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殿贵专利>正文

一种日光温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29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特别是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保温节能型日光温室。该温室包括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后坡结构和前坡结构,且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和前坡结构均通过防潮层、砼垫层与地面连接。该日光温室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日光温室蓄热能力差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
[0001 ] 本申请涉及一种日光温室,尤其涉及一种保温节能型日光温室。
技术介绍
当前农业生产中,面积最大的保护设施是日光温室和大拱棚,日光温室是保护条 件最好的,可以周年进行农业生产,大拱棚次之,但难以进行周年生产,尤其是深冬难以生 产。因此,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日光温室是冬季蔬菜栽培的主要方式,它的广泛使用既 解决了北方冬季吃新鲜蔬菜难的问题,又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由于技术 的缺陷和投入成本过大,使许多低成本的温室大棚由于无法保持合适的温度,常常出现使 植物无法适应低温,从而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同时,许多成功建造的温室大棚 因为采取火炉或者各种暖气输送,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室内温度,但是也存在着供热不 足、耗煤过多、室温不均等问题,污染了环境与温室大棚的薄膜,使薄膜的透明度逐步降低, 使温室的透光、采光度逐步消失,降低温室保温效果。因此,以上的种种措施都对生态环境 的保护极为不利,长期的推广会造成北方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巨大损失。在日光温室中,主要是靠土墙对温室进行保温蓄热,而土墙中对蓄热贡献最大的 是其中的水分,土墙的高度、厚度、湿度的增加,有利于保温和蓄热。作为土墙来说,湿度不 可能太大,湿度太大一是不利于坚固,二是容易散失水分,而其高度和厚度的增加,需要大 量土源支持,不但降低土地面积的利用率,还会影响温室北侧的采光效果。因此,保障日光 温室内温度的手段,一是要保障白天阳光能够尽量多地照射进温室,二是要对温室内的湿 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目前,我国温室普遍采用塑料薄膜作为透明覆盖材料,其中按原料分为聚乙烯薄 膜、聚氯乙烯薄膜和乙烯-醋酸乙烯薄膜。按性能又分为普通薄膜和无滴膜。所谓无滴膜 就是在树脂中加入助剂,使薄膜的表面张力与水的表面张力接近,不形成水滴而形成水膜, 顺薄膜内表面流到前底脚地面。另外,无滴膜还有抗老化功能。因此,日光温室中使用聚乙 烯长寿无滴膜和聚氯乙烯无滴膜的较多。但现有技术中的无滴膜普遍存在透光率低、保温 性差的问题,无法解决对日光温室蓄热保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之一提供一种日光温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日光温室中北墙结构蓄 热保温能力差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日光温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日光温室中使用的无 滴膜透光率低、强度低、保温差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 墙、后坡结构和前坡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北墙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和第一防水层。进一步地,所述后坡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结构板、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层。进一步地,所述前坡结构由拱架和无滴膜构成。进一步地,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和前坡结构均通过防潮层、砼垫层与地 面连接。对于北墙结构来说,温室的保温蓄热主要靠北墙结构,为了保持日光温室内合适 的温度,从而保证室内的温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北墙结构。本申请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其中的北墙结构,采用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 和第一防水层形成的多层结构组合,从而使该日光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其中保护层可以起到吸收日光,并增强室内温度的作用,进一步地,优选保护层由 黑色炭黑、水泥、灰色细沙按比例混合组成,其比例一般为1-2: 1-2: 2-4,优选比例为 1:1: 2,或者优选比例为1: 1.5: 4。使用时,可以将组成保护层的成份按设计的比例 混合,混合程度不低于90%,使合时均匀涂抹于蓄热层表面。其中蓄热层也是用于保持温室内的温度,其一般由烧结粘土标准砖砌筑而成,例 如MU10,其也可以采用聚苯板、珍珠岩、干土、炉渣制成。其中隔潮层一般是将防潮涂料或防潮漆涂覆在材料上,其具有涂装简单,可选择 性强的优点。