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装置的可轴向位移刀架构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9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铣削装置的可轴向位移刀架构造,主要包含一基座及一刀架,其中,所述的刀架是可受基座控制进行轴向升降位移;又,所述的刀架本体开设若干穿孔,每一穿孔中都设置一钻头夹持座,钻头夹持座末端都设有一主轮齿轮,主轮齿轮之间则分别以第二与第三导轮齿轮啮合连结,使所述的钻头夹持座可同步转动;刀架后侧设有一刀架马达,所述的第二导轮齿轮的轴杆末端套设第一导轮齿轮并与刀架马达的马达齿轮相啮合;凭借之,令刀架马达可通过第一、第二及第三导轮齿轮驱动主轮齿轮带动钻头夹持座同步转动;兼具刀架可轴向位移,以及铣削、镗孔、钻孔及车削等多种功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削装置,尤指一种兼具铣削、镗孔、钻孔及车削等 多种功能的铣削装置,特别涉及铣削装置的可轴向位移刀架构造的新型。
技术介绍
经过长期以来的技术发展及不断改良,至今C N C加工机业已成为国内机 械加工的主流设备,而一^: C N C加工才几都装i殳有一组用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 铣削装置,所述的铣削装置通常包含一组可相对工件进行水平横向及水平纵向 位移的基座,以及一组供刀具装设的刀架,关于传统铣削装置的构造可参阅公 告第356373号(以下简称前案一)及第553038号(以下简称前案二)新型专 利前案所示,其中,前案一是针对铣削装置进行改良,其构造主要是具有一基 座1 ,基座1内部设有马达22及滚珠螺杆33, 二者间是利用齿轮2324及皮带 25传动,又,基座1 一侧成型一鸡尾滑轨15,滑轨15外部套设一设有鸡尾滑 槽361的滑座36,滑座36朝向基座1 一侧是设有一套射在滚珠螺杆33外部的 滚珠座34,滑座36另侧则是供车刀刀座4锁固;凭借的,遂可利用马达22带 动滚珠螺杆33转动,进而控制滚珠座34带动滑座36及刀座4沿着滑轨上下位 移。 .而前案二是针对刀座进行改良,其构造则包含一座体1,座体1的左、右及 前侧分别架设若干可自由转动的刀筒组4,刀筒组4分别朝座体1内部延伸一轴 杆41及斜齿轮42,座体1顶端设有一马达3,马达3向下连接一主轴2伸入座 体1中,主轴2对应刀筒组4的位置也设有斜齿轮42,且主轴2上的斜齿4仑21 是分別与刀筒组4的斜齿轮42对应啮合;凭借的,令马达3带动主轴2并同时 驱动全部刀筒组4同步运转。但是,经本技术设计人针对上述现有构造深入研究后发现,上述现有 构造及传动方式不仅为业界包含台湾与日本长久以来大量运用的现有技术,且 实际上更存有以下问题及缺点1、 前案一的滑座36虽可带动车刀刀座4上下位移调整车刀高度,但其构 造仅限用在车床而已,仅能做车床加工而无法同时兼具铣孔、镗孔或钻孔等功 能,适用性低而有不符业界讲求施工效率的需求。2、 前案二的马达虽可带动主轴驱动刀筒座,然由于每一主轴的斜齿轮需 同时带动三组刀筒座的斜齿轮,不仅主轴及其斜齿轮的负荷过重,更造成主轴 斜齿轮传动力量分散,导致刀筒座无法进行重切削工作。3、 当前案二的主轴转动时,其上、中、下斜齿轮是同时驱动左、右及前侧共计三个轴向的刀筒座旋转,然而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不论是钻孔或是铣削 都仅运用到其中 一轴向的刀具而已,其他二个轴向的刀筒座根本是处在空转状 态,进而造成能量资源的浪费。经由上述说明可知,前案所示的铣削装置及刀座结构实际上仍有须加以改 良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乃针对现有构造进行研发及改良,再 经过多次试作及修改后而有本技术的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铣削装置的可轴 向位移刀架构造,主要兼具铣削、镗孔、钻孔及车削等多种功能,且所述的铣 削装置的刀架是可进行上下轴向位移,方便于同一道加工过程中使用不同刀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铣削装置的可轴向位移刀架构造,所述的铣削装置是包含 一 基座及一 刀架,其中,所述的基座内部设有基座马达及滚珠螺杆,基座马达与滚珠螺杆 之间是利用齿轮及皮带传动,且基座一侧是成型一鳩尾滑轨;其特征在于刀架本体朝向基座一侧是一体成型有与鸡尾滑轨吃合的鳩尾滑槽,刀架顶 面成型一凹陷固设一滚珠块,令所述的滚珠块套设在滚珠螺杆外部;刀架接近 工件夹具的外侧是成型若干与工件夹具呈垂直状的车刀夹槽,刀架本体另开设 若干与车刀夹槽平行的贯穿穿孔,每一穿孔中都设置一伸出刀架外部且可自由转动的钻头夹持座,钻头夹持座末端都设有一主轮齿轮,主轮齿轮之间则分别 以第二导轮齿轮与第三导轮齿轮进行啮合连结,所述的钻头夹持座与主轮齿轮 同步转动;刀架后侧设有一后盖及一刀架马达,所述的第二导轮齿轮的轴杆穿 出后盖并套设第 一导轮齿轮,所述的第 一导轮齿轮与刀架马达的马达齿轮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 本技术的刀架是直接与基座套设吃合,因此刀架可直接进行与滚 珠螺杆同轴向的升降位移,提升操作便利性及作业效率。