。现有技术中,加载环与加载杆的设计使位移传感器无法用于测试,弹性环由加载砝码引起的径向位移由显微镜读数,人为误差较大,试验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弹性支承刚度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弹性环由显微镜读数导致的人为误差大,试验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包括固定的芯棒、套设于芯棒周缘的待测弹性环及设置于待测弹性环外表面的加载环;此芯棒、待测弹性环和加载环的中轴线均重合;加载环的上表面为与中轴线平行的待测平面。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待测弹性环的变形量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待测平面上方。进一步地,还包括加载组件,加载环上设有与待测平面相对设置的贯通孔,加载组件安装于贯通孔内。进一步地,加载组件为挂钩和可容纳砝码的圆盘连接而成,挂钩安装于贯通孔内。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支座,芯棒固定安装于固定支座上。进一步地,固定支座的端面设有带通孔的安装法兰,芯棒的端面设有凸缘,凸缘由压板压紧于安装法兰的表面,并通过紧固件将芯棒固定于固定支座上。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芯棒和加载环的配合关系模拟待测弹性环装机状态下内外环的配合关系来测试该待测弹性环的刚度,安装方便,同时,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待测平面上方,将待测弹性环的变形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提高了刚度测量的精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包括固定的芯棒1、套设于芯棒I周缘的待测弹性环2及设置于待测弹性环2外表面的加载环3 ;其中,芯棒1、待测弹性环2和加载环3的中轴线均重合,加载环3的上表面为与中轴线平行的待测平面30。本技术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检测待测弹性环2的变形量的位移传感器4和安装于加载环3的加载组件5。其中,位移传感器4设置于待测平面30的上方;加载环3上设有轴向的贯通孔31,贯通孔31与待测平面30相对设置,用于挂吊加载组件5,本实施例的加载组件5为可匹配贯通孔31的挂钩和可容纳砝码的圆盘连接而成。为了满足不同直径的待测弹性环3的刚度测量要求,需匹配不同直径的芯棒1,优选地,本技术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还包括固定支座6,固定支座6的端面设有带通孔的安装法兰60,芯棒I的端面也设有凸缘10,凸缘10由压板压紧并抵靠于安装法兰60的表面,并通过紧固件将芯棒固定于固定支座上,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紧固件为螺栓。不同直径的芯棒I在使用时,只需拧开螺栓更换所需直径的芯棒I即可,芯棒I固定安装可靠,使用方便。该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工作原理为,模拟待测弹性环2装机状态下内外环的配合间隙,设计与之配合的芯棒I和加载环3。装配时,要保证芯棒I和加载环3的配合关系与实际装机状态下,待测弹性环2的内外环的配合关系一致,从而才能更准确的反映待测弹性环2的实际刚度。测试时,将加载组件5吊挂于贯通孔31上,加载砝码放入加载组件5的圆盘上,位移传感器4将待测弹性环2的变形的直线机械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再加砝码,再输出电信号,如此反复,得到多个电信号对应。最后通过设备将多个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数值,根据数值描出曲线,此曲线的斜率即为待测弹性环2的刚度值。本技术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芯棒I和加载环3的配合关系模拟待测弹性环2装机状态下内外环的配合关系来测试该待测弹性环2的刚度,安装方便,同时,位移传感器4设置于待测平面30上方,将待测弹性环2的变形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提高了刚度测量的精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芯棒(1)、套设于所述芯棒(1)周缘的待测弹性环(2)及设置于所述待测弹性环(2)外表面的加载环(3);所述芯棒(1)、待测弹性环(2)和加载环(3)的中轴线均重合;所述加载环(3)的上表面为与中轴线平行的待测平面(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的芯棒(I)、套设于所述芯棒(I)周缘的待测弹性环(2)及设置于所述待测弹性环(2)外表面的加载环(3); 所述芯棒(I)、待测弹性环(2)和加载环(3)的中轴线均重合; 所述加载环(3)的上表面为与中轴线平行的待测平面(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待测弹性环(2)的变形量的位移传感器(4),所述位移传感器(4)设置于所述待测平面(30)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环支承刚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载组件(5),所述加载环(3)上设有与所述待测平面(30)相对设置的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沫枝李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