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永和专利>正文

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58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包括可夹固于电钻夹头上由该电钻所驱动,设有驱动齿轮的主动轴;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的从动轴;设于从从动齿轮的偏心位置上,用以驱动槽形轴承往复移动的偏心轴;及固设于槽形轴承上,并由槽形轴承带动以使锯片往复移动的连动轴。(*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适于连接在电钻夹头上,借该电钻驱动锯片往复移动。通常电锯或电钻多将动力装置及传动装置装设在同一壳体内,故使用电钻时只能借助一旋转运动带动钻头,使用电锯时亦仅能使锯片往复移动,换言之,一种电动工具只能提供一种功用,故备有多种工具时即需许多贮放空间。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利用电钻驱动锯片的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根据本技术,该换用接头可为水平式或直立式,其构成则包括可夹固于电钻夹头上且由该电钻所驱动,并设有驱动齿轮的主动轴;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的从动轴;设于从动齿轮的偏心位置上,用以驱动槽形轴承往复移动的偏心传动轴;及固设于槽形轴承上,并由槽形轴承带动以使锯片往复移动的连动轴。该换用接头是依型式而将主动轴与从动轴配置成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而其外壳则设有安装架以将该换用接头安装于电钻上。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外壳上轴设一主动轴,该主动轴于外壳内的一端配设主动齿轮,另一端伸出外壳供与电钻夹头连接;同时于外壳内轴设一从动轴,该从动轴于一端配设一从动齿轮并令该从动齿轮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该从动齿轮的轮辐上装设有偏心传动轴,令该偏心传动轴可滑动自如地嵌入槽型轴承的槽中,使该槽型轴承可由该偏心传动轴驱动而呈线性往复移动;上述槽型轴承复连设于一往复移动方向与该槽型轴承一致地轴支于外壳内的连动轴,该连动轴伸出外壳的一端设有锯片夹头,于主动轴的壳外端衔接于电钻夹头,锯片夹头上安装锯片时,可借助电钻的驱动而使偏心传动轴带动槽形轴承往复移动,发挥锯子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换用接头第1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1A为图1所示换用接头的槽形轴承的放大斜视图;图1B为由另一角度显示图1A中槽形轴承内的偏心传动轴的放大斜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用接头的底视剖面图,用以显示偏心传动轴在0°的位置;图3为图1所示的换用接头的底视剖面图,用以显示偏心传动轴在90°的位置;图4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偏心传动轴移动至180°位置时的底视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偏心传动轴移动至270°位置时的底视剖面图;图6为图1所示的换用接头与电钻的组合图;图7为本技术换用接头第2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8为图7所示换用接头的侧视剖面图;图9为图7所示换用接头与钻床的组合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第1实施例的换用接头的外壳10大致为一横向(水平式)长方体,在该外壳10的左上方贯穿有一主动轴孔10A,在该主动轴孔10A中固设有一主动轴轴承11,在该主动轴轴承11上设有一呈纵向的主动轴12,而该主动轴12的上端12A是经由上述主动轴轴承11向上穿出外壳10,以便在与电钻40组合时,可由该电钻40所设的夹头41夹固。如图所示,在上述主动轴12的下端12B是经由该主动轴轴承11而穿进于上述的外壳10内,并固设有一主动齿轮13。在上述外壳10的右上方贯穿有一从动轴孔10B,在该从动轴孔10B中固设有一从动轴轴承14,在该从动轴轴承14上套设有一呈纵向的从动轴15,且以该从动轴15的上端15A套置于上述的从动轴轴承14中,而该从动轴15的下端15B是经由该从动轴轴承14而穿进于上述外壳10内,并在该从动轴下端15B上套固有一从动齿轮16,而该从动齿轮16是与上述主动齿轮13作横向啮合。