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开元专利>正文

齿条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61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它包括机床座、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上的工作台、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上的立柱、与所述的立柱相固定连接的横梁、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横梁上的第二铣削装置,所述的第二铣削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的第二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箱、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箱的输出轴相同轴连接的第二铣刀,所述的第二齿轮箱的输出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工作台呈一个20°的倾角。使用时采用单面铣刀即可高精度地对齿条进行单侧槽壁的连续铣削,完成单侧槽壁的铣削后再对相对侧槽壁进行连续铣削,同时间隔地通过进给齿条,可提高齿面的光洁度,并可延长铣刀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条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条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齿条包括机床座、设置于机床座上的工作台以及铣削装置, 工件先要经过刨削形成一定的齿形,然后将初步成型的工件放置于工作台上, 边仅给工件边对其齿槽进行铣削,使之最终成为所需规格的齿条。而传统铣刀 三面受力,对机床的力矩输出要求比较髙,同时三面受力对刀具磨损也是相当 大,磨损一定程度后的刀具继续用于齿条的加工则很容易造成齿条达不到所需 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齿条加工设备,其铣削装置可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它包括机床座、可沿X轴 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上的工作台、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 的机床座上的立柱、与所述的立柱相固定连接的横梁、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设 置于所述的横梁上的第二铣削装置,所述的第二铣削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与所 述的第二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箱、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箱的输出 轴相同轴连接的第二铣刀,所述的第二齿轮箱的输出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工作 台呈一个20°的倾角。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走刀机构,所述的走刀机构包括走刀电机、与所述的 走刀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走刀变速箱,所述的走刀变速箱具有第二输出 轴,所述的第二输出轴传动连接有驱动第二铣削装置的第二丝杠,所述的第二 丝杠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的走刀变速箱还包括第一输出轴、可与所述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 轴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的活动齿轮、控制所述的活动齿轮切换与第一输出轴的 传动齿轮或第二输出轴的传动齿轮之间的啮合的走刀切换曲柄,所述的活动齿 轮与走刀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用于驱动第 一铣削装置移动的第一丝杠,所述的第一丝杠沿Z轴方向延伸。所述的机床座上可拆卸地设置有齿条粗加工装置,所述的齿条粗加工装置包括连接于机床座上的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的连接部上的导向柱、可滑动 地设置于所述的导向柱上的升降横梁、安装在所述的升降横梁上的电锯。所述的电锯包括设置于所述的升降横梁一端部的粗加工电机、与所述的粗 加工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带锯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的升降横梁另一端部 的转轴滑块、与所述的转轴滑块相转动连接的带锯从动轮、绕在所述的带锯主 动轮与所述的带锯从动轮上的带锯。所述的转轴滑块与所述的升降横梁之间设置有涨紧机构,所述的涨紧机构 包括沿升降横梁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所述的升降横梁上的定位腰孔、 一端部与所 述的转轴滑块相转动连接的蠊纹杆、设置于所述的升降横梁上的与所述的蠊纹 杆相螺纹配合的蠊纹孔,所述的蠊纹杆的另一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所述的蠊纹 杆转动的手轮,所述的转轴滑块部分插在所述的定位腰孔内。所述的导向柱的轴心线与工作台的夹角为70°。所述的齿条粗加工装置还包括驱动所述的升降横梁沿导向柱升降移动的液 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具有与导向柱相平行的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上端部与所述 的升降横梁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横梁上还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铣削装置,所述的第一铣削装置包括 第一齿轮箱、与所述的第一齿轮箱的输入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的 第一齿轮箱的输出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一铣刀。