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穿用物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713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9:16
具有从前后腰围区域向裆部区域延伸的较薄的体液吸收体、且配置有能够拆装的吸收性垫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穿用者带来生硬的穿用感,在外观感觉上也是优选的。裆部主体(12)的前后端部(12A、12B)中的至少任意一方通过裆部主体(12)的除了横向(X)上的中央部以外的接合区域(55、56)被安装在弹性腰围片部(11)的非皮肤相对面上。另外,在位于裆部主体(12)的中央部的非接合区域(63、64)中的裆部主体(12)和弹性腰围片部(11)之间形成有中央空间部(67、68)。体液吸收体(42)具有利用透液性片包裹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而成的片形状,体液吸收体(42)的前后端缘部(42a、42b)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位于中央空间部(67、6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穿用物品,尤其是涉及具有能够拆装的吸收性垫的一次性尿布、一次性的如厕训练裤、一次性失禁裤、一次性的卫生巾等一次性穿用物品。
技术介绍
以往,具有吸收性垫的一次性尿布是公知的。例如,专利文献I公开了ー种一次性穿用物品,该一次性穿用物品在前腰围区域具有吸收性垫,该吸收性垫借助固定机构能够拆装地安装于尿布主体的皮肤相对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15991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I公开的穿用物品,尿布的吸收体位于前腰围区域,在后腰围区域不配置吸收体,仅配置了吸收性垫,因此不会如以往的吸收性垫重叠在尿布的吸收体上而变高的穿用物品那样,裆部区域不会变得生硬而给穿用者带来不适感。但是,由于在尿布的不存在吸收体的区域中配置吸收性垫,所以在不存在吸收体的非存在区域的大小和吸收性垫的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即,吸收性垫的大小比非存在区域小的情况下,在非存在区域的没有吸收性垫的部位,排泄物未被吸收,可能会附着在穿用者的身体上,另ー方面,吸收性垫的大小比非存在区域大的情况下,吸收性垫的一部分覆盖尿布主体的褶裥部,可能引发排泄物从尿布主体的侧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一种穿用物品,即使在具有从前后腰围区域向裆部区域延伸的较薄的体液吸收体并且配置有能够拆装的吸收性垫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穿用者带来生硬的穿用感,在外观感觉上也是优选的。用于解决所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是如下的一次性穿用物品的改良,S卩,具有纵向及与其正交的横向,并包括:皮肤相对面及非皮肤相对面;前腰围区域;后腰围区域;位于所述前后腰围区域间的裆部区域;划分所述前后腰围区域的弾性腰围片部;裆部主体,该裆部主体安装于所述弾性腰围片部,并划分所述前后腰围区域的一部分及所述裆部区域。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裆部主体具有:位于所述前腰围区域的前端部;位于所述后腰围区域的后端部;以及,从所述裆部区域向所述前后腰围区域延伸的体液吸收体,所述前后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经由所述裆部主体的除了所述横向上的中央部以外的接合区域而被安装在所述弹性腰围片部的所述非皮肤相对面上。在位于所述裆部主体的所述中央部的非接合区域中的所述裆部主体和所述弹性腰围片部之间,形成有中央空间部,所述体液吸收体具有利用透液性片包裹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而成的片形状,所述体液吸收体的前后端缘部中的至少一方位于 所述中央空间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裆部主体具有从所述裆部区域向所述前后腰围区域延伸的一对侧弹性部,所述体液吸收体的两侧缘部中的至少一方位于比所述侧弹性部的内侧缘靠所述横向的外侧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吸收性垫能够拆装地安装在所述体液吸收体的皮肤相对面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吸收性垫的前后端缘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位于所述中央空间部内,并且,其两侧缘部中的至少一方位于比所述侧弹性部的内侧缘靠所述横向的外侧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裆部主体的中央部的厚度尺寸为5.0mm以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包含所述体液吸收体的所述裆部主体的大致中央部的悬臂饥弯度 Ccantilever bending resistance)为 15 140mm。