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建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68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制备方法为: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丹参用乙醇提取,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上述药渣与其余7味药材煎煮、醇沉,滤过,混匀上述药膏并加入挥发油,制成所需的剂型。本方法简单易行,降低生产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易于患者接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医药

技术介绍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脑中风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平均为140万 200万人口,东方人高于西方人,其中尤以东欧国家和前苏联的一些国家较高,排在第一。我国紧随其后,根据80年代中期对部分城市和21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结果,在我国以缺血性脑中风为主,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发病的相对比例达到3.82:1。这种病不但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我国为此花费的医疗费用高达百亿。西药方面,现有治疗脑中风的药物主要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恢复供血为目的药物,如溶栓药、抗凝剂、稀释剂、抗血小板药等;另一类是以神经保护为目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齐U、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等。由于溶栓药存在易致脑出血,血液稀释法尚未获得大规模GCP试验确证效果,抗凝剂、抗血小板药主要用于预防和防止复发,所以现有的药物用于临床的治疗有一定的缺陷,尚缺乏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上市;神经损伤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单用上述的任何一种神经保护剂临床疗效不太理想,组合使用又缺乏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西医临床对此类疾病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药因其具有毒副反应小、作用缓和持久、疗效稳定可靠等特 点,在预防及治疗脑中风面显示出了优越性。这一点,已经为诸多临床及基础研究所证实。所以对治疗脑中风的药物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具有确切疗效的药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必要性,而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正体现了这一治则理念,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节约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易于患者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该制备方法可针对患者需要制备成不同剂型,便于服用,携带方便。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原料药物组成由黄芪50份、红参30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三七20份、肉桂20份、赤芍20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全蝎5份、蜈蚣5份、茯苓15份、泽泻15份、川牛膝20份、甘草15份、冰片4份; 所说该药物制剂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1)按比例取上述药材,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备用; (3)丹参用70 80%的乙醇提取I 3次,每次I 3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 ⑷川芎、肉桂、红花、丹参等药渣与黄苗、赤芍、桃仁、获茶、泽泻、川牛膝、甘草等7味药材加4 8倍量水煎煮2 4次,每次I 3小时,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合并,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 80%,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与丹参稠膏混合,真空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I)中所述的细粉,混合均匀,过筛,加入辅料,用乙醇制粒,干燥,并加入上述川芎、肉桂、红花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密封放置30 60分钟,制成所需的剂型。优选方案,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加工制备而成: 黄芪50份、红参30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三七20份、肉桂20份、赤芍20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全蝎5份、蜈蚣5份、茯苓15份、泽泻15份、川牛膝20份、甘草15份、冰片4份; 所说中药组合物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 (1)按比例取上述药材,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 (2)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备用; (3)丹参用7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 (4)川弯、肉桂、红花、丹参等药渣与黄芪、赤芍、桃仁、茯苓、泽泻、川牛膝、甘草等7味药材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合并,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与丹参稠膏混合,真空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I)中所述的细粉,混合均匀,过筛,加入辅料,用乙醇制粒,干燥,并加入上述川芎、肉桂、红花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密封放置45分钟,制成所需的剂型。本专利技术的,可以制备成丸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中任何一种临床适用剂型。所述的重量份可以为克、两、斤、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本专利技术之所以选用上述药材作为原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下述功效: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气不摄血,崩漏下血;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桃仁:活血祛痰,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仇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全蝎: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 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蜈蚣: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泽泻: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闻血脂症。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 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物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脑中风偏瘫。本专利技术药物的疗效由下述药效试验说明: 一、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对大鼠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 取SD品系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①空白对照组;②阳性药肝素钠组;③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小剂量组;④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中剂量组; 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大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和本专利技术药物制剂大、中、小剂量组大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容量lml/100g,连续7天。第7天,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黄芪50份、红参30份、川芎20份、丹参20份、三七20份、肉桂20份、赤芍20份、桃仁10份、红花12份、全蝎5份、蜈蚣5份、茯苓15份、泽泻15份、川牛膝20份、甘草15份、冰片4份;所说中药组合物是按照下述方法制备:(1)按比例取上述药材,红参、三七、全蝎、蜈蚣、冰片分别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备用;(2)川芎、肉桂、红花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备用;水煎液,备用;(3)丹参用70~80%的乙醇提取1~3次,每次1~3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稠膏,备用;(4)川芎、肉桂、红花、丹参等药渣与黄芪、赤芍、桃仁、茯苓、泽泻、川牛膝、甘草等7味药材加4~8倍量水煎煮2~4次,每次1~3小时,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水煎液合并,浓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80%,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浸膏,与丹参稠膏混合,真空干燥,干膏粉碎成细粉,加入(1)中所述的细粉,混合均匀,过筛,加入辅料,用乙醇制粒,干燥,并加入上述川芎、肉桂、红花的挥发油,混合均匀,密封放置30~60分钟,制成所需的剂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
申请(专利权)人:谭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