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单元和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183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单元,包括阀体、挡杆、阀球和阀座,阀体和阀座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阀体的第一开口端与阀座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挡杆安装在阀体的腔体内部,单向阀单元还包括耐磨环,耐磨环设置于阀体的第一开口端与阀座的第一开口端之间,阀球置于阀体的腔体内并位于耐磨环和挡杆之间,阀球可封堵耐磨环的中心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该单向阀单元的输送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单向阀单元的耐磨性,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且密封性得到了提高,能够防止回浆的产生,此外磨损后不需整体更换阀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成本,磨损后装置更换简单,易于维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向阀单元和包含该单向阀单元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砂浆泵主要为单缸活塞式泵,如图1所示,其中2’为档杆,31’为上阀球,32’为下阀球,6’为阀座。此装置为单作用活塞结构,利用单向阀实现吸料泵料,即吸料时下阀球32’在外界作用力下打开,同时上阀球31’关闭,进行吸料;泵料时,下阀球32’关闭,上阀球31’打开,料在活塞推力下进入料腔,完成泵料过程,如此往复完成砂浆的泵送。但是,在泵料时,阀球与阀座6’磨损严重,两者磨损后使得它们之间的密封性降低,导致产生回浆,泵料困难,甚至无法泵料。而且阀座磨损后更换不方便。采用上述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阀球与下阀座磨损严重,密封性降低,使用寿命降低;2,阀座更换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单向阀单元,以提高阀球和阀座的耐磨性和密封性,延长单向阀单元使用寿命,且阀座磨损后易于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阀单元,提高阀球与阀座的耐磨性,延长单向阀单元的使用寿命,且磨损后单向阀单元维护、更换方便,节约成本。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该单向阀单元的输送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单元,包括阀体、挡杆、阀球和阀座,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阀体的第一开口端与所述阀座的第一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挡杆安装在所述阀体的腔体内部,还包括耐磨环,所述耐磨环设置于所述阀体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阀座的所述第一开口端之间,所述阀球置于所述阀体的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耐磨环和所述挡杆之间,所述阀球可封堵所述耐磨环的中心孔。单向阀单元中包含耐磨环,使得单向阀单元的耐磨性提高,延长了使用寿命,且磨损后不需要整体更换阀座,只需要更换耐磨环或/和阀球,更换方便,易于维护,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成本。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单向阀单元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阀体和所述阀座的连接面上,并位于所述耐磨环的外侧。阀座和阀体间使用密封装置,保证了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了砂浆从阀座和阀体的连接缝隙处泄漏。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座的所述第一开口端的端面上开有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直径并处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的外侧,所述耐磨环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过盈配合,所述耐磨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组合形成沟槽,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沟槽内。耐磨环与阀座过盈配合,无需另外安装固定装置,节省了空间,且使用耐磨环外壁面与阀座的第二环形台阶组合形成安装密封装置的沟槽,简化了结构,并充分利用空间,减小了整体尺寸,同时达到密封效果。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为O型圈。选用O型圈作为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耐磨环与所述阀球配合处设置有倒角或圆角。耐磨环与阀球配合处设有倒角或圆角,增强了阀球与耐磨环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使用寿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阀球为弹性材料包裹的钢球。阀球为弹性材料包裹的钢球,既保证了阀球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落达到关闭单向阀单元的目的,又保证了阀球与耐磨环接触时的密封效果。进一步,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聚氨酯。选用橡胶或聚氨酯作为阀球外层包裹的弹性材料,弹性好、耐用性强,增强了阀球与耐磨环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阀球为表面镀铬的钢球或者为表面经淬火处理的钢球。钢球表面镀铬或表面经淬火处理,保证了阀球表面坚硬,不易变形及磨损,既保证了阀球有良好耐磨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还简化了阀球的结构。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缸、活塞及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输送缸内并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单向阀单元,所述输送缸上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安装有所述单向阀单元;位于所述输送缸进料口的所述单向阀单元:阀体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输送缸连接,阀座的第二开口端与进料管连接;位于所述输送缸出料口的所述单向阀单元:阀座的第二开口端与所述输送缸连接,阀体的第二开口端与出料管连接。在输送装置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所述单向阀单元,活塞向一侧移动时,输送装置实现吸料;活塞向另一侧移动时,输送装置实现泵料,这样活塞往复运动时,输送装置可以实现不断地吸料和泵料。输送装置采用上述的单向阀单元,提高了整体的耐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磨损后不需整体更换阀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成本,磨损后装置的更换简单,易于维护,且增强了阀座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为砂浆泵。当然,还可以将本技术所述单向阀单元应用于其他的泵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单向阀单元的耐磨性,使其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且磨损后不需整体更换阀座,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成本,磨损后装置更换简单,易于维护,增强了阀座和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回浆以及砂浆泄漏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相关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砂浆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单向阀単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耐磨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耐磨环与阀座的装配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泵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2’档杆 上阀球31, 下阀球32, 阀座6’图2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I阀体 2挡杆 3阀球 4 0型圈 5耐磨环 6阀座8沟槽 101阀体的第一开ロ端 102阀体的第二开ロ端501中心孔 502外壁面 503倒角 601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2阀座的第二开ロ端 701第一环形台阶 702第二环形台阶201输送缸 202活塞 203活塞杆 204单向阀单元301进料管 302出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參考图2至图4,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单向阀単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其中耐磨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其中耐磨环与阀座的装配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向阀单元204,包括阀体1、挡杆2、阀球3和阀座6,阀体I和阀座6均为两端开ロ的中空腔体,阀体的第一开ロ端101与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1固定连接,挡杆2安装在阀体I的腔体内部,还包括耐磨环5,耐磨环5设置于阀体的第一开ロ端101与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1之间,阀球3置于阀体I的腔体内并位于耐磨环5和挡杆2之间,阀球3可封堵耐磨环5的中心孔501。单向阀単元204中包含耐磨环5,使得装置耐磨性提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且磨损后不需要整体更换阀座6,只需要更换耐磨环5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阀单元,包括阀体(1)、挡杆(2)、阀球(3)和阀座(6),所述阀体(1)和所述阀座(6)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腔体,阀体的第一开口端(101)与阀座的第一开口端(601)固定连接,所述挡杆(2)安装在所述阀体(1)的腔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环(5),所述耐磨环(5)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一开口端(101)与所述阀座的第一开口端(601)之间,所述阀球(3)置于所述阀体(1)的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耐磨环(5)和所述挡杆(2)之间,所述阀球(3)可封堵所述耐磨环(5)的中心孔(501)。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单向阀单元,包括阀体(I)、挡杆(2)、阀球(3)和阀座(6),所述阀体(I)和所述阀座(6)均为两端开ロ的中空腔体,阀体的第一开ロ端(101)与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1)固定连接,所述挡杆(2)安装在所述阀体(I)的腔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磨环(5),所述耐磨环(5)设置于所述阀体的第一开ロ端(101)与所述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1)之间,所述阀球(3 )置于所述阀体(I)的所述腔体内并位于所述耐磨环(5 )和所述挡杆(2 )之间,所述阀球(3)可封堵所述耐磨环(5)的中心孔(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阀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阀体(I)和所述阀座(6)的连接面上,并位于所述耐磨环(5)的外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的第一开ロ端(601)的端面上开有第一环形台阶(701)和第二环形台阶(702),所述第二环形台阶(70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701)的直径并处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701)的外侧,所述耐磨环(5)与所述第一环形台阶(701)过盈配合,所述耐磨环(5)的外壁面(502)与所述第二环形台阶(702)组合形成沟槽(8),所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所述沟槽(8)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阀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为O型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云徐明旭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