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牙和用于托牙的人工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711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9:15
在义齿基托上牢固固定人工牙以使其不会脱落。托牙在将塑料成型而成的义齿基托(4)中埋设了人工牙(2)的接合根部。人工牙(2)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4)的塑料的贯通孔(3),并将该贯通孔(3)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4)中。并且,人工牙(2)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贯通孔(3)的两端,并且与该贯通孔(3)连结设置了通风孔(5)。通风孔(5)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4)露出的舍侧面上。托牙向贯通孔(3)和通风孔(5)注入用于成型义齿基托(4)的塑料,将人工牙(2)的接合根部埋设到义齿基托(4)中来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到塑料制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的托牙(denture)以及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
技术介绍
托牙将人工牙的接合根部埋设到塑料制义齿基托中进行固定。该托牙将义齿基托利用混合丙烯树脂聚合物、液状丙烯树脂单体及交联剂等而成的热固化性丙烯树脂、热可塑性聚碳酸脂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树脂或聚酯树脂等成型。在成型义齿基托时,埋设人工牙的接合根部进行固定。人工牙是利用塑料、陶瓷等制作的。在石膏模具上临时固定埋设接合根部的人工牙,在该状态下填充糊状塑料,将塑料进行热固化来制作该托牙,或者将热可塑性树脂进行冷却固化来制作该托牙。在该状态下制作的托牙能够在由塑料成型的义齿基托上埋设人工牙的接合根部进行固定。有时,该构造的托牙在使用的状态下,人工牙从义齿基托脱落。人工牙能够用塑料、陶瓷、金属等制作,但是从加工适应性及成本、外观等观点来考虑塑料制的占大半,并且,人工牙的整体或至少埋设在义齿基托中的基底部以丙烯树脂为基材制作的情况较多。另一方面,用于义齿基托的塑料还使用各种热可塑性树脂,在加热熔融的状态下填充并进行冷却固化,仅以这种措施是不能期待得到与人工牙之间的化学结合力的。特别是,义齿基托的塑料材料种类不同于人工牙时较显著。为了避免该缺点,开发了一种在接合根部设置贯通孔、将该贯通孔埋设到义齿基托中的人工牙(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记载的托牙如图1所示。该图的托牙11向设在人工牙12中的贯通孔13中流入义齿基托14的塑料并使其固化。使流入并固化在贯通孔13中的塑料与义齿基托14连结,以防止该人工牙12从义齿基托14脱落。但是,该构造的人工牙12在现实的制造工序中,很难向贯通孔13顺利流入义齿基托14的塑料。这是因为,从贯通孔13的两端开口部流入塑料,不能顺利 排出内部的空气A。只要贯通孔13不能排出空气,就不能向整体填充塑料。这是因为,贯通孔13的空气阻止塑料的流入。若贯通孔13中停留空气,则即使以加压状态向成型室填充塑料,也不能向贯通孔13的整体填充塑料。这是因为,空气被压缩,阻止塑料流入。在贯通孔13中没有填充塑料的人工牙12不能牢固连结到义齿基托14。这是因为,流入贯通孔13中的塑料在贯通孔13的内部被断开。就该状态下埋设到义齿基托14中的人工牙12而言,流入贯通孔13的中间的塑料容易变形,当其变形时,人工牙12从义齿基托14脱落。因此,存在有如下的缺点:尽管设置了贯通孔13,也不能够将人工牙12不脱落地埋设到义齿基托14中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该缺陷而开发了图2所示的托牙。该托牙21向成型塑料而成的义齿基托24埋设人工牙22的接合根部。人工牙22将流入义齿基托24的塑料的贯通孔23a设在接合根部,将该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24中。并且,在该托牙21中,设在人工牙22上的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并且设置有在人工牙22的内部与该贯通孔23a连结的纵向孔23b。纵向孔23b的一端与贯通孔23a连结,另一端开口在人工牙22的基底侧。并且,纵向孔23b的开口部位于比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向该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流入用于成型义齿基托24的塑料,将人工牙22的接合根部埋设到义齿基托24中而牢固固定。