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涉及到一种电热开水壶。主要由壶体、壶盖、壶柄、隔板、支撑柱、电热管和电气石球组成,其中,壶体由圆筒侧壁和壶底构成的一体化结构,隔板为多孔网板,隔板设置在壶体内,隔板把壶体内的下部空间分隔出一个活化区,电热管和电气石球设置在活化区中;隔板安装在支撑柱上,支撑柱固定在壶底的轴心处;壶嘴从隔板以上部位的壶体圆筒侧壁接出。在活化区中的电气石球为多粒设置,选用直径为5-8毫米的电气石球进行搭配,布满活化区,电热管埋入电气石球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烧开水时壶内水温升高进行对流循环的原理,使壶内每个水分子团必须无数次对流到活化区的电气石球周边被活化,开水壶烧制的开水对人体更具保健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电热开水壶。
技术介绍
我国电气石产地很多,新疆、云南、内蒙、河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湖南、西藏等地均有出产。电气石的功效有:永电性,电气石粉表面有许多永久性带电体的小晶粒,具有正负电极.可以提高了水的PH值和电导率,偏向弱碱性,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同时永电性产生大量负氧离子,负离子是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离子平衡作用,能使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然治愈率等作用;活化性,由于水中产生大量负离子,负离子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羟基离子水,使水形成小分子团水,获得界面的活性作用,能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因而对人体发挥着更好的生理和医疗保健作用;缩小水分子束,自然界中的水分子并非单独存在,其分子会相互结合,形成分子束,分子束能够提高身体的渗透力,水分子团能使人体生理功能得到增强,可以增加饮食中营养物质和矿物元素的溶解,加速油脂类物质的分解,利于输送养分和无机元素离子透过细胞,将废弃物排出,因而具有促进营养吸收、帮助消化排泄、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远红外效应,电气石远红外线发射率将近98%,数值较其他矿物高,波长在8-15微米,科学家命名此波段是人体的生命之光,远红外线能够渗透到身体深层部位,温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含有有效微量矿物质,电气石作为一种矿石,含有各种天然矿物质,其中有许多与人类必须的矿物质相同,水的硬度适中,借着微弱电流的作用,矿物质容易被吸收,是极佳的矿物质来源。把电气石粉和优质粘土加水混合,经过成型、烧结,制成电气石球,用来活化处理饮用水,使水具有:水分子团变小,容易渗透细胞膜,增加细胞活性、增加人体免疫力;消除水的异味及余氯、消灭有害物质、致癌物;水质偏弱碱性、有助于人体酸碱平衡和营养平衡;电导率高、氧化还原电位低,促进消化,预防衰老,有利长寿;在阳光、温度、压力等任一条件下产品功效保持不变。若长期饮用经电气石球处理的饮用水,可调节生物体微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保健作用。如把电气石球安装在开水壶内,在烧开水的同时用电气石球来活化处理开水,烧制的开水便具有保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使电气石球的作用更大、处理后的开水活性更大、对人体更具保健作用。本技术的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其特征是开水壶主要由壶体(12)、壶盖(2)、壶柄(I)、隔板(5)、支撑柱(10)、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组成,其中,壶体(12)由圆筒侧壁和壶底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壶口在壶体(12)的顶部且与圆筒侧壁同轴,壶盖(2)盖在壶口上;隔板(5)为多孔网板,隔板(5)设置在壶体(12)内,隔板(5)把壶体(12)内的下部空间分隔出一个活化区(7),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设置在活化区(7)中;隔板(5)安装在支撑柱(10)上,支撑柱(10)固定在壶底的轴心处;壶嘴(4)从隔板(5)以上部位的壶体圆筒侧壁接出;壶柄(I)安装在壶体(12)的上部侧壁上。本技术中,壶体(12)的圆筒侧壁自上而下呈缓慢收小的结构,壶底的直径小于壶口的直径;隔板(5)的直径小于壶口的直径。上述技术中,采用铆固方式把支撑柱(10)固定在壶底上。上述技术中,在活化区(7)中的电气石球为多粒设置,选用直径为5-8毫米的电气石球进行搭配,布满活化区(7),电热管(6)埋入电气石球之中。