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48237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一对支架,两侧的支架各安装一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动部固接一限位挡块;所述的底座还安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动部固接一升降架,升降架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导板气缸,导板气缸的活动部固接摆动油缸,摆动油缸具有一转动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翻模机构的自动砂型浇铸系统,其具有生产效率高、所需操作工人少、劳动强度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
技术介绍
铸造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毛坯形成方法,特别是对于复杂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其经济性。铸造零件的尺寸、形状、重量的适用范围很广,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中,铸造生产毛坯零件是最主要的方式,其是各类机械和装备业产业链中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之一。但是,铸造生产过程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等,严重影响环境;另外,铸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铸造的方法有很多,因本专利申请主要涉及砂型铸造技术,因此,在此只叙述有关砂型铸造生产的
技术介绍
。砂型铸造的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一、造型造芯造型造芯是根据铸造工艺要求,其在确定造型方法技术上完成的。铸件的精度和全部生产过程的经济效果,主要取决于这道生产工艺。对于造型造芯过程,目前基本上都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常用的砂型造型造芯设备有高、中、低造型机、抛沙机、无箱射压造型机、射芯机等。二、合模造芯完成后,接下来是合模。这部分主要由机械加人工完成。对于一些大型的铸件,此过程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三、浇注浇注就是将金属熔炼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液态金属,在重力作用下注入到前两步完成的铸型中,经冷却后获得零件毛坯的过程。浇注过程决定了所浇零件毛坯的质量好坏,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对于此工艺过程,目前也有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研究出自动浇注系统、实验机型。但在实际应用中,目前出现的此类浇注系统,还是以人工浇注为主,其靠有经验的操作者对系统各种物理量如温度、颜色、位置、流量、速度、压力等信息做出综合分析、准确判断,以获得最佳的浇注效果。当就这一点来讲,目前还没有可以取代人工的高科技自动浇注机问世。四、分模落砂分模落沙是一个操作条件比较艰苦的工艺,目前基本都是人工或采用机械辅助半人工的方式完成。综合目前的铸造生产工艺,可以发现:在铸造生产的某个环节,已经有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完成铸造过程中的某个工艺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劳动强度,但铸造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周转衔接,还是靠人工或半人工的方式来实现。综上所述,目前铸造生产工艺所处的状态是:整个铸造生产过程并没有实现智能控制,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生产,其生产效率依然低下,劳动强度很大;铸造生产依然属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一对支架,两侧的支架各安装一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动部固接一限位挡块;所述的底座还安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动部固接一升降架,升降架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导板气缸,导板气缸的活动部固接摆动油缸,摆动油缸具有一转动部。所述的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摆动油缸的转动部为一方隼。所述的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升降架上部的两侧各安装一对限位轴承。采用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的自动砂型浇铸系统,其具有生产效率高、所需操作工人少、劳动强度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技术相适配的铁型砂模的主视图(局部剖视)。图2是铁型砂模的左视图。图3是铁型砂模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的升降油缸顶起状态图。图6是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的升降油缸顶起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详细描述。参见图1-3,与本技术相适配的铁型砂模I由上模与下模上下相对盖合而成,上模与下模的外部结构相同,下面详述上模1-1的外部结构(下模的外部结构参照上模):上模I 一 I呈不带底面的长方体状,具有型腔,其上壁开设有若干通孔I 一 I 一 1,通孔分别可作射砂、浇铸、顶砂等之用,当然各孔位置及大小根据所制工件的具体情况开设,本实施例仅为示意说明。上模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形成长槽1-1-5,每一长槽置入四块箍紧板1-1-2,箍紧板通过螺钉固定于上模。当然,根据具体需要,同一长槽选择两块箍紧板也可。与箍紧板相对应的上模侧壁沿高度方向形成定位槽1-1-7,此定位槽延伸至上模的上表面及下底面。上模的两端面(沿宽度方向)各形成一圆柱形端耳I 一 I 一 3,沿每一端耳的轴向开有一个方孔1-1-6。上模的四角各形成一合模导套孔I 一 I 一 4,用以嵌入合模导套1_3 ο将上下模的型腔上下相对而盖合,两者的内部形成模腔,在两者相对应的四个合模导套内插入定位销(图中未示出)将上下模定位,上下模盖合后,两者再通过数个六角螺栓I 一 4分别通过定位槽1-1-7伸入,并旋紧上下模对应的箍紧板而箍紧,本实施例选择四个六角螺栓,两侧各两个。上下模锁紧后取出定位销。参见图4-6,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包括底座4-1,底座上安装一对支架4-2,两侧的支架上各安装一限位气缸4-3,限位气缸4-3的活动部固接一限位挡块,此限位挡块与铁型砂模的长槽1-1-5相适配,两侧的限位气缸4-3能将限位挡块推进至铁型砂模(上模或下模)两侧的长槽,而将铁型砂模(上模或下模)固定住。底座4-1上还安装有升降油缸4-4,当铁型砂模I处于此工位时,升降油缸4-4的活动部正对铁型砂模,且升降油缸4-4的活动部还固接一升降架4-5,此升降架上部的两侧各安装一对限位轴承4-6,两对限位轴承分别支撑铁型砂模(上模或下模)的两端端耳1-1-3。升降架4-5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导板气缸4-7,导板气缸4-7的活动部固接摆动油缸4-8,摆动油缸4-8的转动部为一方隼,在导板气缸4-7的驱动下,摆动油缸整体运动,并能使摆动油缸的方隼能插入铁型上模或下模的一端耳的方孔内,而后摆油油缸4-8运行,通过方隼带动上模或下模转动一定角度。本技术升降翻模机构可运用于自动砂型浇铸系统的分模翻箱工位、落砂振砂工位的升降翻模检查机构、翻箱合模工位。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对本技术的变换、变形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一对支架,两侧的支架各安装一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动部固接一限位挡块;所述的底座还安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动部固接一升降架,升降架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导板气缸,导板气缸的活动部固接摆动油缸,摆动油缸具有一转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砂型浇铸系统的升降翻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一对支架,两侧的支架各安装一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动部固接一限位挡块;所述的底座还安装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活动部固接一升降架,升降架的上部一侧安装有导板气缸,导板气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家春金碎娒王伟马新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沪宁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