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749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一加工机械的一机台顶侧,一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该工作台交换系统的一工作台托板底侧,可与该第一定位件结合或分离;藉此,可通过该定位装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对应结合的方式辅助工作台托板准确定位于机台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加工机械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工机械(如卧式综合加工机)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主要是可自动将机台上的主、副工作台予以交换,用以可提高加工效率及减少工件操作的不便,而现有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旋转机构将工作台托板定位以进行交换主、副工作台的方式,主要是利用控制机构使旋转机构依设定运转,进而使工作台托板以一定路径重复旋转及上下移动的循环动作。因此,工作台托板定位是否准确,将影响工作台的交换动作是否顺畅、机件是否损耗。惟,现有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工作台托板的定位主要是由旋转机构来完成、控制,因此,旋转机构机件尺寸及其运转路径的精密度皆须甚高,工作台托板定位才会精准。不过,如此一来,必然提高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的制作成本,且,当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长时间运作后,受到机件磨耗的影响,工作台托板的定位将会失去精准、影响工作台交换动作的顺畅,进而降低卧式综合加工机的运转速度与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解决前揭缺失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不仅可使工作台托板精确地定位于机台上,更可获致降低旋转机构尺寸及旋转角度等精度的要求而降低制作成本的效果。缘是,为达成前述之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包含有一旋转机构及连接于该旋转机构一端的一工作台托板,用以可将一加工机械的二工作台予以旋转交换;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装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加工机械的一机台顶侧,一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该自动工作台交换机构的一工作台托板底侧,可与该第一定位件结合或分离;藉此,可通过该定位装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对应结合的方式辅助工作台托板准确定位于机台上。以下,兹举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定位装置尚未结合的状态。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显示定位装置已结合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图2中第二定位件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5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10,设置于一卧式综合加工机(图中未示)一端,包含有一旋转机构12与设置于该旋转机构12的转轴22底端的一工作台托板14等构件,用以可自动旋转交换不同工作台24、26以进行加工前述各该旋转机构12、工作台托板14的构造与作动方式概与现有的相同,此处不另赘述,本技术该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10的特色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装置16,是由一第一定位件28与二第二定位件30所组成。该第一定位件28,具有一基座32,该基座32是锁置于卧式综合加工机的一机台34上,一第一结合部36,是一杆状插销,立设于该基座22顶侧。该二第二定位件30,分别锁置于该工作台托板14对应转轴22的位置二侧所设的二透空容室37内,由一承座38、一O型环40与一盖板42所构成。该承座38具有一上环体44与连接于上环体44底端的一下环体46,该上环体44的外径大于下环体46,用以于二者外侧连接处形成一朝下的抵接部48,该上环体44与下环体46内部形成可与第一结合部36接合的一第二结合部50,是穿孔,该上环体44顶端邻接第二结合部50的位置更设有一承窝52,用以供该O型环40置于其上,该下环体46底端邻接第二结合部50的位置更设有一导引部53,是导角,该盖板42是锁盖于承座38顶端。各该容室37分别具有连通的一第一穿孔54与一第二穿孔56,该第一穿孔54与第二穿孔56的连接处形成一朝上的肩部58,该第一穿孔54的外径概等同上环体44而第二穿孔56的外径概等同下环体46,因此,各该承座38可互补地置于容室37内。藉此,本技术该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10的定位装置16可辅助工作台托板14精确地定位于机台34上、完成交换工作台24、26的动作如图3及图4所示,当该工作台托板14旋转后即将下降进行交换工作台24、26的动作时,该第二定位件30的第二结合部50位于第一定位件28的第一结合部36上方,如此一来,随着该工作台托板14下降的过程,该第二结合部50可渐渐套置于第一结合部36上,而受到该第二结合部50与第一结合部36结合在一起的辅助定位效果,即可使该工作台托板14精确地定位于机台34上,以便进行后续的交换工作台24、26的动作。由上可知,本技术该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10通过增设定位装置16的设计,可辅助该工作台托板14精确地定位于机台34上,以便可降低该旋转机构12尺寸及旋转角度等精度的要求、降低制作成本,且,即使该旋转机构12使用日久导致精度略为下降,仍可通过该定位装置16达成使工作台托板14精确地定位的效果。必须一提的是,本技术该定位装置的第一、第二定位件并不限于前述型式,该第一、第二定位件只须可对应结合而促使工作台托板精确定位,即符合本技术的需求,而属本技术的技术范畴。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通过增设定位装置的设计,可获致辅助工作台托板精确地定位于机台上的效果,更可降低旋转机构尺寸及旋转角度等精度的要求而降低制作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包含有一旋转机构及连接于该旋转机构一端的一工作台托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装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加工机械的一机台顶侧,一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该工作台托板底侧,可与该第一定位件结合或分离。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包含有一第一结合部,该第二定位件包含有可与第一结合部结合的一第二结合部。3.依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件包含有一基座,该基座固设于机台顶侧,该第一结合部设于基座对应工作台的一侧,该第二定位件包含有一承座,该承座固设于工作台托板,该第二结合部设于承座对应机台的一侧。4.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结合部是插销,该第二结合部是可供第一结合部互补地插入的穿孔。5.依权利要求4所述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承座邻接第二结合部对应第一结合部一端的位置更设有一导引部。6.依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导引部为导角。7.如依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固设于工作台托板上所开设的一透空容室内。8.依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容室是由外径不同的一第一穿孔与一第二穿孔所构成,该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的连接处形成一肩部,该承座由外径不同的一上环体与一下环体所组成,该上环体与下环体的连接处形成一抵接部,该承座以抵接部对应肩部而置于容室内。9.依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定位件更包含有一盖板,盖设于该承座上。10.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二第二定位件,相对设置于该工作台托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一加工机械的一机台顶侧,一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该工作台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旋转式工作台交换系统,包含有一旋转机构及连接于该旋转机构一端的一工作台托板;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一定位装置,包含一第一定位件,设置于该加工机械的一机台顶侧,一第二定位件,设置于该工作台托板底侧,可与该第一定位件结合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墩
申请(专利权)人:高锋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