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人翘翘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1793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19
一种双人翘翘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杠杆中点作为支点连接在支架上,杠杆中点通过转轴与支架形成转动副,杠杆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两个握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件,限位件位于转轴的上方或者下方,限位件的两端关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两名锻炼者在杠杆的两端各自握住握把,依靠两臂支撑身体,两名锻炼者轮流通过下肢的蹬地动作,腾空而起,感受瞬时离地后的心跳感觉,具有休闲、娱乐、发展身心的作用,同时发展锻炼到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力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发展心肺功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用于体育锻炼的机械装置,特别是一种双人翘翘杠
技术介绍
: 现有技术中存在座位式翘翘板,有休闲娱乐和一定的体育锻炼功能,但活动量十分有限,不能对人的全身肌肉进行锻炼,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趣味性小,不能激发青少年玩耍的兴趣,从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人翘翘杠,所述的这种双人翘翘杠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跷跷板的运动量有限、不能对使用者进行全身肌肉锻炼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双人翘翘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所述的杠杆的支点位于所述的支架上,其中,所述的杠杆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杆件,所述的两根杆件之间通过加固件固定连接,两根杆件的中点均设置在同一个转轴上,所述的转轴设置在所述的支架的上部,杠杆通过转轴与支架形成转动副,任意一根杆件的两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握把。进一步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位于转轴的上方或者下方,限位件的两端关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再进一步的,限位件任意一端和转轴轴心的连线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均成45度夹角。再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在位于转轴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加强件,所述的加强件的任意一端到转轴轴心的距离均大于限位件任意一端到转轴轴心的距离。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握把的轴向均与所述的杆件的轴向垂直。进一步的,支架的下端设置在一个固定底座中。进一步的,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 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的两端均向上弯曲。再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两端向上弯曲的角度均为130度。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两名锻炼者在杠杆的两端各自握住握把,依靠两臂支撑身体,两名锻炼者轮流通过下肢的蹬地动作,腾空而起,感受瞬时离地后的心跳感觉,具有休闲、娱乐、发展身心的作用,同时发展锻炼到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力量,包括:锻炼斜方肌、菱形肌(后縮肩带);背阔肌、三角肌后部(伸肩);肱二头肌、肱肌(屈肘);前臂屈肌群(抓握能力);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颈、腹部前方);髂腰肌、股直肌(腾空屈髋);下肢蹬地的臀大肌、股后肌群(伸髋);股四头肌(伸膝)、小腿三头肌;趾长、拇长屈肌(趾屈一绷脚尖),对发展心肺功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具有积极意义。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在杠杆的两端设置握把,可供两名锻炼者依靠两臂支撑身体,两名锻炼者轮流通过下肢的蹬地动作,腾空而起,感受瞬时离地后的心跳感觉,具有休闲、娱乐、发展身心的作用,同时发展锻炼到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力量,包括:锻炼斜方肌、菱形肌(后縮肩带);背阔肌、三角肌后部(伸肩);肱二头肌、肱肌(屈肘);前臂屈肌群(抓握能力);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颈、腹部前方);髂腰肌、股直肌(腾空屈髋);下肢蹬地的臀大肌、股后肌群(伸髋);股四头肌(伸膝)、小腿三头肌;趾长、拇长屈肌(趾屈一绷脚尖),对发展心肺功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具有积极意义。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人翘翘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人翘翘杠的右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人翘翘杠的顶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不,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人翅翅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I,所述的杠杆的支点位于所述的支架I上,其中,所述的杠杆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杆件2,所述的两根杆件2之间通过加固件7固定连接,两根杆件2的中点均设置在同一个转轴4上,所述的转轴4设置在所述的支架I的上部,杠杆通过转轴4与支架I形成转动副,任意一根杆件2的两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握把6。进一步的,支架I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件3,所述的限位件3位于转轴4的上方或者下方,限位件3的两端关于支架I的垂直中心线对称。再进一步的,限位件3任意一端31和转轴4轴心的连线与支架I的垂直中心线均成45度夹角。 再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2在位于转轴4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加强件21,所述的加强件21的任意一端到转轴4轴心的距离均大于限位件3任意一端到转轴4轴心的距离。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握把6的轴向均与所述的杆件2的轴向垂直。进一步的,支架I的下端设置在一个固定底座5中。进一步的,支架I的顶部设置有顶盖8。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2的两端均向上弯曲。再进一步的,任意一根杆件2两端向上弯曲的角度均为130度。具体的,转轴4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一个轴向限位件41。位于两根杆件2之间的转轴4上设置有两个轴向限位件42,两个轴向限位件42分布在支架的两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两名锻炼者在杠杆的两端各自握住握把6,依靠两臂支撑身体,两名锻炼者轮流通过下肢的蹬地动作,腾空而起,感受瞬时离地后的心跳感觉,具有休闲、娱乐、发展身心的作用,同时发展锻炼到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力量,包括:锻炼斜方肌、菱形肌(后縮肩带);背阔肌、三角肌后部(伸肩);肱二头肌、肱肌(屈肘);前臂屈肌群(抓握能力);胸锁乳突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颈、腹部前方);髂腰肌、股直肌(腾空屈髋);下肢蹬地的臀大肌、股后肌群(伸髋);股四头肌(伸膝)、小腿三头肌;趾长、拇长屈肌(趾屈一绷脚尖),对发展心肺功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具有积极意义。权利要求1.一种双人翘翘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所述的杠杆的支点位于所述的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杆件,所述的两根杆件之间通过加固件固定连接,两根杆件的中点均设置在同一个转轴上,所述的转轴设置在所述的支架的上部,杠杆通过转轴与支架形成转动副,任意一根杆件的两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握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位于转轴的上方或者下方,限位件的两端关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限位件任意一端和转轴轴心的连线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均成45度夹角。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根杆件在位于转轴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加强件,所述的加强件的任意一端到转轴轴心的距离均大于限位件任意一端到转轴轴心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握把的轴向均与所述的杆件的轴向垂直。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支架的下端设置在一个固定底座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支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根杆件的两端均向上弯曲。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人翘翘杠,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根杆件两端向上弯曲的角度均为130度。全文摘要一种双人翘翘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杠杆中点作为支点连接在支架上,杠杆中点通过转轴与支架形成转动副,杠杆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两个握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限位件,限位件位于转轴的上方或者下方,限位件的两端关于支架的垂直中心线对称。两名锻炼者在杠杆的两端各自握住握把,依靠两臂支撑身体,两名锻炼者轮流通过下肢的蹬地动作,腾空而起,感受瞬时离地后的心跳感觉,具有休闲、娱乐、发展身心的作用,同时发展锻炼到全身大部分肌肉的力量。本专利技术对发展心肺功能、刺激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具有积极意义。文档编号A63B21/28GK103120847SQ20131008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人翘翘杠,包括一个杠杆和一个支架,所述的杠杆的支点位于所述的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包括两根并列间隔设置的杆件,所述的两根杆件之间通过加固件固定连接,两根杆件的中点均设置在同一个转轴上,所述的转轴设置在所述的支架的上部,杠杆通过转轴与支架形成转动副,任意一根杆件的两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握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竹生刘宇陈佩杰王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体育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