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防尘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890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主轴防尘盖,是一圆形块体,该主轴防尘盖中心具有一螺孔,于该螺孔其中一端的防尘盖端面上轴向凹设一环与该螺孔同心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螺孔之间的周壁形成一突缘,该容置槽与该防尘盖外周缘之间的周壁形成一护缘,当将防尘盖通过螺孔螺设于主轴上时,其护缘包覆于轴衬的外周缘,护缘与轴衬之间所形成的缝隙位于机壳内部,使切削液、油污、灰尘等不易进入防尘盖内部,避免污损位于轴衬与主轴之间的轴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加工机具的零部件,特别是关于一种盖合于主轴上,防止油污、灰尘进入的主轴防尘盖
技术介绍
工具机大抵设有一主轴,主轴的其中一端与传动装置连结,另一端则穿出于机台的机壳而组装切削或者研磨用刀具,如图4、5所示是主轴(50)位于机壳(A)该端的型式,主轴(50)是穿置于一轴衬(60)内,其穿出于轴衬(60)的一端结合一刀具(55),于主轴(50)及轴衬(60)之间以轴承(61)支撑,再于轴衬(60)末端结合一端盖(62),该端盖(62)是以数根螺栓穿置固定于轴衬(60)端面,进而抵住轴承(61),避免轴承(61)脱出,另为了避免油污、灰尘等杂质进入轴衬(60)内而影响轴承(61)转动,于主轴(50)上螺合一防尘盖(63),该防尘盖(63)局部罩覆于端盖(62)端面。而由附图所示可知,端盖(62)的中间具有一供主轴(50)及防尘盖(63)局部穿置的穿孔(620),于端盖(62)端面上还设有间隔设置的内突环(621)、外突环(622),而防尘盖(63)的端面则相应设为包覆于该内、外突环(621)(622)外,以及穿置于穿孔(620)内,使防尘盖(63)及端盖(62)之间形成迂回配合,以避免油污及灰尘进入。然而,虽然防尘盖(63)与端盖(62)之间特别设为迂回状,然而,其却仍具有防尘效果不彰、不方便加工的缺失,概述如后1.由于防尘盖(63)与端盖(62)的配合缝隙(B)是在端盖(62)的端面,加工液容易如图6所示由该缝隙(B)流入内部。2.由于防尘盖(63)与端盖(62)的配合缝隙在端面,故油污、灰尘容易推积在缝隙,进而进入内部。3.一但油污或者切削液进入而使轴承(61)损坏时,即需要更换轴承,所需工程耗大而费时,再加上停机更换的成本,以及新轴承的费用而徒增成本。故现有犹如迷宫的防尘盖(63)与端盖(63)的结构实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加工、防尘效果良好的主轴防尘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主轴防尘盖,其特征在于该主轴防尘盖中心具有一螺孔,于该螺孔其中一端的防尘盖端面上轴向凹设一环与该螺孔同心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螺孔之间的周壁形成一突缘,该容置槽与该防尘盖外周缘之间的周壁形成一护缘。当将防尘盖通过螺孔螺设于主轴上时,其护缘包覆于轴衬的外周缘,护缘与轴衬之间所形成的缝隙位于机壳内部,使切削液、油污、灰尘等不易进入防尘盖内部,避免污损位于轴衬与主轴之间的轴承。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技术可以改善前述迷宫式的防尘盖的缺点而获得如下数项有益效果1.灰尘、油污不易进入本技术的防尘盖外周缘是形成一护缘,当其组装于主轴及轴衬上时,该护缘是包覆于轴衬外周缘,并且位于机台的机壳内,亦即防尘盖与轴衬之间的缝隙是位于机壳内部,使灰尘、切削液及油污等仅能附着于防尘盖表面而不易进入防尘盖内部。2.维持机具应有的精密度由于使用本技术之后,灰尘、油污等不易进入内部,故不易影响轴承的运转,而可以保持机具应有的加工精密度。3.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更换轴承的成本由于使用本技术的防尘盖以后,不易使轴承污损毁坏,故可以降低更换轴承时的购买费用和停机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主轴及轴衬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主轴、轴衬及机壳的平面组合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时,油污推积的平面剖面示意图。图4是现有防尘盖与主轴的平面剖面示意图。图5是现有防尘盖与主轴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6是现有防尘盖实施时,切削液喷覆的平面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主轴防尘盖(10)是一圆形块体,其中心设有一螺孔(11),而防尘盖(10)其中一端面凹设有一环状的容置槽(12),使容置槽(12)与防尘盖(10)外周壁之间形成一护缘(14),而容置槽(12)与螺孔(11)之间则形成一突缘(15),另于防尘盖(10)未设容置槽(12)该端面设有位于同一直径上并且分别位于螺孔(11)两侧的插孔(13),以供工具插置转动。而防尘盖(10)即是通过螺孔(11)螺设于主轴(20)上,以利用其端面将轴承(31)固定住,并且具有防尘、防水功能,主轴(20)的型态与现有产品差不多,其穿置于一中空的轴衬(30)内,再穿出于机台的机壳(C),轴衬(30)与主轴(20)之间以轴承(31)支撑,再以一端盖(40)固定于轴衬(30)上,以将轴承(31)固定,端盖(40)中心设有一穿孔(41)。当防尘盖(10)通过螺孔(11)螺设于主轴(20)上时,即同时将轴衬(30)及端盖(40)的端面包覆于防尘盖(10)的容置槽(12)内,亦即以防尘盖(10)的突缘(15)穿置于端盖(40)的穿孔(41)内部,并且以其护缘(14)包覆于轴衬(30)外周缘,故防尘盖(10)与轴衬(30)之间的缝隙(D)是位于轴衬(30)的外周缘上。由前述可知,轴衬(30)及防尘盖(10)之间的缝隙(D)是位于轴衬(30)的外周缘上并且位于机壳(C)内部,故加工液不易进入,又即使油污如图3所示积卡于机壳(C)与防尘盖(10)之间,其亦不容易进入机壳(C)内部再由防尘盖(10)与轴衬(30)之间的缝隙(D)进入轴衬(30)内部。权利要求1.一种主轴防尘盖,其特征在于该主轴防尘盖中心具有一螺孔,于该螺孔其中一端的防尘盖端面上轴向凹设一环与该螺孔同心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螺孔之间的周壁形成一突缘,该容置槽与该防尘盖外周缘之间的周壁形成一护缘。专利摘要一种主轴防尘盖,是一圆形块体,该主轴防尘盖中心具有一螺孔,于该螺孔其中一端的防尘盖端面上轴向凹设一环与该螺孔同心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螺孔之间的周壁形成一突缘,该容置槽与该防尘盖外周缘之间的周壁形成一护缘,当将防尘盖通过螺孔螺设于主轴上时,其护缘包覆于轴衬的外周缘,护缘与轴衬之间所形成的缝隙位于机壳内部,使切削液、油污、灰尘等不易进入防尘盖内部,避免污损位于轴衬与主轴之间的轴承。文档编号B23Q11/08GK2813163SQ200520113150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温汝伦 申请人:飞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防尘盖,其特征在于:该主轴防尘盖中心具有一螺孔,于该螺孔其中一端的防尘盖端面上轴向凹设一环与该螺孔同心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与该螺孔之间的周壁形成一突缘,该容置槽与该防尘盖外周缘之间的周壁形成一护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汝伦
申请(专利权)人:飞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