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体,该筒夹本体于两端面分别形成一外端面及一内端面,并于外周的前端部环绕凹设一环凹槽,于轴心位置穿设有一刀具夹孔,该筒夹本体由外端面朝内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间隔的外切槽,并于各外切槽之间由内端面朝外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隔开的内切槽,刀具夹孔的周壁于外端面朝后开设一个以上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的出水沟,各出水沟的大小为前小后大并且后端与对应的内切槽前端相通,当由筒夹本体后端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会由对应出水沟的内切槽朝前流入各出水沟,将冷却液向前喷出作用,并由于出水沟紧邻插设的刀具,因此流出的冷却液除了流量足够,还会集中用于冷却刀具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筒夹,尤其指一种借由出水沟的设置而增加 冷却液出水效率的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技术背景现有技术请参看图5、图6,图中所示系一既有的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体40,筒夹本体40为筒状而于两端面形成一外端面41 及一内端面42,并于外周接近外端面41处凹设一环凹槽43,凹槽43 与外端面41与内端面42周缘之间的表面皆为外端收束的斜面。筒夹本体40于轴心位穿设有一刀具夹孔44,并由外端面41与内 端面42之间环绕刀具夹孔44设有复数个相互间隔的切槽45,各切槽 45斜向设置,并且于刀具夹孔44及筒夹本体40的外周形成开口,而 环绕设置的各切槽45分别以相邻切槽4545各于相反端较为紧縮而不 剖透刀具夹孔44之间而使得筒夹不可使用。当现有筒夹使用时,将筒夹本体40以内端面42 —端塞设于刀杆 50的锥形槽51中,并且以一螺帽52的内周缘嵌合于凹槽43后,将螺 帽52螺锁入刀杆50的自由端,借此可以螺帽52将筒夹本体40向锥 形槽51紧迫,同时将其中具有流道61的刀具60插设于刀具夹孔44 中,然后将螺帽52向刀杆50螺锁,借由螺帽52与锥形孔51的夹挤 紧迫,使刀具夹孔44束紧刀具60,并且由于筒夹本体40设有复数个 切槽45,使得筒夹本体40可达到径向较大的形变,因此具有更好的夹 制效果。然而,上述现有的筒夹虽各切槽45收束后仍会向前渗漏冷却液,但冷却液主要还是由刀具60的流道61流出以作为冷却液,因此,当 以刀具夹孔44插设定位未设有流道的刀具时,由各切槽45向前流出 的冷却液除了不集中于刀具处以外,出水量也较少,因此,降低了冷 却的效率,有进一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既有的刀具筒夹插设结合未设有流道的刀具时,会有冷却液 不易朝前集中刀具喷出且不易排除废屑的缺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在于刀具筒夹开设有出水沟的技术手段,借此解决上述冷 却液不易朝前集中刀具流出且不易排除废屑的技术问题。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体,该筒夹本体于两端 面分别形成一外端面及一内端面,并于外周的前端部环绕凹设一环凹 槽,于轴心位置穿设有一刀具夹孔,该筒夹本体由外端面朝内端面环 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间隔的外切槽,并于各外切槽之间由内端面朝外端 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隔开的内切槽,刀具夹孔的周壁于外端面朝后 开设一个以上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的出水沟,各出水沟的大小为 前小后大并且后端与对应的内切槽前端相通。于所述刀具夹孔的周壁相对处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 的的述的出水沟。所述的各出水沟内面的中间形成一内凹的沟底面,各沟底面为后 端深度较前端浅的斜面。所述的各出水沟为前后深度一致的上凹形沟,并于前端形成一深 度较浅的出口部。本技术运用时,为塞设于刀杆的锥形槽中,并且以一个螺帽 嵌合于凹槽后,再螺锁入刀杆的前端,同时刀具插设于刀具夹孔中, 然后将螺帽向刀杆螺锁,借由螺帽与锥形槽的夹挤紧迫,配合各内切 槽及外切槽的收束设计,使刀具夹孔确实束紧刀具而将其定位。