所述的立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立柱升降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 与所述的立柱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机床座上固定连接有与立柱相平行的导柱,所述的立柱部分可沿导 柱的长度方向滑动地与所述的导柱相连接。所述的机床座与所述的工作台之间设置有驱动工作台沿齿条进给方向移 动的交流伺服进给机构,所述的交流伺服进给机构包括交流伺服电机、与所述 的交流伺服电机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三丝杆,所述的第三丝杆与工作台相 蠊纹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第二铣刀和第二齿轮箱的输出轴的轴心线都与工作台呈20。的倾角,故使用时采用单面铣刀即可髙精度地对齿条进行单侧槽壁的连续铣削,完成单侧槽壁的铣削后再对相对侧槽壁 进行连续铣削,同时间隔地通过进给齿条,可提高齿面的光洁度,并可延长铣刀的使用寿命,同时可縮短齿条加工时间,提髙加工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齿条加工设备的主视图(带局部剖);附图2为齿条加工设备的左视图(带局部剖,省略粗加工装置);附图3为齿条粗加工装置的主视图(带局部剖);附图4为附图3的K向视图;附图5为附图3的P向视图;附图6为附图5的D-D视图;附图7为附图5的E-E视图;附图8为附图5的F-F视图;附图9为附图5的G-G视图;附图IO为交流伺服进给机构的剖视图;附图11为走刀机构的主视图(带局部剖);附图12为走刀机构沿走刀变速箱中齿轮啮合线的剖视图;附图13为附图11的B-B视图;附图14为第一铣削装置的左视图(带局部剖);附图15为第一铣削装置沿第一齿轮箱各齿轮啮合线的剖视图;附图16为附图14的A-A视图;附图17为第二铣削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18为第二铣削装置的右视图(带局部剖);附图19为钻孔后毛坯的主视图;附图20为钻孔后毛坯的俯视图;附图21为锯加工后毛坯的示意图;附图22为毛坯移除废料快的示意图;附图23为加工完成后的齿条的示意图;其中1、机床座;2、齿条粗加工装置;3、工作台;4、立柱;5、导柱; 6、横梁;7、第一铣削装置;8、第二铣削装置;9、第一丝杠;10、第二丝杠; 11、第一铣刀;12、第二铣刀;13、导向柱;14、带锯主动轮;15、带锯;16、带锯从动轮;17、第一电机;18、第二电机;19、连接部;20、走刀齿轮箱; 22、走刀电机;23、走刀切换曲柄;24、走刀机构;25、第三丝杠;26、交流 伺服电机;27、第一输出轴;28、第二输出轴;30、电锯;34、活动齿轮;40、粗加工电机;41、升降横梁;42、活塞杆;46、定位腰孔;49、转轴滑块;50、涨紧机构;53、蠊纹孔;70、第一齿轮箱;80、第二齿轮箱;90、交流伺服进 给机构;91、毛坯;92、孔;93、废料块;94;齿条;94,、初步成型齿条;95、 齿槽;96、槽底;97、槽壁。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一18所示,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包括机床座1、可沿X轴方向滑动 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1上的工作台3、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 床座1上的立柱4、与所述的立柱4相固定连接的横梁6、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 设置于所述的横梁6上的第二铣削装置8, X轴和Y轴为相互垂直坐标轴,其 延伸方向参照图1所示。所述的第二铣削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18、与所述的第 二电机18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箱80、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箱80的输 出轴相同轴连接的第二铣刀12,所述的第二齿轮箱80的输出轴的轴心线与所述 的工作台3呈一个20。的倾角。所述的横梁6上设置有走刀机构24,所述的走刀机构24包括走刀电机22、 与所述的走刀电机22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走刀变速箱20,所述的走刀变速箱 20具有第二输出轴28,所述的第二输出轴28传动连接有驱动第二铣削装置8 移动的第二丝杠10,所述的第二丝杠10沿Z轴方向延伸。Z轴与X轴、Y轴 分别相垂直,其延伸方向及与Y轴的位置关系参照图2所示。所述的走刀变速箱20还包括第一输出轴27、选择性地与所述的第一输出轴 27或第二输出轴28上的传动齿轮相啮合的活动齿轮34、控制所述的活动齿轮 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包括机床座(1)、可沿X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1)上的工作台(3)、可沿Y轴方向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机床座(1)上的立柱(4)、与所述的立柱(4)相固定连接的横梁(6)、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的横梁(6)上的第二铣削装置(8),所述的第二铣削装置(8)包括第二电机(18)、与所述的第二电机(18)的转子轴相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箱(80)、与所述的第二齿轮箱(80)的输出轴相同轴连接的第二铣刀(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箱(80)的输出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的工作台(3)呈一个20°的倾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元
申请(专利权)人:黄开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