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球棒,包括长轴向的握持部、打击部以及连接握持部与打击部之间的渐细部,该球棒由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径向层叠的长形木片结合而成,其中,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夹置并固定于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且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该多个长形木片分别由握持部延伸至打击部,借此,即可让长形支撑片稳固结合于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并经由长形支撑片的支撑,以达到耐打、不易断裂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球棒,尤指一种能均匀的增加抗断裂强度,并强化各组件结合力以延长使用寿命的球棒。
技术介绍
质量良好的球棒通常是使用上等的木材切削加工而成,而随着木材原料的上扬,优良球棒的价格也随之飙涨,但若使用较差等级的木材,通常会增加球棒断裂的机会。当打击者用力挥出球棒时,球棒打击到球体的刹那所承受的冲击力量,会因球棒本身的长度,使球棒震动而略微地弯曲,而当木质球棒受力的程度超过所能承受的力量时,球棒在靠近握持部,亦即球棒最细的地方将应声断裂。当然,决定球棒断裂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球棒自身的结构、材料受力程度、甚至是打击者本身所握持的位置、球棒与球体的接触受力点、球速和挥棒的速度以及方向等。如果上述受力点的冲击力量很大,加上各种不利的因素恰好结合在一起,球棒就会断裂。断裂的地方除了可能在上述握持部的位置,也很有可能是在球棒的握持部与打击部之间的渐细部。而为了让球棒能同时兼顾成本与质量,目前已发展出多种球棒改良结构,例如在球棒的握持部及以部分的渐细部包覆强化纤维,以将打击部所承受的力量散布到整个所缠绕的区域。但是,由于其加工过程费时,且缠绕在外的强化纤维也很可能因为长时间使用的磨损,而形成松脱、掉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球 棒,借由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至少一长形支撑片的结构,能均匀的增加球棒的抗断裂强度,并强化各组件之间的结合力,以延长球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借由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至少一长形支撑片的结构,能在制造时减少整块木材或总木材体积的使用量,以达到环保的要求。本技术提出一种球棒,包括一握持部、一打击部以及一连接该握持部与打击部之间的渐细部,该球棒包括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径向层叠的长形木片,该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夹置并固定于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且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长形木片分别由握持部延伸至打击部。该长形支撑片为编织纤维片。该编织纤维片由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编织而成。该长形支撑片设有多个,且多个长形支撑片与多个长形木片交错层叠。本技术提出一种球棒,还包括一披覆层,该披覆层结合于层叠后的长形支撑片及长形木片的外周围。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长形支撑片,因此,能均匀的增加球棒的抗断裂强度,以延长球棒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长形支撑片,因此,能在制造时,有效减少整块木材或总木材体积的使用量,以达到环保的要求。3、本技术将长形支撑片夹置并结合于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因此,能强化各组件之间的结合力,而不会产生组件分离、松脱的现象。4、本技术能经由控制长形支撑片及长形木片的厚度、片数,以调整球棒的抗断裂强度,因此,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长形木片与长形支撑片层叠而尚未加工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中:1-球棒; 2-长形支撑片;3-长形木片;4_披覆层;10-握持部; 20-打击部;30-渐细部; 40-止挡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球棒I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握持部10、一打击部20以及一连接握持部10与打击部20之间的渐细部30,该握持部10的底端连接一圆环状突出止挡部40,借以在打击者挥棒打击时,让打击者的手部能紧密握住握持部10,而不会脱离。在本实施例中,该球棒I由多个长形支撑片2、多个长形木片3及一披覆层4所组成,其中,该长形支撑片2为碳纤维材质编织而成的编织纤维片,该长形支撑片2亦可为玻璃纤维或其他纤维材质所编织而成的编织纤维片;而该长形木片3为实木材质的板片,该长形木片3亦可为竹片、竹合成片、竹木合成或木合成材质的板片。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多个长形支撑片2,任一长形支撑片2夹置于相邻的长形木片3之间,该多个长形支撑片2与该多个长形木片3上下交错层叠时,以胶剂黏着呈一体,而车制加工并以面漆涂布于层叠后的长形支撑片2及长形木片3的外周围之后,即可成型为一圆杆形球棒I。其中,上述面漆作为披覆层4,该披覆层4亦可为贴纸或纤维布。由于径向相邻的该多个长形支撑片2及该多个长形木片3分别由握持部10延伸至打击部20,因此,当打击者打击时,即能经由各长形支撑片2的支撑,让球棒I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力量,在握持部10或渐细部30弯曲时,增加握持部10及渐细部30的强度,以降低球棒I断裂的机会。实施时,该长形支撑片2亦可设为一个,且该长形支撑片2夹置于径向相邻的长形木片3之间,同样可以借由长形支撑片2的支撑以增加球棒I的强度。另,在组合长形支撑片2及长形木片3时,经由控制长形支撑片2的厚度、片数及长形木片3的厚度、片数,则可有效调整球棒I的抗断裂强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因此,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长形支撑片,因此,能均匀的增加球棒的抗断裂强度,以延长球棒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在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设有长形支撑片,因此,能在制造时,有效减少整块木材或总木材体积的使用量,以达到环保的要求。3、本技术将长形支撑片夹置并结合于各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因此,能强化各组件之间的结合力,而不会产生组件分离、松脱的现象。4、本技术能经由控制长形支撑片及长形木片的厚度、片数,以调整球棒的抗断裂强度,因此,可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棒,包括一握持部、一打击部以及一连接该握持部与打击部之间的渐细部,其特征在于:该球棒包括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径向层叠的长形木片,该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夹置并固定于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且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长形木片分别由握持部延伸至打击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棒,包括一握持部、一打击部以及一连接该握持部与打击部之间的渐细部,其特征在于:该球棒包括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径向层叠的长形木片,该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夹置并固定于相邻的长形木片之间,且至少一个长形支撑片及多个长形木片分别由握持部延伸至打击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棒,其特征在于,该长形支撑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兴,
申请(专利权)人:吴高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