如图2配合图1、1A、1B所示,在上述从动齿轮16偏离其中心部分的适当位置固设有一偏心传动轴17,在该偏心传动轴17上枢套有一槽型轴承18。如图1所示,在该槽型轴承18内形成一适应上述偏心传动轴17在内滑动的轴套18A。在上述槽型轴承18下部另设一定位块19,在该定位块19的顶面19A与槽型轴承18的底面18B相互组合之间横向贯穿有一连动轴22,并在该定位块19底面的前端部与后端部的适当位置分别贯穿有定位螺孔21,在该定位螺孔21中则分别锁固有定位螺丝21A、21B,以将上述定位块19与槽型轴承18组合并将连动轴22定位。如图2配合图1所示,连动轴22是经由该定位孔20而分向左方和右方,而连动轴22左方的左轴端部22A上面先套固有一左联轴器23,之后再可滑动地穿过上述外壳10所预设的连动轴孔10C,并延设一适当长度的外端部10D。在该外端部10D上则套固有一锯片夹头24,以可将另设于该夹头左方的锯片30(该锯片30可换用任一种钢丝锯片或线锯)锁固,锁固的构造是在该锯片夹头24的正面旋设一锯片定位螺丝24A,当该锯片定位螺丝24A旋入上述锯片夹头24内,即顶住预先插入该锯片夹头24中的锯片30正面部分,即将该锯片30完成定位;由上述连动轴22经由定位孔20向右方的右轴端部22B上亦套固有一右联轴器25。如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利用电钻驱动上述主动轴12,同该主动轴12带动其主动齿轮13,由该主动齿轮13带动从动齿轮16,并以该从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经由其从动齿轮16的转动而带动槽型轴承18及定位块19,使上述连动轴22作左右往复传动其外端部10D的锯片30,致使该锯片30发挥迅速锯断工作物的功效。其次,将上述从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带动槽型轴承18而传动连动轴22的动作说明于下如图2所示,假设该偏心传动轴17在0°位置,亦即在从动齿轮16的X轴线上时,则该偏心传动轴17是在其槽型轴承18的轴套18A中的中间位置,而该槽型轴承18及其定位块19是在其从动齿轮16的左边部位,此时固定在连动轴22上的锯片30亦当在此左边位移距离的最大极限位置。如图3所示,在操作状态中,该从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以顺时针方向从0°被旋至90°位置,亦即在从动齿轮的Y轴线上时,该偏心传动轴17是在其槽型轴承18的轴套18A中的最上端益,而该槽型轴承18及其定位块19是位移至其从动齿轮16的Y轴线上的部位,故其中连动轴22亦随之向右被推动至一适当位移距离,此时固定在连动轴22上的锯片30亦向右移一适当的位移距离。如图4所示,在操作状态中,该纵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以顺时针方向从90°被旋至180°位置,亦即在从动齿轮16的X轴线上时,该偏心传动轴17又回复在其槽型轴承18的轴套18A中的中间位置,但该槽型轴承18及其定位块19是位移至其从动齿轮16的右边部位,此时固定在连动轴22上的锯片30亦当在此右边位移距离的最大极限位置。如图5所示,该从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继以顺时针方向从180°被旋至270°位置,亦即在从动齿轮的Y轴线上时,该偏心传动轴17是在其槽型轴承18的轴套18A中的最下端位置,而该槽型轴承18及其定位块19是回复位移至其从动齿轮16的Y轴线上的部位,故其连动轴22及锯片30亦向左位移一适当距离。再如图2所示,该从动齿轮16的偏心传动轴17以顺时针方向从270°被旋至360°位置(即回复上述的0°位置),亦即在从动齿轮的X轴线上时,该偏心传动轴17是回复在其槽型轴承18的轴套18A中的中间位置,而该槽型轴承18及其定位块19是回复位移至其从动齿轮16的左边部位,连动轴22及其锯片30被推动至左边位移距离最大极限。接着将本技术与一般电钻组合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钻/锯子的换用接头,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外壳上轴设一主动轴,该主动轴于外壳内的一端配设主动齿轮,另一端伸出外壳供与电钻夹头连接;同时于外壳内轴设一从动轴,该从动轴于一端配设一从动齿轮并令该从动齿轮与该主动齿轮相啮合;该从动齿轮的轮辐上装设有偏心传动轴,令该偏心传动轴可滑动自如地嵌入槽型轴承的槽中,使该槽型轴承可由该偏心传动轴驱动而呈线性往复移动;上述槽型轴承复连设于一往复移动方向与该槽型轴承一致地轴支于外壳内的连动轴,该连动轴伸出外壳的一端设有锯片夹头,于主动轴的壳外端衔接于电钻夹头,锯片夹头上安装锯片时,可借助电钻的驱动而使偏心传动轴带动槽形轴承往复移动,发挥锯子的功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邱永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