其中隔热层一般选用成型的挤塑板或聚苯板,其具有安装方便,隔温效果好的作 用。其中第一防水层由涂覆在表面上的防水涂料、防水漆等材料形成,其制造方法也 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在制造日光温室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土地使用情况,日光情况 调节日光温室中北墙结构中的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和第一防水层的厚度。对于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来说,由于其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采用 下列技术方案可以使日光温室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当选用下列方案时,日光温室的蓄热保温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地,保护层厚度为20mm-30mm,优选为21mm-27mm,更优选为21mm-24mm,最 优选为22mm。进一步地,蓄热层厚度为350mm-400mm,优选为355mm-385mm,更优选为 360mm-375mm,最优选为 370mm。进一步地,隔潮层厚度为0.5mm-5mm,优选为0.5mm-3mm,更优选为0.8mm-1.5mm, 最优选为1.2mm。进一步地,隔热层厚度为80mm-150mm,优选为90mm-135mm,更优选为95mm-115mm, 最优选为105mm。进一步地,第一防水层厚度为15mm-25mm,优选为15mm-22mm,更优选为 18mm-22mm,最优选为 22mm。按照常规思路,北墙结构中各层厚度越大,其保温蓄热效果越好,然而事实并非如 此,使用本申请中的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和第一防水层形成的北墙结构,当各层 间的厚度满足一定关系时,可使其保温蓄热效果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发现,为了保障北墙结构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更进一步地,优选蓄热层的厚度大于保护层、隔潮层、隔热层、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之和。更进一步地,优选蓄热层的厚度大于三倍隔热层的厚度。更进一步地,优选隔热层的厚度大于保护层、第一防水层厚度之和,但小于保护 层、第一防水层厚度之和的三倍。更进一步地,优选保护层与第一防水层的厚度之比相近,其比例接近于 1-1.1: 1-1.3,最优选两者接近于1:1。更进一步地,优选防潮层的厚度小于保护层、蓄热层、隔热层、第一防水层。对于日光温室的后坡结构来说,传统的日光温室具有三面墙体和一面向南的弧形 采光面,采光面在夜间覆盖保温物以实现保温,而本申请在北墙结构上设置一个斜面,形成 后坡结构,其用于旋转夜间用保温物,或者用于人们在温室上工作时行走。由于后坡结构一 般只会有散射光进入,这时如果后坡面只覆盖薄膜,进入温室的光照能量是少于透过薄膜 散失的热量的,阴天时温室内的温度难以提高,而事实上因为后墙结构比较高,温室的后坡 面在冬季始终晒不到直射光,只能起到保温作用而无法采光。而且,由于后坡面越宽则重量 越大,越难用支柱支撑,所以,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窄后坡,或者厚重的后坡结构均难以解 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采用三层结构的后坡结构,即后坡结构由内 向外依次包括结构板、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层。其中结构板一般可选用GMC板,其厚度为5-50mm,优选5_10mm。其中混凝土层的厚度为l-300mm,优选为l_50mm。其中第二防水层可由改性浙青构成,其厚度为l-200mm,优选为l_20mm。对于日光温室的东侧山墙和西侧山墙的设置,一般情况下设置为与地面基本垂 直,但也可以设置成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例如当东侧山墙和西侧山墙与地面的夹角小 于90°时,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后坡结构和前坡结构;所述北墙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和第一防水层;所述后坡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结构板、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前坡结构由拱架和无滴膜构成;其中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和前坡结构均通过防潮层、砼垫层与地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后坡结构和前坡结构;所述北 墙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保护层、蓄热层、隔潮层、隔热层和第一防水层;所述后坡结构由 内向外依次包括结构板、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前坡结构由拱架和无滴膜构成;其 中北墙结构、东侧山墙、西侧山墙和前坡结构均通过防潮层、砼垫层与地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北墙结构中,保护层厚度 为20mm-30mm,蓄热层厚度为350mm-400mm,隔潮层厚度为0.5mm-5mm,隔热层厚度为 80mm-150mm,第一防水层厚度为 15mm-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殿贵
申请(专利权)人:陈殿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