以上的托牙21除了设在人工牙22上的贯通孔23a的两端开口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之外,在人工牙22中与该贯通孔23a连结设置纵向孔23b,并且将纵向孔23b的一端与贯通孔23a连结,另一端开口到人工牙22的基底侧,此外,将纵向孔23b的开口部设在比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向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流入义齿基托24的塑料。特别是,该托牙21将与贯通孔23a连结的纵向孔23b的开口部开口在比贯通孔23a更靠人工牙22的基底部侧的前端侧。该人工牙22设计成与贯通孔23a 相比,先向开口在基底部侧的前端侧的纵向孔23b填充用于填充义齿基托24的糊状塑料。 设计成与贯通孔23a相比先向纵向孔23b填充塑料,在向纵向孔23b填充塑料时,不会从贯通孔23a的开口部填充塑料。在该状态下填充塑料,并用从纵向孔23b填充的塑料从贯通孔23a的开口部排出空气,从纵向孔23b向贯通孔23a填充塑料。若能够在该状态下填充塑料,则能够在顺利排出空气的同时向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填充义齿基托24的塑料。 若能够将义齿基托24的塑料无间隙地填充到纵向孔23b和贯通孔23a中,则能够通过塑料将人工牙22牢固连结到义齿基托24上,能够可靠阻止在使用过程中人工牙22脱落。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 - 23892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231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图2所示的托牙21通过向纵向孔23a和贯通孔23b完全填充用于成型义齿基托 24的塑料,能够将人工牙22不会脱落地固定到义齿基托24上。其中,为了实现该结构,需要与贯通孔相比,先向纵向孔注入塑料,用注入到纵向孔中的塑料排出纵向孔和贯通孔中的空气的同时进行填充。但是,在向临时固定人工牙的石膏模具中注入糊状塑料来成型义齿基托的工序中,很难正确控制塑料的注入。特别是,在石膏模具上临时固定多个人工牙, 并注入塑料时,很难对所有的人工牙先从纵向孔注入塑料。在注入糊状的塑料时,若从贯通孔和纵向孔的双方向人工牙注入塑料,则不能顺利排出残留在纵向孔及贯通孔中的空气, 很难将该人工牙不会脱落地固定到义齿基托上。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以上的缺陷而开`发的,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牙和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其不用正确控制用于成型义齿基托的塑料的注入就能够将人工牙牢固固定到义齿基托上以使其不会脱落。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托牙和用于该托牙的人工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备以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I专利技术的托牙,具备:将塑料成型而成的义齿基托4 ;以及在该义齿基托4中埋设接合根部的人工牙2,人工牙2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4的塑料的贯通孔3,并将该贯通孔3的两端开口部埋设在义齿基托4中。此外,在上述托牙中,设置在上述人工牙2中的贯通孔3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5,该通风孔5在人工牙2的内部与该贯通孔3连结。通风孔5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4露出的舍侧面上。向贯通孔3和该通风孔5中流入成型为义齿基托4的塑料,将人工牙2的接合根部埋设在义齿基托4中牢固地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专利技术的托牙的特征在于,通风孔5相对于贯通孔3正交地开口。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专利技术的托牙的特征在于,贯通孔3和通风孔5为内径相等的圆柱状。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托牙的人工牙,在塑料制的义齿基托4中埋设接合根部而进行固定。并且,该人工牙2在接合根部设置有用于流入义齿基托4的塑料的贯通孔3。人工牙2向贯通孔3中流入义齿基托4的塑料且埋设在义齿基托4。此外,在该人工牙2中,在与相邻的牙对置的面上开口有设置在接合根部的贯通孔3的两端,并且设置有通风孔5,该通风孔5在人工牙2的内部与该贯通孔3连结。通风孔5的开口部位于人工牙2的舌头一侧的、从义齿基托4露出的舍侧面上。向通风孔5和贯通孔3中流入成型为义齿基托4的塑料,将接合根部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隆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齿研
类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