2、 本技术的刀架可同时装设多组不同刀具,因此当加工过程中必须 变换切削型态时,本技术只需调整刀架的高度即可变换不同刀具,故可同 时发挥多种切削加工效果。3、 本技术的刀架马达是通过齿轮直接传动,故无斜齿轮分力导致力量分散的问题,故不但无能量消耗的问题且更可进行重切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CNC自动加工机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铣削装置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铣削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刀架部份的组合状态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刀架部份的位移状态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的刀架部份的位移状态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A-机台;B-横向滑移机构;C-纵向滑移机构;D-工件夹 具;E-铣削装置;l-基座;ll-基座马达;12-滚珠螺杆;13-齿轮;14-皮带; 15-鸠尾滑轨;2-刀架;21-鸡尾滑槽;22-滚珠块;23-车刀夹槽;231-车刀固定 块;24-穿孔;25-钻头夹持座;251-主轮齿轮;252-第二导轮齿轮;253-第三导 轮齿轮;254-第一导轮齿轮;26-后盖;27-刀架马达;271-马达齿轮;3-工件。具体实施方式关于本技术设计人的技术手段,兹举一种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在下文 进行详细i兌明,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技术。首先请参阅图l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CNC自动加工机主要包含有机 台A,机台A上设有横向滑移机构B、纵向滑移机构C、 一组固定式而可夹持 工件作高速旋转的工件夹具D 、以及一组架设在纵向滑移机构C上方的铣削装 置E (请参阅图2);接下来请配合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铣削装置E主要是包含一基 座1及一刀架2 ,其中基座1 ,如图3所示,是一矩形内空座体,基座1内部设有基座马达11及 滚珠螺杆12, 二者间是利用基座1顶面的齿轮13及皮带14传动,且基座1在 朝向工件夹具D的 一 侧是成型 一 道纵向鸿尾滑轨15;刀架2,如图3及图4所示,其本体朝向基座1一侧是一体成型有与鳩尾 滑轨15对应吃合的鸡尾滑槽21,刀架2顶面成型一凹陷固设一滚珠块22;刀 架2接近工件夹具D的外侧是成型若干与工件夹具D呈垂直状的车刀夹槽23, 每一车刀夹槽23分别搭配一车刀固定块231,且所述的车刀夹槽23是可供规格 12.7inch的传统车刀架设;刀架2本体另开设至少三道与车刀夹槽23平行的贯 穿穿孔24,每一穿孔24中都设置一伸出刀架外部,可对准工件夹具D且可自 由转动的钻头夹持座25,每一钻头夹持座25末端都设有一主轮齿轮251,三个 主轮齿轮251之间则分别以第二导轮齿轮252与第三导轮齿轮253进行啮合连 结,使三组钻头夹持座25可同步转动;刀架2后侧设有一后盖26及一刀架马 达27,所述的第二导轮齿轮252的轴杆穿出后盖26以后并套设第一导轮齿轮 254,所述的第一导轮齿轮254复与刀架马达27轴杆的马达齿轮271相啮合, 如图4所示,凭借之,令刀架马达27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削装置的可轴向位移刀架构造,所述的铣削装置是包含一基座及一刀架,其中,所述的基座内部设有基座马达及滚珠螺杆,基座马达与滚珠螺杆之间是利用齿轮及皮带传动,且基座一侧是成型一鸠尾滑轨;其特征在于:    刀架本体朝向基座一侧是一体成型有与鸠尾滑轨吃合的鸠尾滑槽,刀架顶面成型一凹陷固设一滚珠块,令所述的滚珠块套设在滚珠螺杆外部;刀架接近工件夹具的外侧是成型若干与工件夹具呈垂直状的车刀夹槽,刀架本体另开设若干与车刀夹槽平行的贯穿穿孔,每一穿孔中都设置一伸出刀架外部且可自由转动的钻头夹持座,钻头夹持座末端都设有一主轮齿轮,主轮齿轮之间则分别以第二导轮齿轮与第三导轮齿轮进行啮合连结,所述的钻头夹持座与主轮齿轮同步转动;刀架后侧设有一后盖及一刀架马达,所述的第二导轮齿轮的轴杆穿出后盖并套设第一导轮齿轮,所述的第一导轮齿轮与刀架马达的马达齿轮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丁
申请(专利权)人:王主机械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