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耀德专利>正文

刀套的卡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94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主要是在该刀套内设有相通的贯通孔及承座,该承座供固设一具有定位板的卡掣件,并于定位板底面环设有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而各弹片上凸设有钩扣部,且令钩扣部凸伸于贯通孔中;藉此,当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顶端凸设的卡合部与卡掣件的钩扣部相互扣合,以迅速卡掣定位,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的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组装简易,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刀套的卡掣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今,综合加工机的刀库上设有数个刀套供具加工刀具的刀把置入组装,且为防止刀把与刀套分离,逐是于刀套上设有一卡掣结构以卡掣刀把定位,一般传统的刀把,其顶面具有一拉栓,并采外卡掣方式定位,请参阅图1、图2所示,是于外卡掣型的刀套1内顶面凹设一承孔2,并于相对承孔2位置的壁面开设有数个具倒角的贯穿孔3,供钢珠4及弹簧5置入,再以一螺帽6锁固封闭,使钢珠4局部凸出于承孔2中,进而刀把7的拉栓8即顶撑迫入于钢珠4的上方以卡掣定位;但是,该刀套于制作时,必须精确掌控钻孔深度,以控制倒角孔径供钢珠适当凸出于外,过与不及均会影响钢珠的卡掣限位,且为确保钢珠的伸缩位移,该弹簧的弹性力量亦必须精确计算,故此一刀套制作不易且费时组装,而大幅增加制作成本及品质不易控制;因此,业者遂将外卡掣型刀套作一改良,请参阅图3、图4所示的本技术设计人先前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6006号“刀套卡掣结构改良”,是于刀套9的顶面开设有一贯通孔10,并于贯通孔10的周侧凹设一容置槽11,供一环状金属线体12置放,且令该金属线体12的内径略凸出于贯通孔10中,一盖板13于相对应贯通孔10位置开设有孔洞14,并锁固于容置槽11的上方,以将金属线体12封设定位,当刀把15置入于刀套9内时,即以拉栓16顶撑追入于金属线体12的上方,且穿置于盖板13的孔洞14中,而卡掣定位;但是,该刀套虽较传统易于制作,但其以盖板限位金属线体,不仅增加制作成本,且亦需精确开设盖板上的孔洞位置,使孔洞与刀套的贯通孔保持同心,如稍有偏心,即无法令拉栓顺利穿置于盖板中,且该孔洞的直径过与不及,均会影响金属线体的限位或拉栓的穿置,故该刀套仍有待加以改良;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出一种内卡掣式的刀把,是于一端开设具卡块的内孔,并搭配内卡掣型刀套使用,请参阅图5、图6所示的本技术设计人先前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2906号“内卡掣型刀套”,是于刀套17的外套座18一端开设套合槽19,一底端侧壁具球孔21的内套座20,可供置入珠体22,并以压块23及弹簧24压抵,使珠体22可弹性凸出于内套座20,该内套座20再以环座25锁设于外套座18的套合槽19内,进而该内卡掣式的刀把26置入时,即可以卡块27压抵珠体22推移压块23而内缩,并于卡块27通过后,令珠体22复位凸出,而卡掣定位;但是,该刀套亦须于内套座上费时精确钻孔,以供珠体作一适当凸伸卡掣,不仅制作不易,且利用压块配合弹簧顶推珠体弹性凸伸,致使组件组装繁琐,进而增加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制作、组装简易,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刀套的卡掣结构。本技术主要是在于该刀套内设有相通的贯通孔及承座,该承座供固设一具有定位板的卡掣件,并于定位板底面环设有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而各弹片上向内凸设有勾扣部,且令勾扣部凸伸于贯通孔中,当外卡掣型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顶端凸设的卡合部顶推迫入于卡掣件的勾扣部上方而相互扣合,以迅速卡掣定位;藉此,以简易的结构设计,即可将外卡掣型刀把卡掣定位,毋须精确费时开孔及繁琐组装组件,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及卡掣定位性佳的实用效益。