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亨庆专利>正文

双头铣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177 阅读:4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头铣床,该双头铣床的结构特点在于具有一个与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配合,并在两个所述铣头机构都到达加工位置时启动的工作台驱动机构启动部件;工作台行程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机座之间,其在工作台完成预定行程后,控制所述铣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铣头机构的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化的铣削工件,并能够方便有效地调节工件的铣削深度以及铣削长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头铣床
技术介绍
铣床一般为单头铣床,即只有一个铣头机构,用一个铣刀对工件进行单面加工,为了加工工件的多个面,需要采用人工反复地把工件从夹具中卸下、翻转一定角度即换面后再用夹具夹紧进行加工,这样反复地重复加工直至合乎设计要求为止,这种单头铣床的加工方法,在目前仍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其缺点也很显著,主要是工艺繁琐、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且废品率较高。为了克服单头铣床这种加工方式的缺点,出现了双头铣床。中国专利CN2238718Y公开了一种移动台式双头木工铣床,该双头铣床包括机座、左右两个铣头机构和可以拆除的中间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由压轮支架和弹性压轮组构成的压料机构、料仓以及送料机构,左右铣头机构、工作台均设置在机体的导轨上,铣头机构的底部均设置有可与丝杆配合的螺母,丝杆的一端设有手轮,通过手轮、丝杆带动可使刀座箱和工作台在机体的导轨上左右移动。该种双头铣床由于加工的是长宽比较大的方条木料,所以其结构与加工金属产品的铣床有着显著不同,也根本不能用于加工金属工件。中国专利CN2717587Y公开了一种高速多工位卧式铣床,该种铣床的主体结构包括机床底座,机床底座上的左右两侧设置一对以上横向导轨工作台、即下面所述的铣头机构,左右两横向导轨工作台之间设置纵向导轨工作台、即下面所述的卡具总成,横向导轨工作台上设置工件夹具,并与进给组件配合连接;纵向导轨工作台也与进给组件配合连接。其工件夹具为活塞式油缸同轴夹具,包括油缸外壳、油缸活塞、油缸后盖,油缸外壳、油缸活塞前端嵌接设置夹子,夹子前后部配合设置夹子前盖、夹子后盖。其中油缸外壳、油缸活塞、夹子为圆柱形整体同轴结构。夹子前盖、夹子后盖分别镶嵌在油缸外壳、油缸活塞前端,与夹子同轴配合。该种铣床可以高速完成多道工序加工,即可以同时加工多个面。但是该技术没有专门的铣削深度控制机构和铣削长度控制机构,不能够调节工件的加工深度以及加工长度,是该技术的一大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的铣削工件的双头铣床。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有效地调节工件的铣削深度以及铣削长度的双头铣床。实现本技术目的的一种双头铣床,具有机座;卡具总成,所述卡具总成具有一个设置有夹具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置在固定于机座上的工作台导轨上,并可沿所述工作台导轨移动;两个铣头机构,相对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卡具总成两侧,各个所述铣头机构设置在同定于机座上、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导轨的铣头箱导轨上,各所述铣头机构可沿所述铣头箱导轨移动;铣头驱动机构,驱动两所述铣头机构相向或向背移动;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铣头机构上的加工行程限制机构;工作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着所述工作台导轨往复运动;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具有一个与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配合,并在两个所述铣头机构都到达加工位置时启动的工作台驱动机构启动部件;工作台行程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机座之间,其在工作台完成预定行程后,控制所述铣头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铣头机构的动作。所述铣头驱动机构包括一个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铣头机构上的刚性可伸缩驱动件,所述刚性可伸缩驱动件具有一个活塞驱动装置和控制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伸缩的电磁换向阀。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包括分别相对于所述铣头机构和所述机座固定设置的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以及分别相对于所述铣头机构和所述机座固定设置的退刀行程限位标尺部件;所述的工作台驱动机构启动部件包括分别相对于所述铣头机构和所述机座固定设置的一个工作台后移启动开关,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与所述工作台后移启动开关相互配合,当所述铣头机构进刀移动使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都触发所述工作台后移启动开关时,启动工作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纵向向后移动。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包括在各所述铣头机构上分别固定设置的调节基座,所述调节基座为具有螺孔和透孔的孔板;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为与螺孔相配合、且设置在螺孔中的螺栓;退刀行程限位标尺部件为T形柱,该T形柱穿过所述调节基座上的透孔并相对所述机座固定。