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8343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形态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具备:旋转部件;马达;两组定位器及线状部件。旋转部件的两端由第1支撑部件和第2支撑部件旋转自由地支撑。马达设置于第1支撑部件,使旋转部件旋转。两组定位器设置于旋转部件的两侧并将连接第1支撑部件和第2支撑部件的轴线夹在中间,且分别通过一对保持部件将工件保持使其旋转。线状部件的一端与设置于保持部件的设备相连接,另一端经由旋转部件内部引出至第2支撑部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揭示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工件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的工件保持装置,具备保持由机器人处理的对象即工件,并调整工件相对于机器人的姿势的多个定位器。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2 - 35308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工件保持装置,具备第I定位器和第2定位器,并使第I定位器的位置和第2定位器的位置翻转。在上述工件保持装置中,在机器人对由第I定位器保持的工件进行规定的处理期间,焊接完毕的工件被从第2定位器上卸取,未处理的工件被安装到第2定位器上。并且,在由机器人将工件处理完毕时,第I定位器的位置和第2定位器的位置进行翻转。据此,上述工件保持装置中,除了第I定位器与第2定位器的位置进行翻转的期间之外,能够使机器人连续地处理工件,因而能够提高机器人的作业效率。然而,具备多个定位器的工件保持装置中,存在连接各定位器的控制配线等线状物体的排设烦杂的问题。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形态,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对连接各定位器的线状物体进行排设的工件保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形态所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具备:旋转部件;马达;两组定位器;及线状部件。旋转部件的两端由第I支撑部件和第2支撑部件旋转自由地支撑。马达设置于所述第I支撑部件,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两组定位器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的两侧并将连接所述第I支撑部件和所述第2支撑部件的轴线夹在中间,且分别通过一对保持部件将工件保持而使其旋转。所述线状部件的一端与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设备相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旋转部件内部引出至所述第2支撑部件。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形态,能够提供一种容易地对连接各定位器的线状物体进行排设的工件保持装置。附图说明对照附图阅读下述技术的详细说明,能够容易地对本技术进行更为完整的认识,并理解与其相关的优点。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的立体说明图。图2及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所揭示的工件保持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该技术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I的立体说明图。以下,以工件保持装置I为例进行说明,该工件保持装置I保持作为焊接机器人处理对象的工件并使其旋转来调整工件相对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该工件相对焊接机器人对置设置。如图1所示,工件保持装置I具备:基座部件10,呈平板状,设置于与水平面平行的地面等处;第I支撑部件2、第2支撑部件3,相距规定间隔、铅直向上地竖立设置于基座部件10的上面。此外,工件保持装置I还具备旋转部件4,其两端由第I支撑部件2和第2支撑部件3旋转自由地支撑。上述旋转部件4包括框架状框体40 ;中空状轴41,其在水平方向上横跨框体40的开口部中央;及隔板42,其将被轴41分割的框体40的开口部封闭。此外,轴41包括窗口 43,用于使形成为中空状的内部空间从外部看为可视状态。上述窗口 43由可拆装的板状罩盖44来封闭。在此,图1表示卸取了部分罩盖44后轴41内部呈可视的状态。如此,旋转部件4,其框体40前后贯通的开口部的前侧开口面及后侧开口面分别由隔板42及罩盖44进行封闭。另外,开闭窗口 43的结构不限于将罩盖44拆装的结构。例如,亦可采用让罩盖44沿导轨等滑动机构进行滑动来开闭窗口 43,或通过铰链等开闭机构使罩盖44开闭由此来开闭窗口 43等结构。上述旋转部件4由设置于第I支撑部件2内部的马达来旋转驱动。此时,旋转部件4围绕着第I支撑部件2和第2支撑部件3之间水平横跨的假想第I轴11旋转而得以前后翻转。另外,关于第I支撑部件2及第2支撑部件3的内部结构,将在后面参照图2及图3进行说明。此外,工件保持装置I具备两组定位器5,其设置于旋转部件4的两侧并将第I轴11夹在中间,且分别由一对保持部件51、52将工件保持并使其旋转。上述两组定位器5的结构相同。