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穿用物品,由于在裆部主体上配置有较薄的体液吸收体,所以即使在配置有能够拆装的吸收性垫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穿用者带来生硬的穿用感,在外观感觉上也给人以干净利落的印象。另外,由于体液吸收性体的前后端缘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位于形成在前后腰围区域中的中央空间部,所以能够迅速地吸收进入了该中央空间部的体液。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穿用物品的一例表示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图2是从内表面观察剥离尿布的边缝部并沿前后方向伸展的状态的局部剖切展开平面图。 图3是尿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1V线剖视图。图5是图2的V-V线放大剖视图。图6是图2的V1-VI线放大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吸收性垫的立体图。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与图6同样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尿布的吸收性垫的立体图。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的与图6同样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 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穿用物品的一例而示出的一次性尿布10包括:纵向Y及与其正交的横向X ;假想中心线P-P,其将横向X的宽度尺寸二等分;皮肤相对面及与其相対的非皮肤相对面;环状的弾性腰围片部11 ;裆部主体12,其安装在弾性腰围片部11的非皮肤相对面;前腰围区域13 ;后腰围区域14 ;裆部区域15,其在前后腰围区域13、14之间沿纵向Y延伸。尿布10关于假想中心线P-P对称地形成,弾性腰围片部11由形成前腰围区域13的前腰围片部16和形成后腰围区域14的后腰围片部17构成。另外,尿布10还包含在裆部主体12的皮肤相对面侧沿纵向Y延伸的吸收性垫18。吸收性垫18在其非皮肤相对面侧借助位于前后腰围区域13、14及裆部区域15的固定机构20a、20b、20c能够拆装地固定在裆部主体12的皮肤相对面上。固定机构20a、20b、20c由在基材片的表面上配置有机械搭扣的搭钩部件的结构或涂布了压敏粘合剂的结构形成。此外,吸收性垫18只要稳定,即,在穿用过程中不容易从裆部主体12的皮肤相对面脱离并发生错位,固定机构20a、20b、20c也可以由至少ー个、特别是位于裆部区域15的固定机构20a形成。另外,如图3特别地表示的那样,吸收性垫18呈由前后端缘部18a、18b和两侧缘部18c、18d划分成的大致矩形,并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22 ;不透液性的背面片23 ;以及芯材24,该芯材24使隔设在两片22、23之间的超吸收性聚合物粒子(SAP)和绒毛浆的混合物形成为规定形状而形成。前腰围片部16被以下部件划分成横长的矩形,S卩:内端缘16a,其与裆部主体12交叉,并沿横向X延伸;外端缘16b,其在纵向Y上与内端缘16a分离地相对,并沿横向X延伸;两侧缘16c、16d,所述两侧缘16c、16d在内外端缘16a、16b之间沿纵向Y延伸。后腰围片部17与前腰围片部16大致为相同形状和相同大小,并由以下部件划分成横长的矩形,即:内端缘17a,其与裆部主体12交叉,并沿横向X延伸;外端缘17b,其在纵向Y上与内端缘17a分离地相对,井向横向X延伸;两侧缘17c、17d,所述两侧缘17c、17d在内外端缘17a、17b之间沿纵向Y延伸。前腰围片部16的两侧缘16c、16d和后腰围片部17的两侧缘17c、17d相互重叠,并通过在纵向Y上间歇地接合的边缝部27连结,并被划分成腰围开ロ 28及ー对腿围开ロ29(參照图1)。边缝部27通过公知的接合手段例如热压加工、声波加工等的各种热熔敷手段而形成。前腰围片部16具有位于皮肤相对面的第一内表面片29和位于非皮肤相对面的第一外表面片30。第一内表面片29和第一外表面片30由质量为10 30g/m2的不透液性的SMS (纺粘 熔喷 纺粘) 纤维无纺布、纺粘纤维无纺布、塑料片或它们的层压片形成。两片29、30通过涂布在至少任意一方的片的内表面上的热熔粘接剂(未图示)而接合。另外,在第一内表面片29和第一外表面片30之间,沿横向X延伸的多条股状或线状的前腰围弹性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笹山贤一市川诚桂川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