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还具有调节相对于所述机座和所述铣头机构固定设置的部件位置关系的加工深度微调机构;所述加工深度微调机构具有通过螺孔安装在固定于所述铣头机构上的所述调节基座上的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上的连杆部件,所述连杆部件受活塞驱动装置的驱动带动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沿着所述铣头机构的移动方向伸缩。所述工作台驱动机构包括活塞驱动装置、控制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伸缩的电磁换向阀和连接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与所述工作台的连杆;所述连杆受所述活塞驱动装置的驱动带动所述工作台沿着所述工作台导轨往复运动;所述工作台还具有行程限制机构,该行程限制机构包括分别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机座固定设置的纵向后移限位标尺部件;以及分别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机座固定设置的纵向前移限位标尺部件。所述行程限制机构包括在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的调节基板,所述调节基板为具有螺孔和透孔的孔板;纵向后移限位标尺部件为与螺孔相配合、且设置在螺孔中的螺栓;纵向前移限位标尺部件为T形柱,该T形柱穿过所述调节基板上的透孔并相对所述机座固定设置。所述工作台行程感应装置包括与工作台驱动机构中的电磁换向阀电连接的开关部件,所述开关部件包括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导轨固定设置的工作台前移启动开关,相对于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并与所述工作台前移启动开关相配合的工作台前移启动开关导通部件,当所述工作台前移启动开关被所述工作台前移启动开关导通部件触发后,启动工作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工作台沿纵向向前移动,同时启动所述加工深度微调机构中的所述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部件带动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朝着接近夹具的方向移动。所述夹具沿纵向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夹具具有夹芯座、压杆、活塞驱动装置、支撑杆、控制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伸缩的电磁换向阀和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电连接的开关部件,所述夹芯座具有水平设置的夹芯槽和设置在所述夹芯槽中的夹芯;所述支撑杆将所述压杆限位在所述夹芯座上;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作用在所述压杆上,使得所述压杆夹紧或放松所述夹芯座。所述开关部件还具有自动夹紧开关部件和自动卸夹开关部件;所述自动夹紧开关部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夹具固定设置的夹紧启动开关,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夹具上、可沿工作台移动方向伸缩的、并与所述夹紧启动开关相配合的夹紧启动开关导通部件;所述自动卸夹开关部件包括一个与所述工作台导轨固定设置的卸夹启动开关,以及一个与所述夹具固定设置的、可跟随工作台移动的、并与所述卸夹启动开关相配合的卸夹启动开关导通部件;所述夹紧启动开关被所述夹紧启动开关导通部件触发而使所述夹具中的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作用在所述压杆上,使得所述压杆夹紧所述夹芯座;当所述卸夹启动开关被所述卸夹启动开关导通部件触发而使所述夹具中的所述活塞驱动装置作用在所述压杆上,,使得所述压杆放松所述夹芯座,同时使工作台驱动机构停止移动,同时启动所述加工深度微调机构中的所述活塞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部件带动所述进刀深度限位标尺部件朝着远离夹具的方向移动。所述的各活塞驱动装置优选采用气压泵或液压泵;各启动开关优选采用微动开关或接近开关。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可用于对金属、木料、塑料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头铣床,具有    机座(1);    卡具总成(2),所述卡具总成(2)具有一个设置有夹具(3)的工作台(21),所述工作台(21)设置在固定于机座(1)上的工作台导轨(22)上,并可沿所述工作台导轨(22)移动;    两个铣头机构(4),相对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卡具总成(2)两侧,各个所述铣头机构(4)设置在固定于机座(1)上、并垂直于所述工作台导轨(22)的铣头箱导轨(5)上,各所述铣头机构(4)可沿所述铣头箱导轨(5)移动;    铣头驱动机构(6),驱动两所述铣头机构(4)相向或向背移动;    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铣头机构(4)上的加工行程限制机构(62);    工作台驱动机构(211),驱动所述工作台(21)沿着所述工作台导轨(22)往复运动;    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与所述加工行程限制机构(62)配合,并在两个所述铣头机构(4)都到达加工位置时启动的工作台驱动机构启动部件(24);工作台行程感应装置(25)设置在所述工作台(21)与所述机座(1)之间,其在工作台(21)完成预定行程后,控制所述铣头驱动机构(6)驱动所述铣头机构(4)的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亨庆施久旺
申请(专利权)人:施亨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