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6841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包括:本体外部保护组件,包括本体和本体上盖,所述本体和本体上盖相互连接;触动模块组件,包括弹性装置、切换组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切换组件和弹性装置提供动力;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耦合;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连接所述触动模块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磁性滑动的离合器设计,以提高轻比重物质的作动灵敏性;并具有一包覆传动组件轴心的包覆结构,使得传动轴转动时可以保持适当的间隙运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侦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塑料、水泥、制药、饲料、食品等行业经常会使用到桶槽放置物料,阻旋式触动装置属于低成本的料位开关,可检测散装固体的满载、空装货需求状况。这种料位开关技术对于谷物、饲料、水泥、塑料颗粒及木屑等材料具有优异的检测性能。由于传统的检测方式灵敏度不足,检测不准确,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采用磁性滑动的离合器设计,以提高轻比重物质的作动灵敏性,并具有一包覆传动组件轴心的包覆结构,使得传动轴转动时可以保持适当的间隙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以提高现有设备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为解决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部保护组件,包括本体和本体上盖,所述本体与所述本体上盖相互连接;触动模块组件,包括弹性装置、切换组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切换组件和弹性装置提供动力;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耦合;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连接所述触动模块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较佳地,所述本体及本体上盖上设置有绝缘膜。较佳地,所述绝缘膜为阳极镀膜或其他常用的绝缘膜。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一贯穿轴心,所述贯穿轴心的一端与旋转轴心连接,另一端在所述驱动装置位置变化时接触所述的切换组件。较佳地,所述驱动装置的贯穿轴心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凸出部。较佳地,所述的贯穿轴心接触切换组件的一端用口型架或其他固定架支撑固定。较佳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或压簧,以及其他可以达到弹性效果的弹性部件。较佳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轴承、传动轴、阻力叶片,所述轴承的转动带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且所述传动轴的转动带动所述阻力叶片转动;且所述传动组件的轴心具有包覆结构。较佳地,所述阻力叶片为一字阻力叶片或十字阻力叶片。较佳地,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离合器上轴心和离合器下轴心,所述离合器上轴心和所述离合器下轴心利用磁铁吸附使二者结合或分离,产生静摩擦力实现离合器滑动。并且,所述配合触动模块的弹性组件,因离合器为灵敏机构,在侦测时,使用弹性装置顶上,形成触动模块为悬浮状态,避免受重力影响卡住其他零件,产生不当误判。本技术通过采用以上方案,使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I)有效控制灵敏度:本技术提供的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其利用弹性装置提供一定正向推力至切换组件触动杆触动切换组件,使阻力叶片及时向发达回传阻力,转变为反向推力,致使切换组件触动杆离开切换组件,有效控制侦测物料位置的灵敏度。2)减小摩擦:本技术提供的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由于触动装置可形成悬浮状态,从而减小因重力影响产生的摩擦力;并避免受重力影响卡住其他零件,产生不当误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触动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可配合阻力叶片参考图;图7为本技术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符号列表:10-本体上盖,11为0-RING,12为固定板-固定螺丝,13-触动模块,13-1为切换组件固定螺丝,13-2为切换组件,13-3为扭簧衬片,13-4为扭簧,13_5为马达,13_6为固定板,13-7为固定板螺丝,13-8为止付螺丝,13-9为口型架,13-10为切换组件触动杆,13-11为马达中心轴,13-12为固定座螺丝,13-13为固定座,13-14为切换组件触动杆螺丝,14-1为离合器上轴心,14-2为磁铁,14-3为离合器下轴心,14-4为插销,15-压簧,16-本体,17-电缆固定头,18-接地螺丝,19-橡胶垫圈,20-铝垫圈,21-螺帽,22为C扣,23为R扣,24-滚珠轴承,25-传动轴,26-阻力叶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示出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下文将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然而,本技术可以以不同形式、规格等实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受在此提出之实施例的限制。相反,提出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达成充分及完整公开,并且使更多的有关本
的人员完全了解本技术的范围。这些附图中,为清楚可见,可能放大或缩小了相对尺寸。实施例1现参考图1至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的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部保护组件,包括本体16和本体上盖10,所述本体16和本体上盖10相互连接;触动模块组件13,包括弹性装置、切换组件13-2、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切换组件13-2和弹性装置提供动力;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耦合;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连接所述触动模块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在较佳实施例中,本体外部组件包括本体16和本体上盖10,所述的本体16及本体上盖10,其表层设置有绝缘膜,以保护内部组件;具体地所述绝缘膜为阳极镀膜,当然,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所述绝缘膜还可以为除了阳极镀膜之外的其他类型的绝缘膜。在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触动模块组件包括一切换组件13-2、弹性装置、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可与旋转轴心连接,并且可在驱动装置位置发生变化时,接触切换组件13-2。并且,所述驱动装置的贯穿轴心接触切换组件13-2的一端,为一口型支架支撑固定,所述口型架为固定座,采用耐高温的高分子塑料等耐温绝缘材质。并且,所述的触动模块13,利用扭簧13-4提供一定正向推力至切换组件触动杆13-10触动切换组件13-2,若阻力叶片26受一定阻力回传至马达13_5,转变成反向推力,致使切换组件触动杆13-10离开切换组件13-2,因此,有效地控制了灵敏度。关于离合器装置请参考图4,图4中示出了离合器装置的组合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触动模块内插离合器装置,该离合器装置使用磁铁14-2吸附离合器上轴心14-1及离合器下轴心14-3接触面,产生摩擦力带动传动轴25,若受不当外力,可立即打滑,防止马达13-5轴心受惯性造成损坏,有效地保护了马达13-5。其中,离合器装置为磁性滑动式设计,利用触动模块13内马达13-5提供传动动力至离合器。并且,该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上轴心14-1和离合器下轴心14-3以及磁铁14-2,所述离合器上轴心14-1和离合器下轴心14-3为吸附磁铁14-2的导磁材料,其为Fe,Co, Ni等元素组成,且不应以此为限。由于离合器为灵敏机构,在侦测时为了避免受重力影响卡住其他零件,产生不当误判,在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触动模块使用弹性装置顶上,形成触动模块13的悬浮状态,有效减少了摩擦力。并且弹性装置其作用为支撑触动模块之离合器,为弹簧、压簧或其他弹性部件。 在较佳实施例中,传动模块安插有C扣22、R扣23、滚珠轴承24、传动轴25和阻力叶片26。其中所述传动轴25,可配合不同使用者需要,使用不同形状的阻力叶片26,如一字阻力叶片,十字阻力叶片等,同时,阻力叶片26也可使用不同材质。且阻力叶片的形状不应以此为限,可根据具体需要发生改变。并且,所述传动轴25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灵敏型阻旋式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外部保护组件,包括本体和本体上盖,所述本体与所述本体上盖相互连接;触动模块组件,包括弹性装置、切换组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切换组件和弹性装置提供动力;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装置耦合;离合器装置,所述离合器装置连接所述触动模块组件和所述传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靖睿李政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凡宜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