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96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该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洗釜中,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重复酸洗2-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去离子水煮洗重复5-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8为止;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得到PPM级≤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酸洗、去离子水煮洗去除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杂质,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和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最终得到PPM级≤100的纯净电碳材料,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碳材料的制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流程短、清洗效率高且能获得高纯净度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以及各种杂质,如果不对其进行清洗,则会由于电碳材料的纯净度不高而导致电碳材料的性能无法满足要求。现有的电碳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也会进行一些简单清洗,可以讲电碳材料中的部分杂质清洗出去,但随着电碳材料使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经过简单清洗的电碳材料已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碳清洗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流程短、清洗效率高且能获得高纯净度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洗釜中; (2)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 (3)重复上述步骤2-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 (4)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 (5)重复步骤(4)5-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8为止; (6)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为硫酸、盐酸、硝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而成。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浓度为20-30%。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的重量与电碳材料的重量之比为8-15:1。所述步骤(4)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与电碳材料的重量之比为10-20:1。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通过酸洗去除电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杂质,进一步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和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同时去离子水煮洗可去除酸洗后电碳材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最终得到PPMK 100的纯净电碳材料,具有清洗流程短、清洗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浓度为30%的酸溶液的酸洗爸中,该酸溶液为硫酸、盐酸水溶液混合而成,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并保持0.5小时,重复酸洗3次后取出电碳材料,每次酸洗时电碳材料与酸溶液的重量之比为1:8,酸洗可以去除电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杂质,进一步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小时,并重复去离子水煮洗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8-7.5为止,其中每次煮洗时电碳材料的重量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之比为1:10,去离子水煮洗可去除酸洗后电碳材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最终得到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最后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实施例2 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浓度为24%的酸溶液的酸洗爸中,该酸溶液为盐酸、硝酸水溶液混合而成,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并保持0.8小时,重复酸洗2次后取出电碳材料,每次酸洗时电碳材料与酸溶液的重量之比为1:12,酸洗可以去除电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杂质,进一步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8小时,并重复去离子水煮洗7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7.5为止,其中每次煮洗时电碳材料的重量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之比为1:17,去离子水煮洗可去除酸洗后电碳材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最终得到PPM级< 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最后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实施例3 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浓度为27%的酸溶液的酸洗爸中,该酸溶液为硫酸、盐酸、硝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而成,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并保持0.6小时,重复酸洗4次后取出电碳材料,每次酸洗时电碳材料与酸溶液的重量之比为1:10,酸洗可以去除电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杂质,进一步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9小时,并重复去离子水煮洗9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7-8为止,其中每次煮洗时电碳材料的重量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之比为1:13,去离子水煮洗可去除酸洗后电碳材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最终得到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最后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实施例4 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浓度为20%的酸溶液的酸洗爸中,该酸溶液为硫酸、盐酸、硝酸水溶液混合而成,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并保持I小时,重复酸洗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每次酸洗时电碳材料与酸溶液的重量之比为1:15,酸洗可以去除电碳材料中的金属离子和杂质,进一步调整碳材料的孔径结构,扩大活性电碳的用途范围;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I小时,并重复去离子水煮洗5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8-7.3为止,其中每次煮洗时电碳材料的重量与去离子水的重量之比为1:20,去离子水煮洗可去除酸洗后电碳材料中含有的各种金属、非金属离子,最终得到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最后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本专利技术的清洗方法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特点,适宜用于高纯度电碳材料的生产。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 (1)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洗釜中; (2)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 (3)重复上述步骤2-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 (4)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 (5)重复步骤(4)5-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8为止; (6)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为硫酸、盐酸、硝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浓度为20-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的酸溶液的重量与电碳材料的重量之比为8-1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去离子水的重量与电碳材料的重量之比为10-20: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首先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洗釜中,然后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重复酸洗2-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去离子水煮洗重复5-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8为止;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得到PPM级≤100的纯净电碳材料。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碳材料的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1)将碳化活化后的电碳材料加入装有酸溶液的酸洗釜中;(2)向酸洗釜中通入水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3)重复上述步骤2?5次后取出电碳材料;(4)将酸洗后的电碳材料取出放入去离子水后通入蒸汽煮沸后保持0.5?1小时;(5)重复步骤(4)5?10次至电碳材料的ph值为6.5?8为止;(6)将电碳材料自去离子水中捞出即完成清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秋邹开良周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