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黄铮专利>正文

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47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有:    承架槽座,其为具备耐磨性的座体,其上方具有一开口,可供被夹持物承载于上,且被夹持物中心落置于开口内,令被夹持物承载于上而不掉落;    压板,其为一摩擦系数小的板体,其置设于承架槽座的开口上方,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上方构成一多点支撑限位夹持的夹持治具,促使被夹持物承载于承架槽座上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定同心度;    驱动套环,其是由一具可压迫于被夹持物未加工端形成紧密配合不轻易脱落的胶环嵌固于一刚性佳的外套环内环槽中连结成一体所构成,且该外套环外凸有一拨杆,此拨杆被一传动机构的枢转体拨动产生驱动动力,进而连动被夹持物驱动旋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夹持治具的
,尤其是指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被夹持物的加工,必须将被夹持物予以固定,使加工作业时被夹持物不致移动。在传统的加工方式中,是以夹持治具在加工的程序中,将被夹持物予以夹持固定,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传统加工方式在面临自动化的过程中,被夹持物的夹持重复精度不足往往会影响加工精度,进而成为自动化制程的瓶颈,一直是此产业头痛的问题。就以目前圆棒材夹持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而言,常见是以三爪或多爪夹头作夹持定位,但每更换一枝圆棒材再进行夹持定位加工,其定位精度往往无法与前次夹持圆棒材达成同心度及旋转偏摆度,因此需再次对夹爪作微调,故在圆棒材夹持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上,以习知三爪或多爪夹头作夹持定位只能对一般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且每次进行夹持作业需再做一次微调工作,以调整到允许夹持公差范围内,不仅费工又费时,对于高精度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的需求是不适用的,此即为现行习用技术存有最大的缺陷,而此缺陷则成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基于被夹持物高精度的夹持定位使用需求,针对习知技术的缺陷予以改进,进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黄铮
申请(专利权)人:郑黄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