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682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隔热杯,含有杯体、杯口、杯底,所述杯体呈杯口大杯底小的结构,其特征是,在杯体上设有呈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所述杯页为下宽上窄的条状结构,其向外面为弧面结构,符合人手握的人体结构;所述杯页从杯底的下方上升,杯页的上方延伸至杯体的三分之二高度处,距杯口三分之一,其好处是:既方便手握又不影响喝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利用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的空间夹角形成空气隔热层,使杯体的隔热效果更好;将隔热结构与杯子的造型有机结合,使杯体的造型更令人喜欢,在制作上也能方便模压制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品之杯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隔热杯
技术介绍
杯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本技术指的主要是一种不带把手的饮水杯。通常,用无把手的饮水杯喝饮料或者温水是没有什么的,但是要用之喝开水的话就会感到很烫手。无论是玻璃杯还是塑料杯,在隔热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杯体的导热很快,用手拿握着杯子喝开水无论如何是会烫手的。是的,人们可以用带把手的杯子喝开水,但是,社会上人们的喜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人就喜欢不带把手的杯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热杯,它在杯体上设有隔热结构,使杯体的隔热效果更好,而且隔热结构与杯体造型有机结合,使杯子更有形,更令人喜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杯,含有杯体、杯口、杯底,所述杯体呈杯口大杯底小的结构,其特征是,在杯体上设有呈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所述杯页从杯底的下方上升,杯页的上方不延伸至杯口。进一步,所述杯页为下宽上窄的条状结构。进一步,所述杯页的向外面为弧面结构,符合人手握的人体结构。进一步,在杯体上设有呈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16条杯页。进一步,所述杯页为呈“S,,状的条状结构。本技术一种隔热杯的积极效果是:在杯体上设置隔热结构——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利用空间夹角形成空气隔热层,使杯体的隔热效果更好,而且将隔热结构与杯体的造型有机结合,使杯子的造型更令人喜欢,在制作上也能方便模压制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隔热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杯体;2、杯口; 3、杯底;4、杯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一种隔热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需要指出,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案。参见附图1。一种隔热杯,含有杯体1、杯口 2、杯底3,所述杯体I呈杯口 2大杯底3小的结构(如果做成直筒杯的话,再设置杯页4结构在造型上可能会不怎么美观)。本技术的结构要点是:在杯体I上设置呈纵向等间距斜状(30度上下)排列的杯页4,所述杯页4可以采用下宽上窄的条状结构,将所述条状结构的向外面设计成弧面结构(或者是带倾角的结构),以符合人手握的人体工程结构。所述杯页4从杯底3的下方往上升,杯页4的上方延伸至杯体I的三分之二高度处,距杯口 2三分之一,其好处是:既方便手握又不影响喝水。从美观的角度出发,可在杯体I上等间距设置16条杯页4。如果将杯子做成非标的较胖或者较瘦的造型的话,所述杯页4的条数应另行设计。从杯体I造型的角度出发,所述杯页4还能设计为略呈“S”状的条状结构。弧形线条的造型能给人以另一种美感。本技术一种隔热杯可采用隔热性能比较好的塑料,在制造上可采用模压的方式,使杯子制造方便,有一定的弹性,不易摔裂。为了使杯子更美观,可在做杯子的塑料中添加不影响饮用功能的颜料,使杯子的外形更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热杯,含有杯体、杯口、杯底,所述杯体呈杯口大杯底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杯体上设有呈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所述杯页从杯底的下方上升,杯页的上方不延伸至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杯,含有杯体、杯口、杯底,所述杯体呈杯口大杯底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杯体上设有呈纵向等间距斜状排列的杯页,所述杯页从杯底的下方上升,杯页的上方不延伸至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页为下宽上窄的条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毅章锐沈梅娟许嘉杨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