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贵峰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457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其具有陶瓷本体和烧结在陶瓷本体的第一釉面层,其特征在于:第一釉面层局部烧结有至少一彩色釉面层,其中一彩色釉面层包括一第一图像区和一剩余区,且所述第一图像区的厚度与剩余区的厚度比为1:0.25~0.5。它具有如下优点:陶瓷制品为市面上的现有产品,该方式不仅能让消费者挑选自己喜爱的图像以及各自喜欢的颜色以满足各自的需求;同时,图像在陶瓷制品上具有层次感,更柔和,不死板,有生命力,且具有磨砂效果,让消费者更加喜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
技术介绍
我国陶瓷制品源远流长,瓷器工艺制作技术更是争姘斗艳。目前市面上的基本上属于平面图案,其立体感、层次感欠缺。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陶瓷制品,如陶瓷杯、陶瓷碟、陶瓷碗等,其釉面上虽有图像,但该些图像均在陶瓷制品制作过程中便已烧制好。如:先在陶瓷胚体上制作所需之造型图案和色彩,然后再进行烧制,从而制作出设置有造型图案和色彩的陶瓷制品。该种方式制作麻烦、经烧制后的造型图案容易产生变形、变色,且在陶瓷制品面会产生凸球或气泡等,废品率高。同时,消费者只能根据已有的陶瓷制品进行挑选,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像烧结在釉面上,也无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上色。且,若图像为人像时,难以克服传统习俗中烧制人像不吉利的说法。又如:直接在陶瓷釉面描绘图像或者字迹,再用金属錾子雕琢不需要保留的釉面,再通过颜料对雕琢部分上色,以形成彩色影雕图像。该方法虽然可根据消费者喜好进行图像雕刻,但是该方法制成的陶瓷画不仅图像粗糙,缺乏立体感、层次感,且手工上色,彩色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的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其具有陶瓷本体和烧结在陶瓷本体的第一釉面层,其特征在于:第一釉面层局部烧结有至少一彩色釉面层,其中一彩色釉面层包括一第一图像区和一剩余区,且所述第一图像区的厚度与剩余区的厚度比为1:0.25 0.5。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图像区的厚度与剩余区的厚度比为1:1/3。—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彩色釉面层层数设为一层,彩色釉面层颜色与第一釉面层颜色为不同,且彩色釉面层厚度为< 0.1mm。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彩色釉面层层数设为二层,各彩色釉面层颜色或和彩色釉面层颜色与第一釉面层颜色为不同,且彩色釉面层厚度为< 0.1mm。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彩色釉面层层数设为三层,各彩色釉面层颜色或和彩色釉面层颜色与第一釉面层颜色为不同,且彩色釉面层厚度为< 0.1mm。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的其中一彩色釉面层还包括一用于采用钻头或錾子进行点刻以产生疏密程度不同的点状效果进而形成渐变色效果的点刻区,所述点刻区与剩余区为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陶瓷制品为市面上的现有产品,该方式不仅能让消费者挑选自己喜爱的图像以及各自喜欢的颜色以满足各自的需求;同时,图像在陶瓷制品上具有层次感,更柔和,不死板,有生命力,且具有磨砂效果,让消费者更加喜爱。2.第一图像区的厚度与剩余区的厚度比为1:1/3,此时图像在陶瓷制品上的层次感最好。3.彩色釉面层颜色或和彩色釉面层颜色与第一釉面层颜色为不同,使得图像颜色丰富多彩,栩栩如生,层次感更好,且直接通过釉面颜色达到彩色效果,无需再对剩余区进行上色,成本降低,彩色效果好。4.点刻区与剩余区为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以使该点刻区产生渐变色效果,使得该图像更具有层次感、立体感。5.该陶瓷制品图像不易变形、变色,质量稳定、成品率高,且制成的图像可以是人像,克服传统习俗中烧制人像不吉利的说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的陶瓷本体的整体示意图。