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311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5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平板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该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该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的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的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电容式触摸面板由于具有多点触控、透过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日益取代传统电阻式触摸面板,在手机、播放器、电子书、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上使用。现有的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第一方向感应电极串列、设置于第二感应基板上的第二感应电极串列。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通过一封框胶贴合。由于第一基板与制作第一方向感应电极串列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折射率,第二基板与制作第二方向感应电极串列的材料也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现有的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第一方向感应电极串列和第二方向感应电极串列易于被用户所观测到,影响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外观效果。另外,现有技术的电容式触摸面板具有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其厚度较大,不符合当今轻薄化发展趋势,同时,采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电容式触摸面板在配置于显示面板上后,使整个触摸显示屏的透过率下降,而配置该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需使背光增亮,进而使电子设备的功耗增大,不符合节能环保、持续发展之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厚度小、透过率高、便于加工且外观效果佳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该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的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的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第一表面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邻接,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还至少包括一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内;所述触控感应层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该对位标记由制作所述触控感应层的透明导电材料,在制作所述触控感应层的同时一并制成。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第一子功能层和第二子功能层,所述第一子功能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的折射率,所述第二子功能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透明导电材料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子功能层和第二子功能层依次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子功能层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子功能层在该方向上的厚度。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第二子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子功能层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投影重合;或者所述第二子功能层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子功能层仅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或者所述第一子功能层覆盖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子功能层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中,通过增设第一功能层,使电容式触控面板上,第一感应电极串列、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与第一感应电极串列和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之间的间隙区域之间获得相似的光学特性,第一感应电极串列、第二感应电极串列不易被用户察觉到,进而使电容式触控面板具有良好的外观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请同时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及该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电容式触控面板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电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具有第一表面111的基板110。该第一表面111为光滑的平面,其包括第一区域111a和第二区域111b,所述第一区域111a与第二区域111b邻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111a为矩形,所述第二区域111b为矩形环,其围绕所述第一区域111a。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111a还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所述第二区域111b亦可以为圆环、椭圆环、多边形环、扇形等。所述基板110为透明材料制成,该透明材料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树脂。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110上的第一功能层120和触控感应层130、周边引线层140。所述第一功能层120和触控感应层130依次设置于所述基板110的第一区域111a上,所述周边引线层140设置于所述第二区域111b上。所述第一功能层120设置于所述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且至少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表面111的第一区域111a。所述触控感应层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区域111a上的第一功能层120上,其包括多条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多条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包括第一主干131a和多个第一分支131b,所述第一主干131a沿一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沿一第二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干131的同一侧,并分别与第一主干131a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包括第二主干133a和多个第二分支133b,所述第二主干133a亦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平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主干133a靠近与其相邻的第一主干131a的一侧,且所述多个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干133a连接。所述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的第二分支133b位于与其相邻的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且所述第二分支133b与相邻两第一分支131b之间具有相同的间距。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第一分支131b数量大于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第二分支133b数量,且每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与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对应,即多个第二感应电极串列133上的多个第二分支133b分别与一所述第一感应电极串列131上的多个第一分支131b对应,且所述多个第一分支131b和多个第二分支133b之间形成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该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的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的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学特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包括具有第一表面的基板、依次形成于第一
表面上的第一功能层和触控感应层,该第一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区域,所述第一
功能层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且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区域;所述触控感应层形
成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功能层上,且至少在第一区域内形成有第一功
能层和触控感应层的区域与仅形成有第一功能层的区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光
学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还
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邻接,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还至少包
括一对位标记,所述对位标记形成于所述基板的第二区域内;所述触控感应层
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对位标记由制
作所述触控感应层的透明导电材料,在制作所述触控感应层的同时一并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式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敏郭志勇钟荣苹商陆平李绍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