此外,当内卡掣型刀把置入于刀套内时,即利用顶端凸设的卡合部顶推迫入于卡掣件的勾扣部上方而相互扣合,以迅速卡掣定位;藉此,以简易的结构设计,即可将内卡掣型刀把卡掣定位,毋须精确费时开孔及繁琐组装组件,使刀套达到制作、组装简易,而大幅降低成本及卡掣定位性佳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刀套内设有相通的贯通孔及承座,该承座供固设一具有定位板的卡掣件,并于定位板底面环设有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而各弹片上向内凸设有勾扣部,且勾扣部凸伸于贯通孔中;通过卡掣件的勾扣部将外卡掣型刀把卡掣定位于刀套内。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习式传统外卡掣型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中国台湾第88216006号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使用示意图;图5是中国台湾第88212906号专利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使用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应用于外卡掣型刀套的零件分解图;图8是图7的组装示意图;图9是外卡掣型刀套与刀把的零件分解图;图10是外卡掣型刀套的使用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应用于内卡掣型刀套的零件分解图;图12是图11的组装示意图;图13是内卡掣型刀套与刀把的零件分解图;图14是内卡掣型刀套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刀套1;承孔;贯穿孔3;钢珠4;弹簧5;螺帽6;刀把7;拉栓8;刀套9;贯通孔10;容置槽11;金属线体12;盖板13;孔洞14;刀把15;拉栓16;刀套17;外套座18;套合槽19;内套座20;球孔21;珠体22;压块23;弹簧24;环座25;刀把26;卡块27;刀套30;贯通孔31;承座32;卡掣件40;定位板41;弹片42;勾扣部43;刀把50;拉栓51;刀套60;贯通孔61;承座62;穿孔63;卡掣件70;定位板71;弹片72;勾扣部73;刀把80;内孔81;卡块82。具体实施方式图7、图8是本技术应用于外卡掣型刀套的示意图,其主要是在该刀套30内开设有一贯通孔31,并于贯通孔31的顶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承座32,一射出成型的卡掣件40具有一定位板41,并于定位板41的底面环设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42,而各弹片42的底端向内凸设有一勾扣部43,进而将卡掣件40的定位板41锁固于刀套30的承座32上,并令各弹片42的勾扣部43凸伸于贯通孔31中,以于刀套30内形成一卡掣结构;藉此,请参阅图9、图10所示,该外卡掣型的刀把50于顶端设有一为拉栓51的卡合部,当刀把50置入于刀套30内时,可利用拉栓51的上斜面导引而迫入于卡掣件40中,由于拉栓51的最大外径大于卡掣件40勾扣部43的最小内径,进而可将卡掣件40的勾扣部43顶推外张,待拉栓5 1的最大外径通过后,各勾扣部43因无外力顶推,即可弹性内缩复位,并勾扣于拉栓51的下斜面处,而将拉栓51顶撑卡掣于上方,达到将刀把50卡掣定位的目的。请参阅图11、图12所示的本技术应用于内卡掣型刀套的示意图,其主要是在该刀套60内开设有一贯通孔61,并于贯通孔61中设有一具穿孔63的承座62,一射出成型的卡掣件70,具有一定位板71,并于定位板71的底面环设有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72,而各弹片72的底端向外凸设有一勾扣部73,进而将卡掣件70的定位板71锁固于刀套60的承座62上,并令各弹片72贯穿承座62的穿孔63,使勾扣部73凸伸于贯通孔61中,以于刀套60内形成一卡掣结构;藉此,请参阅图13、图14,该内卡掣型的刀把80于一端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为一具有卡块82的内孔81,当刀把80置入于刀套60内时,由于卡块82的内径小于卡掣件70勾扣部73的外径,进而可将卡掣件70的勾扣部73向内顶推位移,待卡块82通过后,各勾扣部73因无外力顶推,即弹性复位外张,并勾扣于卡块82的底面,使刀把80的一端套合卡掣于卡掣件70的弹片72外部,达到将刀把80卡掣定位的目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刀套的卡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刀套内设有相通的贯通孔及承座,该承座供固设一具有定位板的卡掣件,并于定位板底面环设有数个具适当间隙的弹片,而各弹片上向内凸设有勾扣部,且勾扣部凸伸于贯通孔中;通过卡掣件的勾扣部将外卡掣型刀把卡掣定位于刀套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德
申请(专利权)人:黄耀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