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陶瓷本体烧制有一彩色釉面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剖面示意图。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陶瓷本体的彩色釉面层具有第一图像区和剩余区的结构示意图。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陶瓷本体的彩色釉面层具有第一图像区、剩余区和点刻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5,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它包括其具有陶瓷本体100和烧结在陶瓷本体100的一第一釉面层110,第一釉面层颜色为白色,第一釉面层110局部烧结有至少一彩色釉面层120,其中一彩色釉面层120包括一第一图像区121和一剩余区122,且所述第一图像区121的厚度与剩余区122的厚度比为1:0.25 0.5。最好,所述第一图像区121的厚度与剩余区122的厚度比为1:1/3。本实施例中,所述彩色釉面层120层数设为一层,该彩色釉面层120颜色设为黑色,且彩色釉面层120厚度为彡0.1mm。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图像区121包括人像的轮廓、衣着及头发等,该剩余区122包括轮廓以外的区域、额头及脸颊部位等。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其中一彩色釉面层120还包括一用于采用钻头或錾子进行点刻以产生疏密程度不同的点状效果进而形成渐变色效果的点刻区,所述点刻区与剩余区为部分重叠或者全部重叠。该点刻区被点刻者采用钻头或錾子进行点刻,每点刻一次以能看见该点刻区之下的第一釉面层为准,通过点刻的疏密程度形成渐变色效果,即点刻次数越多该点刻区之下的第一釉面层110颜色即白色越明显,点刻次数越少点刻区的彩色釉面层120颜色即黑色越明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区即人像的轮廓、衣着及头发等为黑色,而剩余区即轮廓以外的区域、额头及脸颊部位等颜色为黑里透白,且点刻区即人像轮廓以外的区域、额头及脸颊部位等的部分区域具有渐变色,整个图像立体感强,层次分明。制作该实施例中的陶瓷制品的方法为:步骤1,选取具有第一釉面层的陶瓷制品;本实施例中,该陶瓷制品为一具有一第一釉面层的陶瓷碟,该第一釉面层颜色为白色。不以此为限,可以是其他任何的陶瓷制品,如陶瓷杯、陶瓷碗、陶瓷壶等。步骤2,在第一釉面层局部烧结一彩色釉面层;本实施例中,彩色釉面层颜色为黑色,且彩色釉面层厚度为彡0.1mm,其烧结温度为500-700°C。最好,其烧结温度为600°C。步骤3,制作带有图像的贴纸;本实施例中,将图像输入电脑并进行处理,该处理包括对图像进行的美化操作,再将该图像打印在贴纸上;最好,该贴纸采用单面胶的胶纸。本实施例中,该图像为人像,根据需要,可为动物、植物或者建筑等,不以此为限。步骤4,用于将贴纸进行雕刻以形成需要保留的图像部分和需要去除的剔除部分;本实施例中,采用电脑雕刻机对贴纸上的图像进行雕刻以形成需要保留的图像部分和需要去除的剔除部分。本实施例中,该图像部分包括人像的轮廓、衣着及头发等,该去除部分包括轮廓以外的区域、额头及脸颊部位等;步骤5,用于将雕刻好的贴纸粘贴在彩色釉面层上,并去除贴纸中的剔除部分;步骤6,用于将陶瓷制品进行喷砂,去除对应剔除部分的彩色釉面层直至该彩色釉面层剩余厚度为该彩色釉面层厚度之1/4-1/2时停止喷砂,以使该彩色釉面层包括未被喷砂的第一图像区和被喷砂后剩余的剩余区。本实施例中,喷砂时,去除对应剔除部分的彩色釉面层直至彩色釉面层剩余厚度为该彩色釉面层厚度之1/3时停止喷砂。本实施例中,采用喷砂机对陶瓷制品进行喷砂,并通过设置喷砂机的喷砂时间进而控制彩色釉面层的剩余厚度,以使剩余区具有磨砂效果并具有黑里透白的混合色。不同喷砂机,进行喷砂所需时间不同,本实施例中,喷砂去除彩色釉面层至剩余厚度为该彩色釉面层厚度之1/3所需的时间为同一喷砂机对彩色釉面层进行喷砂至该彩色釉面层全部被剔除所需时间之2/3。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图像区包括人像的轮廓、衣着及头发等,该剩余区包括轮廓以外的区域、额头及脸颊部位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立体图像的陶瓷制品,其具有陶瓷本体和烧结在陶瓷本体的第一釉面层,其特征在于:第一釉面层局部烧结有至少一彩色釉面层,其中一彩色釉面层包括一第一图像区和一剩余区,且所述第一图像区的厚度与剩余区的厚度比为1:0.25~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贵峰
申请(专利权)人:邱贵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