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它涉及一种液压组合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封圈弧段在装夹时需多次装夹(每段平均装夹3次),并且汽封圈弧段数量巨大,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原动机(3)与液压泵(4)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夹具分体(9)的堵板(10)固装在夹具体(8)的底部,活塞组件(13)置于堵板(10)的上部,连接轴(15)的一端固装在活塞组件(13)的上部,连接轴(15)的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4)和轴销(17)与压板(16)固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组合夹具。
技术介绍
用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时,汽封圈弧段在装夹时需多次装夹(每段平均装夹3次),并且汽封圈弧段数量巨大,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封圈弧段在装夹时需 多次装夹(每段平均装夹3次),并且汽封圈弧段数量巨大,使操作者的劳动 强度大大增加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本技术包括四个相同的油缸l、滤油器2、原动机3、液压泵4、单向 阀5、溢油阀6、两位三通电磁阀7、夹具体8和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原动 机3与液压泵4连接,液压泵4的进液管线通过滤油器2分别与四个油缸1 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 溢油阀6的进液管线与单向阀5的出液管线连接,溢油阀6的出液管线分别与 四个油缸l连接,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所述的夹具分体9包括堵板10、轴套11、蝶形弹簧12、活塞组件13、开 口销14、连接轴15、压板16和轴销17,堵板10固装在夹具体8的底部,活 塞组件13置于堵板10的上部,蝶形弹簧12位于活塞组件13的活塞杆13-1 外部并置于活塞组件13的中间体13-2上,轴套11位于蝶形弹簧12的外部并 置于堵板10上,连接轴15的一端固装在活塞组件13的上部,连接轴15的另 一端通过开口销14和轴销17与压板16固装。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 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操作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四个相 同的油缸l、滤油器2、原动机3、液压泵4、单向阀5、溢油阀6、两位三通 电磁阀7、夹具体8和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组成,原动机3与液压泵4连接, 液压泵4的进液管线通过滤油器2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 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溢油阀6的进液管线与 单向阀5的出液管线连接,溢油阀6的出液管线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四个 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所述的夹具分体9由堵板10、轴套ll、 蝶形弹簧12、活塞组件13、开口销14、连接轴15、压板16、轴销17和0型 密封圈18组成,堵板10固装在夹具体8的底部,活塞组件13置于堵板10 的上部,蝶形弹簧12位于活塞组件13的活塞杆13-1外部并置于活塞组件13 的中间体13-2上,轴套11位于蝶形弹簧12的外部并置于堵板10上,连接轴 15的一端固装在活塞组件13的上部,连接轴15的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4和轴 销17与压板16固装,0型密封圈18设在堵板10与夹具体8之间。加工汽封 圈弧段时,将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的下平面把在机床的工作台上, 通过四个压板压紧,当液压泵启动时,两位三通电磁阀处于&位置,在夹具 体内形成油压,使活塞组件压紧蝶形弹簧向上运动,这样液压泵启动就能使压 板向上运动松开工件;当液压泵关闭时,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弹簧回弹,液压油 流回油缸,这时活塞组件在蝶形弹簧预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这样就带动压 板向下运动,使压板夹紧工件,完成一次装夹。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活塞组件13 由活塞杆13-1、中间体13-2和活塞13-3组成;活塞杆13-1、中间体13-2、 活塞13-3由上至下连接制成一体。活塞杆用于带动压板,中间体用于顶住碟 形弹簧,活塞用于当蝶形弹簧的行程接近极限时堵住进油口,此时造成的憋压 油从溢油阀流回油箱。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还增加有两个定位销19,所述的两个定位销 19固装在夹具体8的上端面上,且两个定位销19之间的中心距离L为200mm。 如此设置是为了便于找机械原点。权利要求1、一种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它包括四个相同的油缸(1)、滤油器(2)、原动机(3)、液压泵(4)、单向阀(5)、溢油阀(6)、两位三通电磁阀(7)、夹具体(8)和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其特征在于原动机(3)与液压泵(4)连接,液压泵(4)的进液管线通过滤油器(2)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溢油阀(6)的进液管线与单向阀(5)的出液管线连接,溢油阀(6)的出液管线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夹具分体(9)包括堵板(1G)、轴套(ll)、蝶形弹簧(12)、活塞组件(13)、开口 销(14)、连接轴(15)、压板(16)和轴销(17),堵板(10)固装在夹具体(8)的底 部,活塞组件(13)置于堵板(10)的上部,蝶形弹簧(12)位于活塞组件(13)的活 塞杆(13-1)外部并置于活塞组件(13)的中间体(13-2)上,轴套(11)位于蝶形弹 簧(12)的外部并置于堵板(10)上,连接轴(15)的一端固装在活塞组件(13)的上 部,连接轴(15)的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4)和轴销(17)与压板(16)固装。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活塞组件(13)由活塞杆(13-1)、中间体(13-2)和活塞(13-3)组成;活塞杆 (13-1)、中间体(13-2)、活塞(13-3)由上至下连接制成一体。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夹具分体(9)还包括0型密封圈(18),所述的0型密封圈(18)设在堵板(10)与 夹具体(8)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括两个定位销(19),所述的两个定位销(19)固装在夹具体(8)的上端面 上,且两个定位销(19)之间的中心距离(L)为200mm。专利摘要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它涉及一种液压组合夹具。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汽封圈弧段在装夹时需多次装夹(每段平均装夹3次),并且汽封圈弧段数量巨大,使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大增加的问题。本技术中原动机(3)与液压泵(4)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夹具分体(9)的堵板(10)固装在夹具体(8)的底部,活塞组件(13)置于堵板(10)的上部,连接轴(15)的一端固装在活塞组件(13)的上部,连接轴(15)的另一端通过开口销(14)和轴销(17)与压板(16)固装。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技术操作简单,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文档编号B23Q3/06GK201128072SQ20072011774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关占群, 刘立辉, 庆 庞, 张文华, 李文涛 申请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铣加工汽封圈弧段专用夹具,它包括四个相同的油缸(1)、滤油器(2)、原动机(3)、液压泵(4)、单向阀(5)、溢油阀(6)、两位三通电磁阀(7)、夹具体(8)和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其特征在于原动机(3)与液压泵(4)连接,液压泵(4)的进液管线通过滤油器(2)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液压泵(4)的出液管线通过单向阀(5)、两位三通电磁阀(7)与夹具体(8)连接,溢油阀(6)的进液管线与单向阀(5)的出液管线连接,溢油阀(6)的出液管线分别与四个油缸(1)连接,四个相同的夹具分体(9)置于夹具体(8)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华,刘立辉,李文涛,关占群,庞庆,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