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热交换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11月22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2244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为所有目的通过引用而结合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热交换器。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控制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工作液的温度的汽车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一般地,热交换器通过热传递表面将热量从高温液体传递到低温液体,并且热交换器用在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这种热交换器为了需要的性能而再使用热能或控制其中流动的工作液的温度。热交换器应用到汽车的空调系统或变速箱油冷却器,并且被安装在发动机室。因为热交换器难于安装在具有有限空间的发动机室,已经开展了对具有较小尺寸、较轻重量和较高效率的热交换器的研究。传统的热交换器根据汽车的情况控制工作液的温度,并且给发动机、变速箱和空调系统供给工作液。为此目的,在每一个液压管路上安装分叉电路和分叉阀,其中,作为加热介质或冷却介质而运行的工作液通过液压管路。因此,组成部件和装配过程增加,并且布局复杂。如果不使用附加的分叉电路和分叉阀,不能根据工作液的流动量而控制热交换效率。因此,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液的温度。公开于本专利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强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汽车热交换器,该汽车热交换器具有优点:当工作液在热交换器中彼此热交换时,根据处于汽车行驶状态或初始启动情况的工作液的温度同时加热或冷却工作液。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热交换器,包括:散热部分,配备有通过堆积多个平板而交替形成的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所述散热部分接收分别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中的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在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期间彼此热交换,供给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的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不彼此混合并流通;以及分叉部分,将形成到所述散热部分用于使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中的一种工作液流入的流入孔之一连接到形成到所述散热部分用于排出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排出孔之一,其中,所述分叉部分安装在所述散热部分的外部,以及其中,所述分叉部分根据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温度使所述一种工作液从所述散热部分绕开。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2 KR 10-2011-01224401.一种汽车热交换器,包括:散热部分,配备有通过堆积多个平板而交替形成的第一连接管路与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所述散热部分接收分别到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中的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在分别经过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期间彼此热交换,供给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第二连接管路和第三连接管路的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不彼此混合并流通;以及分叉部分,将形成到所述散热部分用于使所述第一工作液、第二工作液和第三工作液中的一种工作液流入的流入孔之一连接到形成到所述散热部分用于排出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排出孔之一,其中,所述分叉部分安装在所述散热部分的外部,以及其中,所述分叉部分根据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温度使所述一种工作液从所述散热部分绕开;其中,所述流入孔包括第一流入孔、第二流入孔和第三流入孔,所述排出孔包括第一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所述分叉部分包括:连接管,位于所述散热部分的外部,连接所述第一流入孔与所述第一排出孔,并具有形成在接近于所述第一流入孔位置处的流入端口和面对所述流入端口并形成在接近于所述第一排出孔位置处的排出端口;阀门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流入端口之间,位于所述连接管的一个末端部分,其中,所述阀门单元根据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温度而伸展或收缩,从而通过所述流入端口流进的所述一种工作液直接流动到所述排出端口或流动到所述散热部分中;所述阀门单元包括:安装盖,固定安装到所述连接管的所述一个末端部分;变形构件,具有连接到插在所述连接管中的所述安装盖的一个末端部分,其中,所述变形构件根据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温度而伸展或收缩;所述变形构件包括:一对固定部分,位于所述变形构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个末梢侧面,并且不适于根据温度而变形;以及变形部分,布置在该对固定部分之间并根据所述一种工作液的温度而伸展或收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工作液通过所述第一流入孔流进所述散热部分并通过所述第一排出孔从所述散热部分流出,所述第一流入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路连接到所述第一排出孔,其中,所述第二工作液通过所述第二流入孔流进所述散热部分并通过所述第二排出孔从所述散热部分流出,所述第二流入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接到所述第二排出孔,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液通过所述第三流入孔流进所述散热部分并通过所述第三排出孔从所述散热部分流出,所述第三流入孔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路连接到所述第三排出孔,其中,所述第一流入孔、第二流入孔和第三流入孔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散热部分的表面的两个侧面;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与所述第一流入孔、第二流入孔和第三流入孔隔开一段距离,并且所述第一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和第三排出孔沿着长度方向形成在所述散热部分的所述表面的所述两个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一流入孔和所述第一排出孔彼此对角相对地形成在所述散热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角落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热交换器,其中,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