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钛锭吊装工具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吊装钛锭,由于钛锭质量过大,造成钛锭在行车上的位置不好调整。现今调整钛锭在行车上的位置是通过用手直接接触钛锭来完成的,由于刚出炉时钛锭温度过高,采用这种方法极容易烫伤人,发生事故。目前钛锭出炉时,由于翻锭机坑太宽太深等原因,如果采用人直接接触这种方式来改变钛锭在行车上的位置,会因为人手臂长度不够,从而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钛锭吊装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更加的安全和迅速的钛锭吊装工具。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卧式钛锭吊装工具,本技术特征是,由一根杠杆、设置在杠杆端头的连接杆和固定在杠杆端头的“U”形卡爪构成。本技术杠杆采用直径为200 250 mm的钢管。本技术“U”形卡爪的槽宽度为钛锭厚度+1 3 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极大地提高吊装效率,具有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的优点。采用杠杆也可以解决翻锭机坑处人手臂长度不够,不能控制钛锭在行车上位置的缺陷。下面进一步结合实例来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一种卧式钛锭吊装工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钛锭吊装工具,其特征是,由一根杠杆(1)、设置在杠杆端头的连接杆(2)和固定在连接杆(2)端头的“U”?形卡爪(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阳,朱发金,杨娜,袁拓林,杨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云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