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配合料绞龙式高辐射流动床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272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原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玻璃配合料绞龙式高辐射流动床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进、出气口端头法兰、内筒、内烟气通道、外烟气通道、锥形气流分配器、高辐射涂料、外筒、螺旋绞龙、配合料通道和外层轻质保温层,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在抽力的作用下,玻璃熔窑的高温烟气通过流动床进气口端头法兰开孔分配进入内、外烟气通道,利用通道内高辐射涂料的高发射率将高温烟气显热以热辐射的形式传递给玻璃配合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节能效果显著,减少烟尘排放,降低玻璃熔化能耗,并节约燃料;可充分回收烟气显热,大幅度降低工厂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了螺旋绞龙机构,可保持配合料的均衡稳定不分层;易于标准化定型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原料加工设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全氧燃烧烟气显热回收工艺的玻璃配合料绞龙式高辐射流动床及其工作方法。2011年2月,我国首条600t/d级的全氧浮法窑成功投产,对玻璃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全氧燃烧工艺节省的燃料成本部分被制氧能耗抵消,运营成本往往高于空气助燃成本,使得全氧燃烧工艺的推广受到制约。由于全氧窑取消了蓄热 室,所产生的烟气温度可达1400°C以上。因此,其烟气显热回收利用是玻璃熔窑成功实施全氧燃烧工艺之后的又一个紧迫课题。现行的烟气热能回收,主要是余热发电,热利用率仅为20%左右。而如将玻璃配合料升温至300°C 500°C,在窑外进行预热分解再投入窑炉,其烟气的热利用率可高达35 50%。经计算:采用全氧燃烧工艺结合玻璃配合料预热技术,玻璃熔窑的运营成本低于空气助燃。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玻璃同行进行过很多碎玻璃和玻璃配合料预热方面的研究,也推出了各式各样的配合料预热装备,但现行行配合料预热系统存在换热效率低、预热后玻璃原料易受污染且存在成分偏析等诸多问题,因此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大规模应用前景的玻璃配合料预热装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配合料绞龙式高辐射流动床,包括进气口端头法兰、出气口端头法兰、内筒、内烟气通道、外烟气通道、锥形气流分配器、高辐射涂料、外筒、螺旋绞龙、配合料通道和外层轻质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床设有双烟气通道,所述的双烟气通道为内烟气通道和外烟气通道,所述的内烟气通道为双筒结构,内筒由台阶式筒形粘土砖拼接而成,内筒前端套设锥形气流分配器,台阶式筒形粘土砖表面涂覆高辐射涂料,外筒为耐热金属筒体,筒体两端焊金属法兰,与进、出气端头旋转法兰连接,内、外筒间隙为内烟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王芸徐嘉麟王友乐方亮杨扬曹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