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993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粉车布料的粉料下料装置,包括粉桶、下料管以及均化器,所述粉桶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相连接,粉车设于所述均化器下方,所述均化器包括分流区以及混合区,所述分流区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分流区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粉料下料装置中的均化器,简化了下料系统的控制部分,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及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粉车布料的粉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给粉车布料的粉料下料装置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粉桶I以及下料管2,所述粉桶I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I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2的另一端设于所述粉车3的上方,将粉料倒入所述粉桶I中,粉料通过所述下料管2的导流作用落入下方的粉车3中,但由于粉料在下落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均化,大颗粒的粉料由于流体趋势集中于中间呈旋涡状下落,导致粉料落入所述粉车3中时布料不均。目前有一种摆管式均化设备10,请继续参考图1,包括摆管11、电机12以及四个V型轮组成的菱形轨道13,所述电机12驱动所述摆管11在所述菱形轨道13上往复运动,从而完成粉料的颗粒级配均化,但这种设备造价昂贵,需要独立的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且需要与压机系统连锁,实现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粉料下料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料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均化设备造价昂贵、控制系统复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包括粉桶、下料管以及均化器,所述粉桶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相连接,粉车设于所述均化器下方,所述均化器包括分流区以及混合区,所述分流区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分流区的下方。较佳地,所述下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区相连。较佳地,下料管与所述分流区相连处设有一电磁阀。较佳地,所述粉桶加料的上下限处分别设有上限料位器和下限料位器,所述上限料位器和下限料位器同时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简化了传统设备的电气控制部分和压机系统连锁的复杂可控程式及均化系统自身需要的电气设备;2.比传统摆管式均化设备均化粉料更加干净,因为传统摆管式均化设备通常每压制一次摆管动作三次,长久的运行会导致V型轮和菱形轨道的摩擦物掉入粉车,增加粉料杂质成分的产生;3.节能降耗,传统摆管均化设备需要电机拖动,本技术的均化器有效节省了传统的摆管式均化设备的电机用电和继电器用电等;4.维护成本低,传统摆管式均化设备的电机故障、V型轮和菱形导轨的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由于均化器工作于粉尘场所,控制系统的中间继电器,接触器,光电眼,线路板在粉尘场所故障率也比较高,而本技术的均化器不存在维护成本,只有粉料冲刷分流区内壁造成的磨损,几乎可以忽略为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粉料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粉料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1中:1-粉桶、2-下料管、3-粉车、10-摆管式均化设备、11-摆管、12-电机、13-菱形轨道;图2和图3中:100-粉桶、110-上限料位器、120-下限料位器、200-下料管、300-均化器、310-分流区、320-混合区、330-电磁阀、400-粉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粉料下料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粉桶100、下料管200以及均化器300,所述粉桶100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100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300相连接,粉车400设于所述均化器300下方,所述均化器300包括分流区310以及混合区320,所述分流区310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具体地,所述下料管200的一端与所述分流区310相连,所述混合区320位于所述分流区310的下方。粉料从所述下料管200中落入所述分流区310,粉料在所述分流区310的若干个通道中进行分流均化,也就是说,粉料在所述分流区310的若干隔断以及内壁之间碰撞均化,最终落入所述混合区320,进行混合均化,以解决粉料的颗粒级配不均匀的问题。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2,下料管200与所述分流区310相连处设有一电磁阀330,较佳地,所述粉桶100加料的上下限处分别设有上限料位器110和下限料位器120,所述上限料位器110和下限料位器120同时控制所述电磁阀330的开启。当所述下限料位器120检测不到粉料时,所述电磁阀330关闭,停止下料;当所述粉桶100内粉料到高位时,即所述上限料位器110检测到粉料时,所述电磁阀330打开。这样,能够确保所述下料管200中为满料,从而保证所述分流区两边分流平衡,否则如遇间断式下料会影响均化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包括粉桶100、下料管200以及均化器300,所述粉桶100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100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20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300相连接,粉车400设于所述均化器300下方,所述均化器300包括分流区310以及混合区320,所述分流区310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所述混合区320位于所述分流区310的下方。本技术采用的粉料下料装置中的均化器300,简化了下料系统的控制部分,结构更加简单,降低了设备成本及维护成本。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包括粉桶、下料管以及均化器,所述粉桶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相连接,粉车设于所述均化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器包括分流区以及混合区,所述分流区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分流区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下料装置,包括粉桶、下料管以及均化器,所述粉桶为下端开口处为圆锥状的容器,所述粉桶的下端开口处与所述下料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均化器相连接,粉车设于所述均化器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器包括分流区以及混合区,所述分流区沿纵向分为若干上下开口的通道,所述混合区位于所述分流区的下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桢
申请(专利权)人:星谊精密陶瓷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