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包装盒,包括呈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塑料板材模切折叠压痕工艺,并利用塑料板材所具有的韧性使其同纸张一样具有可折叠成型特性,并配吸塑上下内衬部形成闭合透明的包装盒形式,其成型比传统形式简单,结构新颖,造型美观,能够最大限度展示产品,配合丝网印刷能够变化出各种包装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包装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塑料包装盒。
技术介绍
包装盒是小型电子产品常用的包装形式,目前,包装盒按制作材料分有塑料包装盒、纸盒、木盒等,目前大都采用塑料注射成型的工艺来制作塑料包装盒,有时为了提高包装盒的美观程度,还会在有些包装盒外面再包上一层面料,该面料可以为皮、仿皮、布、绸等,对于高要求的包装盒,除了盒体的结构和造型要求外,面料及面料往盒体上黏贴的质量要求也是很严格的,这要求工人具有较高的操作熟练程度,排好黏贴的工序,选择好合适的胶黏剂,所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想到,如若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能够透过商品包装盒而直接观测到商品的实际状态,例如结构、颜色、品质等,无疑会提高消费者选购该商品的兴趣。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包装盒。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塑料包装盒,包括呈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至少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优选地,所述塑料包装盒还包括能收纳至所述塑料包装外盒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带包装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装内盒。优选地,所述塑料包装内盒包括分别呈凹型的上内衬部以及下内衬部,在所述上内衬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在所述下内衬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优选地,所述上内衬部以及下内衬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通过吸塑工艺制成。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厚度为0.8mm。优选地,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为0.4mnTlmm。优选地,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收拢状态下其黏贴部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采用塑料板材折叠成型成塑料包装外盒以及塑料包装内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丝网印刷工艺,相较于其他塑料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在本技术中,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塑料板材折叠结构较为简单,因此塑料包装外盒成型方便,而且节省空间。2、所述塑料包装内盒与塑料包装外盒分离设计,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根据具体产品的形状衍生出各种造型,并且将产品限制在塑料包装内盒中能够有效的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震动的影响,从而保护产品。3、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塑料包装盒,其塑料包装外盒以及塑料包装内盒均采用塑料板材设计,由于塑料材料本身所具有透明性或半透明性,因此该塑料包装盒能够有效的配合丝印,从而展示产品的各个特征,方便消费者选购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装外盒在半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装外盒在合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装盒组装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1、图2、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塑料包装盒,包括呈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10,所述塑料包装外盒10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至少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用以制作塑料包装外盒10的塑料板材通常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例如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所述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通过专门的模切折叠压痕装置直接作用于所述塑料板材而形成,用于方便将所述塑料板材折叠成盒体状的塑料包装盒。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塑料板材通过该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即可实现塑料板材的折叠操作,即四纵四横的模切压痕设计是必要的,但当压痕数目较多时同样可以得到所述盒体状的包装盒。如图1所示,所述塑料包装外盒10在展开状态下为一裁切后的塑料板材,所述裁切方式具有多种实施形式,图1所展示的为裁切的其中一种实现形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难获悉其他的以获得能够折叠成盒体的板材裁切方式,本文对此不做一一列举。继续参照该图1,在该塑料板材上,具有四条纵向的模切折叠压痕(105 108)以及四条横向的模切折叠压痕(IOf 104),通过该模切折叠压痕可以将所述平展的塑料板材折叠成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10,优选地,所述塑料包装外盒10在收拢状态下其黏贴部100通过胶粘的方式进行固定。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地,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为0.4mnTlmm,所述塑料板材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成。除此之外,所述塑料板材的厚度以及制作材料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替换,本文对此不做限制。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塑料包装盒还包括能收纳至所述塑料包装外盒10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带包装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装内盒20。折叠好的塑料包装外盒10具有两个侧向的开口,通过该两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将塑料包装内盒20收纳至塑料包装外盒10之中。优选实施方式下,所述塑料包装内盒20包括分别呈凹型的上内衬部(图中未示出)以及下内衬部(图中未示出),在所述上内衬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图中未示出),在所述下内衬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图中未示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设置于上内衬部上的第一卡扣部可以为钩状的卡勾,所述设置于下内衬部上的第二卡扣部可以为与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卡槽,相反的情形同样适用。除此之外,所述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还可以为其他用以相互锁止的锁止机构,本文对此不做一一记述。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所述上内衬部以及下内衬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吸塑而成,其相对的一面为凹面设计,以形成与产品规格相适应的容置腔,上下内衬部的中心部位以产品厚度中心分模。优选地,所述上内衬部以及下内衬部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通过吸塑工艺制成,且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的厚度为0.8mm。结合图1-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塑料包装盒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使用步骤如下:步骤1、获取厚度为0.4mnTlm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板材;步骤2、对所述PET板材进行裁切,以获得用以制作塑料包装外盒10及上下内衬部的塑料板材;步骤3,对用以制作塑料包装外盒10的塑料板材进行模切以获得模切折叠压痕;步骤4、根据压痕将所述塑料板材进行折叠,并在黏贴部100进行胶粘;步骤5、通过吸塑工艺将所述获得的用以制作上下内衬部的塑料板材制作成相应的上下内衬部,并将所述上下内衬部扣合以形成塑料包装内盒20 ;步骤6、将所述塑料包装内盒20插入所述塑料包装外盒10之中,完成制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塑料板材模切折叠压痕工艺,并利用塑料板材所具有的韧性使其同纸张一样具有可折叠成型特性,并配吸塑上下内衬部形成闭合透明的包装盒形式,其成型比传统形式简单,结构新颖,造型美观,能够最大限度展示产品,配合丝网印刷能够变化出各种包装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至少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盒体状的塑料包装外盒,所述塑料包装外盒在展开状态下为具有至少四纵四横模切折叠压痕的塑料板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收纳至所述塑料包装外盒之中的且具有用以容置带包装物件的容置腔的塑料包装内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包装内盒包括分别呈凹型的上内衬部以及下内衬部,在所述上内衬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部,在所述下内衬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扣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