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54035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8:08
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该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主站节点、用户终端以及用电监控器;用电监控器用于采集与该用电监控器互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并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用电设备的通电状态;用户终端用于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用电监控器,接收用电监控器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并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向主站节点发送。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使用用电设备的用户来说,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其无需更换新的用电设备、无需对用电设备进行改造,即可实现对现有普通的用电设备进行智能用电的数据采集,实现了从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的无缝迁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逐步壮大,目前,中国、北美、欧洲等国家地区已相继开展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及试点工作,主要体现在光伏发电技术、电动汽车V2G(Vehicle-to-grid)技术、储能技术、营配一体化、微网技术和需求侧互动技术等方面。智能用电属于智能电网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的交叉点,智能家居/智能楼宇侧重从用电设备本身的改造实现智能化,从而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智能用电侧重从配用电一体化与电能提供平台、而不一定需要改造用电设备本身的角度来实现智能化,以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这是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的重要区别。在目前的智能用电建设中,主要是针对新建的小区、新建的大楼来进行,是针对已经具有电能计量等智能用电功能的用电设备本身来实现智能化用电,涉及的主要是对用电设备的电能信息的收集、对用电设备的电力通断的管理等等。然而,新建的小区、新建的大楼等的数量非常有限,这种新建小区、新建大楼的智能用电仅仅只占电网用电中的一部分,电网用电的大部分电力用电方式还是传统用电,传统用电方式中并无法对用电设备本身的电能进行监控,也无法对其电力通断进行管理,若是基于目前的智能用电方式将传统用电改造为智能用电,需要对广大的电力用户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甚至需要电力用户对其用电设备进行更换,不仅工作量巨大,且耗时费力,耗资高,因此,传统用电方式目前仍然广泛存在。若是能够在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造、无需对用电设备本身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将传统用电方式无缝迁移到智能用电,将会大大便于智能用电的推进,便于智能用电的广泛推进和发展,便于电网层面的智能控制。然而,目前的智能电网的研究方式,主要是专注于如何开发智能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以及进一步的高效控制等等,并不涉及到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的迁移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其可以在无需进行大规模改造、无需对用电设备本身进行改进的情况下,实现从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的无缝迁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包括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所述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主站节点、用户终端以及用电监控器,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用电设备的通电状态,采集与该用电监控器互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所述用电监控器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并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向所述主站节点发送。根据本技术方案,其通过建立上述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实现了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的采集以及所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与主站节点之间的通信,实现了从电网层面对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的采集,便于对整体电网运行计划的制定与调整,另一方面,是通过用电监控器采集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时,对于使用用电设备的用户来说,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其无需更换新的用电设备、无需对用电设备进行改造,只需采用该用电监控器即可实现对现有普通的用电设备进行智能用电的数据采集,实现了从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的无缝迁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电网层面的通信架构的示意图;图3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用户层面的其中一种通信架构的示意图;图4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用户层面的另一种通信架构的示意图;图5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个具体示例中用电监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其中的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中示出了本技术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包括有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其中,该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主要包括有:主站节点201、用户终端203以及用电监控器204;其中,上述用电监控器204,用于采集与该用电监控器204互联的用电设备2040的用电/供电数据,并接收用户终端203的控制指令控制用电设备2040的通电状态;上述用户终端203,用于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用电监控器204,接收用电监控器204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并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向主站节点201发送。考虑到用户终端布设的密集度以及布设数量的多少,例如,对于企业用户而言,由于该企业可能需要重点维护,例如供暖、供热等等,该企业用户对应的用户终端可以直接将采集到的用电/供电数据传输给主站节点。而对于普通的家庭用户来说,由于家庭用户比较密集,从而用户终端的数量会增多,各家庭用户的用户终端都直接与主站节点通信的话,可能使得主站节点的交互次数过大。据此,图1所示中,本技术的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还可以包括有中继站节点202,上述用户终端203通过该中继站节点202与主站节点201进行通信。如上所述的本技术的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实际上是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架构,一个层面是电网层面,另一个层面是用户层面。对电网层面来说,主要涉及的是主站节点201、中继站节点202以及用户终端203之间的信息交互。对用户层面来说,主要涉及的是用户终端203、用电监控器204以及具体的用电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在某些应用状态下,还涉及用户终端203与用户的智能终端(例如智能手机)之间的信息交互。以下针对这两个层面分别进行说明。对电网层面来说,其主要是指用户计量终端到电网公司层面的通信,在本技术方案中,是指用户终端203与中继站节点202、主站节点201之间的通信。图2中示出了电网层面的通信架构的示意图。参见图2所示,企业用户的用户终端所接收到的用电/供电数据,可直接传输给主站节点,普通居民用户的用户终端所接收到的用电/供电数据,通过中继站节点传输给主站节点。图3中示出了用户层面的其中一种通信架构的示意图。用户层面的通信架构,主要涉及用户终端203、用电监控器204与具体的用电设备之间的通信,这里的用电设备,可以包括电灯、洗衣机、空调、冰箱、太阳能板、电动汽车(EV)、电梯、打印机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所述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主站节点、用户终端以及用电监控器,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用电设备的通电状态,采集与该用电监控器互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将该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所述用电监控器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并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向所述主站节点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用
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所述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包括:主站节点、用户
终端以及用电监控器,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用户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用电
设备的通电状态,采集与该用电监控器互联的用电设备的用电/供电数据,将该
用电/供电数据发送给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智能终端的控制指令,将该
控制指令转发给所述用电监控器,接收所述用电监控器采集的用电/供电数据,
并将该用电/供电数据向所述主站节点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主用户终端以及一个以上的从用户终端,所述主用户终
端通过各所述从用户终端与各用电监控器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主用户终端与各从用户终端通过总线、有线网络、mesh网络或者ad-hoc
方式互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用电通信平台系统架构还包括中继站节点,所述主站节
点与所述用户终端通过该中继站节点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监控器集成在插座内、插线板内、用电设备插头中、或
者红外遥控设备的插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传统用电向智能用电无缝迁移的系统,
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炯聪江泽鑫余南华梁智强梁志宏胡朝辉林丹生石炜君梁毅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