当由筒夹本体后端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会由对应出水沟的内切 槽朝前流入各出水沟,借由各出水沟前小后大的设计,将冷却液向前 喷出作用,并由于出水沟紧邻插设的刀具,因此流出的冷却液除了流 量足够,还会集中用于冷却刀具使用,借此,本技术能够提供未 设有流道的刀具冷却的作用,提升冷却液的效率并以加大的流速加强 废屑的流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剖面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实施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侧视剖面图5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筒夹的立体图6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筒夹的实施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为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参看图1—图3为实施例 一,其设有一筒夹本体10,筒夹本体10为筒状而于两端面分别形成一 外端面11及一内端面12,并于外周的前端部环绕凹设一圆环状凹槽 13,筒夹本体10于轴心位穿设有一刀具夹孔14,并于外端面ll朝内 端面12方向环绕该刀具夹孔14设有六个相互等间隔的外切槽15,各 外切槽15于外端面11、刀具夹孔14的周壁及筒夹本体10的外周壁形成开口,且各外切槽15其轴向的长度短于筒夹本体10的长度。该筒夹本体10并于各外切槽15之间由内端面12朝外端面11环 绕该刀具夹孔14设有六个相互等间隔的内切槽16,各内切槽16于内 端面12、刀具夹孔14的周壁及筒夹本体10的外周壁形成开口,各内 切槽16其轴向的长度短于筒夹本体10的长度。于刀具夹孔14的周壁相对处由外端面11朝后开设两个分别位于 相邻外切槽15之间的出水沟槽17,各出水沟槽17内面的中间形成一 内凹的沟底面171,各沟底面171为后端深度较前端浅的斜面,借此, 使出水沟槽17的大小形成前小后大的形态,各出水沟槽17后端并分 别与对应的内切槽16前端相通,借此由对应的内切槽16处引接冷却 液。实施例一内切槽16及外切槽15的数量除上述六个以外也可作其 它数量设置,并且出水沟17可仅设有一个,或者亦可设有超过两个的 设置,本技术在此不加限制。当本技术运用时,请参阅图2、图3,其以内端面12—端塞 设一刀杆20的锥形面21中,并且惟一螺帽22的内周缘嵌合于凹槽13 后,将螺帽22螺锁入刀杆20的自由端,同时将刀具30插设于刀具夹 孔14中,然后将螺帽22向刀杆20螺锁,借由螺帽22与锥形槽21的 夹挤紧迫,配合各内切槽16及外切槽15的可收束设计,使刀具夹孔 14确实束紧刀具30而将其定位。当由筒夹本体10后端注入冷却液时,冷却液会由对应出水沟17 的内切槽16朝前流入各出水沟17,借由前小后大的出水沟17设计, 将冷却液向前喷出作用,由于出水沟17的前端开口接邻刀具夹孔14 并紧邻所插设的刀具30,因此流出的冷却液会集中用于冷却刀具使用,并且流量也充足,借此提升冷却刀具30的效率。请参阅图4为实施例二,其为改变实施例一的出水沟的形状,实 施例二的出水沟17A为前后深度一致的上凹形沟,并于前端形成一深 度较浅的出口部171A,由于实施例二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 此不赘述。权利要求1. 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体,该筒夹本体于两端面分别形成一外端面及一内端面,并于外周的前端部环绕凹设一环凹槽,于轴心位置穿设有一刀具夹孔,该筒夹本体由外端面朝内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间隔的外切槽,并于各外切槽之间由内端面朝外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隔开的内切槽,其特征在于刀具夹孔的周壁于外端面朝后开设一个以上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的出水沟,各出水沟的大小为前小后大并且后端与对应的内切槽前端相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特征在于于所 述刀具夹孔的周壁相对处形成两个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的 的述的出水沟。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出水沟内面的中间形成一内凹的沟底面,各沟底面为后 端深度较前端浅的斜面。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各出水沟为前后深度一致的上凹形沟,并于前端形成一深 度较浅的出口部。专利摘要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出水构造的刀具筒夹,其设有一筒夹本体,该筒夹本体于两端面分别形成一外端面及一内端面,并于外周的前端部环绕凹设一环凹槽,于轴心位置穿设有一刀具夹孔,该筒夹本体由外端面朝内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间隔的外切槽,并于各外切槽之间由内端面朝外端面环绕设有复数个相互隔开的内切槽,其特征在于:刀具夹孔的周壁于外端面朝后开设一个以上分别位于相邻外切槽之间的出水沟,各出水沟的大小为前小后大并且后端与对应的内切槽前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堆,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升源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