上述技术中,电热管(6)在壶体内的部分为圆弧结构,电热管(6)的端头从壶体的活化区(7)侧壁引出,然后连接到电源接口(9)。本技术采用在壶体(12)下部设置活化区(7)、并将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置于活化区(7)的措施,使得开水壶的热源在电气石球群中,电气石的热电效应使得功能更强,当烧开水时,在电热管(6)周边的水首先被加热,水温升高作上升运动,相对低温的水则补充到电热管(6)的周边,进行对流循环,直至水被烧开,这样,壶内的每个水分子团必须无数次对流到活化区(7)的电气石球周边被活化,从而使电气石球的作用更大、开水活性更大、对人体更具保健作用得以实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应用烧开水时壶内水温升高进行对流循环的原理,使壶内每个水分子团必须无数次对流到活化区(7)的电气石球周边被活化,开水壶烧制的开水对人体更具保健作用。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的结构图。图中:1.壶柄,2.壶盖,3.7jC, 4.壶嘴,5.隔板,6.电热管,7.活化区,8.电气石球,9.电源接口,10.隔板支撑柱,11.紧固螺母,12.壶体。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气石保健开水壶主要由壶体(12)、壶盖(2)、壶柄(I )、隔板(5)、支撑柱(10)、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组成,其中,壶体(12)由圆筒侧壁和壶底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壶口在壶体(12)的顶部且与圆筒侧壁同轴,壶盖(2)盖在壶口上,壶体(12)的圆筒侧壁自上而下呈缓慢收小的结构,壶底的直径小于壶口的直径;隔板(5)为多孔网板,多孔的孔径小于5_,隔板(5)的直径小于壶口的直径,隔板(5)设置在壶体(12)内,隔板(5)把壶体(12)内的下部空间分隔出一个活化区(7),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设置在活化区(7)中,电气石球为多粒设置,选用直径为5-8毫米的电气石球进行搭配,布满活化区(7),电热管(6)埋入电气石球之中,电热管(6)在壶体内的部分为圆弧结构,电热管(6)的端头从壶体的活化区(7)侧壁引出,然后连接到电源接口(9);隔板(5)安装在支撑柱(10)上,用紧固螺母(11)进行固定,支撑柱(10)采用铆固方式固定在壶底的轴心处;壶嘴(4)从隔板(5)以上部位的壶体圆筒侧壁接出;壶柄(I)安装在壶体(12)的上部侧壁上。本实施例的开水壶需更换电热管(6)或电气石球(8)时,拧开紧固螺母(11)、取出隔板(5),就可方便地进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其特征是开水壶主要由壶体(12)、壶盖(2)、壶柄(1)、隔板(5)、支撑柱(10)、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组成,其中,壶体(12)由圆筒侧壁和壶底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壶口在壶体(12)的顶部且与圆筒侧壁同轴,壶盖(2)盖在壶口上;隔板(5)为多孔网板,隔板(5)设置在壶体(12)内,隔板(5)把壶体(12)内的下部空间分隔出一个活化区(7),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设置在活化区(7)中;隔板(5)安装在支撑柱(10)上,支撑柱(10)固定在壶底的轴心处;壶嘴(4)从隔板(5)以上部位的壶体圆筒侧壁接出;壶柄(1)安装在壶体(12)的上部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石保健开水壶,其特征是开水壶主要由壶体(12)、壶盖(2)、壶柄(I )、隔板(5)、支撑柱(10)、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组成,其中,壶体(12)由圆筒侧壁和壶底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壶口在壶体(12)的顶部且与圆筒侧壁同轴,壶盖(2)盖在壶口上;隔板(5)为多孔网板,隔板(5)设置在壶体(12)内,隔板(5)把壶体(12)内的下部空间分隔出一个活化区(7),电热管(6)和电气石球(8)设置在活化区(7)中;隔板(5)安装在支撑柱(10)上,支撑柱(10)固定在壶底的轴心处;壶嘴(4)从隔板(5)以上部位的壶体圆筒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昀煜,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昀睿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