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有: 承架槽座,其为具备耐磨性的座体,其上方具有一开口,可供被夹持物承载于上,且被夹持物中心落置于开口内,令被夹持物承载于上而不掉落; 压板,其为一摩擦系数小的板体,其置设于承架槽座的开口上方,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上方构成一多点支撑限位夹持的夹持治具,促使被夹持物承载于承架槽座上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定同心度; 驱动套环,其是由一具可压迫于被夹持物未加工端形成紧密配合不轻易脱落的胶环嵌固于一刚性佳的外套环内环槽中连结成一体所构成,且该外套环外凸有一拨杆,此拨杆被一传动机构的枢转体拨动产生驱动动力,进而连动被夹持物驱动旋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夹持治具的
,尤其是指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被夹持物的加工,必须将被夹持物予以固定,使加工作业时被夹持物不致移动。在传统的加工方式中,是以夹持治具在加工的程序中,将被夹持物予以夹持固定,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传统加工方式在面临自动化的过程中,被夹持物的夹持重复精度不足往往会影响加工精度,进而成为自动化制程的瓶颈,一直是此产业头痛的问题。就以目前圆棒材夹持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而言,常见是以三爪或多爪夹头作夹持定位,但每更换一枝圆棒材再进行夹持定位加工,其定位精度往往无法与前次夹持圆棒材达成同心度及旋转偏摆度,因此需再次对夹爪作微调,故在圆棒材夹持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上,以习知三爪或多爪夹头作夹持定位只能对一般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且每次进行夹持作业需再做一次微调工作,以调整到允许夹持公差范围内,不仅费工又费时,对于高精度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的需求是不适用的,此即为现行习用技术存有最大的缺陷,而此缺陷则成业界亟待克服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基于被夹持物高精度的夹持定位使用需求,针对习知技术的缺陷予以改进,进而提出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以期能符合每次被夹持物夹持作业能在一定允许夹持定位公差基准内进行,无须再进行微调作业,也能符合高精度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的需求,以提升加工效率,配合自动化生产程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技术手段而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耐磨性佳能承载被夹持物定位的承架槽座及一摩擦系数小的压板,且该压板置设于承架槽座上方,使被夹持物承载于承架槽座上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定同心度,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上方构成一夹持治具,令被夹持物承载于承架槽座上构成一多点支撑的限位夹持,进而达成稳固夹持定位,并能符合每次被夹持物夹持作业能在一定允许夹持定位公差基准内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亦即被夹持物夹持能达成每次夹持维持一定同心度的需求,无须再进行微调作业。至于,被夹持物后续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时所需提供动力驱动方式,本新型是采用一种驱动治具,该驱动治具为一间接拨动驱动方式,其在被夹持物未加工端进一步套置一紧密配合的驱动套环,让驱动套环能与被夹持物连结形成一体,且驱动套环外凸一拨杆,此拨杆能受到一传动机构的枢转体拨动产生驱动动力,进而连动被夹持物驱动旋转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如此间接拨动驱动方式,可令传动机构与被夹持物驱动联结的对位精度技术需求性较低,有利减少机械组装连结间的累积公差,也能避免传动机构的联结定位影响到承架槽座与压板所构成夹持治具的夹持定位精度,同时能符合高精度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的需求,以提升加工效率,配合自动化生产程序,极具进步性及产业利用性。为能对本技术的构造及其功效,能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以便对其更加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相关构件夹持被夹持物定位的侧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相关构件夹持被夹持物定位的另一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驱动套环与被夹持物相关组配关系示意图。符号说明承架槽座1;开口11;压板2;驱动套环3;胶环31;外套环32;内环槽321;拨杆322;传动机构5;枢转体51。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主要包括有承架槽座1、压板2及驱动套环3。该承架槽座1可为一碳化钨材质制成具备耐磨性的座体,其上方具有一开口11,可供被夹持物4承载于上,且被夹持物4中心落置于开口11内,令被夹持物4承载于上而不掉落。一般而言此开口11呈V型或U型为最佳(图例中开口11呈V型)。而该压板2可为一摩擦系数小的板体,其置设于承架槽座1的开口11上方,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2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4上方构成一夹持治具,促使被夹持物4承载于承架槽座1上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定同心度,以构成一多点支撑的限位夹持,进而达成被夹持物4稳固夹持定位作用,并能符合每次被夹持物4夹持作业能在一定允许夹持定位公差基准内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亦即被夹持物4夹持能达成每次夹持维持一定同心度的需求,无须再进行微调作业,进而达成夹持物4最佳夹持定位加工作业。参看图4所示,该驱动套环3是由一具可压迫于被夹持物4未加工端形成紧密配合不轻易脱落的胶环31嵌固于一刚性佳的外套环32内环槽321中连结成一体所构成,又该外套环32外凸有一拨杆322。因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在具体应用于夹持被夹持物4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上,其驱动套环3外凸的拨杆322能受到一传动机构5的枢转体51拨动可产生驱动动力,进而连动被夹持物4驱动旋转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如此间接拨动被夹持物4驱动方式,可令传动机构5与被夹持物4驱动联结的对位精度技术需求性较低,有利减少机械组装连结间的累积公差,也能避免传动机构5的联结定位影响到承架槽座1与压板2所构成夹持治具的夹持定位精度,而承架槽座1与压板2所构成夹持治具同时能令被夹持物4夹时,以令成承架槽座1的开口11与压板2构成多点支撑的限位夹持,进而达成被夹持物4稳固夹持定位作用,并能达成被夹持物4始终保持被夹持能在一定允许夹持定位公差基准内形成较精准的夹持同心度需求,无须再进行微调作业,具备被夹持物4最佳夹持定位加工作业,得以进行后续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也能提升后续加工的精密度,期符合高精度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的需求,以提升加工效率,配合自动化生产程序。当然,本技术在具体应用于夹持被夹持物4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上,其可在于被夹持物4上加入润滑液,以减少承架槽座1的开口11与压板2抵触被夹持物4的磨擦力,以具备更佳夹持被夹持物4进行切削加工作业或量测作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凡熟悉此项技艺人士,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涵盖于本技术所请求保护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有承架槽座,其为具备耐磨性的座体,其上方具有一开口,可供被夹持物承载于上,且被夹持物中心落置于开口内,令被夹持物承载于上而不掉落;压板,其为一摩擦系数小的板体,其置设于承架槽座的开口上方,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上方构成一多点支撑限位夹持的夹持治具,促使被夹持物承载于承架槽座上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定同心度;驱动套环,其是由一具可压迫于被夹持物未加工端形成紧密配合不轻易脱落的胶环嵌固于一刚性佳的外套环内环槽中连结成一体所构成,且该外套环外凸有一拨杆,此拨杆被一传动机构的枢转体拨动产生驱动动力,进而连动被夹持物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架槽座的开口为呈V型或U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夹头定位加工装置,其主要包括有承架槽座,其为具备耐磨性的座体,其上方具有一开口,可供被夹持物承载于上,且被夹持物中心落置于开口内,令被夹持物承载于上而不掉落;压板,其为一摩擦系数小的板体,其置设于承架槽座的开口上方,复以一动力机构驱动压板位移微压触于被夹持物上方构成一多点支撑限位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黄铮,
申请(专利权)人:郑黄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