因此,此处对设置于图1所示的旋转部件4前侧的一组定位器5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对另一组定位器5结构的说明。此外,以下将各组定位器5具有的一对保持部件51、52中设置于靠近第I支撑部件2 —侧的保持部件,称为第I保持部件51,设置于靠近第2支撑部件3 —侧的保持部件,称为第2保持部件52,并对其进行说明。第I保持部件51包括臂部件61,其在从框体40的第I支撑部件2侧的边框朝向与框体40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凸起设置;旋转体62,其设置于臂部件61的前端侧进行旋转。上述第I保持部件51,其臂部件61的基端侧通过螺栓60可拆装自由地安装于框体40上。 此外,第2保持部件52包括臂部件71,其在从框体40的第2支撑部件3侧的边框朝向与框体40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凸起设置;旋转体72,其设置于臂部件71的前端侧进行旋转。该第2保持部件52,其臂部件71的基端侧通过螺栓70可拆装自由地安装于框体40上。此外,在定位器5中,第I保持部件51的旋转体62与第2保持部件52的旋转体72距离规定间隔地对置配置。上述定位器5在由第I保持部件51的旋转体62和第2保持部件52的旋转体72将工件两端保持的状态下,对第2保持部件52的旋转体72进行旋转驱动。据此,第I保持部件51的旋转体62进行从动旋转,工件围绕与第I轴11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第2轴12进行旋转。另外,另一组定位器5使工件绕着将第I轴11夹在中间与第2轴1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假想第3轴13进行旋转。关于上述两组定位器5的内部结构,将在后面参照图2及图3进行说明。在此,对于使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工件保持装置I的工件焊接作业进行简单说明。使用上述工件保持装置I进行工件焊接时,如图1所示,在竖立状态下由旋转部件4隔开的一侧区域,由作业者进行在工件保持装置I上的工件拆装作业,而在另一侧区域则由焊接机器人进行工件焊接作业。具体而言,工件保持装置I在焊接作业开始时,首先,使板状的旋转部件4在竖立状态停止。据此,一组定位器5在与作业者相向的位置停止,另一组定位器5在与焊接机器人相向的位置停止。继而,作业者将焊接前工件保持在与自身相向的位置停止的定位器5上。接着,工件保持装置I使旋转部件4旋转,从而使两组定位器5的位置翻转。据此,保持有焊接前工件的定位器5在与焊接机器人相向的位置停止,未保持工件的定位器5则在与作业者相向的位置停止。接着,工件保持装置i在基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作业开始时,使焊接中的工件旋转来调整工件相对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在此期间,作业者将焊接前工件保持在与自身相向的位置停止的、未保持工件的定位器5上。然后,工件保持装置I在基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作业完毕时,使旋转部件4旋转以使两组定位器5的位置翻转。因此,保持有焊接完毕工件的定位器5在与作业者相向的位置停止,而保持有焊接前工件的定位器5则在与焊接机器人相向的位置停止。接着,工件保持装置丨在基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作业开始时,使焊接中的工件旋转来调整工件相对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位置。在此期间,作业者将在与自身相向的位置停止的焊接完毕工件从定位器5卸取,再将焊接前的工件保持在定位器5上。此后,重复上述作业以进行焊接作业。如此,根据工件保持装置1,由于并行执行焊接机器人实施的工件焊接作业和作业者在定位器5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部件,其两端由第1支撑部件和第2支撑部件旋转自由地支撑;马达,其设置于所述第1支撑部件,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两组定位器,其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的两侧并将连接所述第1支撑部件和所述第2支撑部件的轴线夹在中间,且分别通过一对保持部件将工件保持并使其旋转;及线状部件,其一端与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设备相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旋转部件内部引出至所述第2支撑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旋转部件,其两端由第I支撑部件和第2支撑部件旋转自由地支撑; 马达,其设置于所述第I支撑部件,使所述旋转部件旋转; 两组定位器,其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的两侧并将连接所述第I支撑部件和所述第2支撑部件的轴线夹在中间,且分别通过一对保持部件将工件保持并使其旋转;及 线状部件,其一端与设置于所述保持部件的设备相连接,另一端经由所述旋转部件内部引出至所述第2支撑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马达作为所述设备,用于使所述工件旋转, 所述马达配设于所述一对保持部件中与所述第2支撑部件较近的保持部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刚谷宝峰蒋忠军李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