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出风嵌入式空调机室内机(10),包括下表面开口的室内机壳体(110),该室内机壳体具有第一侧板(110b1),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的室内机隔板(110d),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室内机隔板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120)和排水盘(130),在所述室内机隔板的与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排水盘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送风风扇(140),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室内机隔板之间的距离(W1)为212mm~318mm,所述排水盘的高度(H)为52mm~57mm。通过如上所述构成,既能保证冷凝水不会溢出,又能保证送风风扇的送风,不会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提升空调机室内机的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般地涉及一种空调机室内机,具体地涉及下出风嵌入式空调机室内机。
技术介绍
下出风嵌入式空调机室内机通常包括室内机壳体、设置在该室内机壳体内的热交换器、设置在室内机壳体下部的排水盘、风扇和驱动风扇的电动机。另外,在室内机壳体的下方还安装有安装面板,以使其在外观上美观。当前,随着空调机的不断发展,对空调机室内机的小型化及低背化的要求日益增力口。控制空调机室内机中的排水盘高度是实现小型化及低背化的手段之一。但是,对于排水盘高度的设计是一大技术难点,倘如排水盘的高度不够,则冷凝水容易溢出,而给空调机室内机带来损害,相反,倘如排水盘的高度过高,则空调机室内机的吹出口附近的阻力会增力口,而使空调机室内机内的出风风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如何控制排水盘的高度,以便在确保冷凝水不会溢出的同时,降低空调机室内机内的阻力,使风量达到最大化,从而使性能最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机,既能保证冷凝水不会溢出,又能保证风扇的送风,使空调机室内机内的阻力最小化,使风量达到最大化,从而提升了空调机室内机的性能。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下出风嵌入式空调机室内机,包括下表面开口的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具有第一侧板,在室内机壳体内设置有与第一侧板平行的室内机隔板,在室内机壳体内,在第一侧板与室内机隔板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和排水盘,在室内机隔板的与热交换器和排水盘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送风风扇,其特征是,第一侧板与室内机隔板之间的距离为212mm 318mm,排水盘的高度为52mm 57mm。通过如上所述构成,既能保证冷凝水不会溢出,又能保证送风风扇的送风,不会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提升了空调机室内机的性能。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室内机壳体的高度为200mm,第一侧板(IlOb)与室内机隔板之间的距离为265mm,排水盘的高度为53mm。通过如上所述构成,既能保证冷凝水不会溢出,又能保证送风风扇的送风,不会起到阻碍作用,从而提升了空调机室内机的性能。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空调机室内机包括安装在室内机壳体的下方以覆盖室内机壳体的开口的安装面板,在室内机壳体和安装面板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排水盘,排水盘由下沉排水盘部和未下沉排水盘部构成,下沉排水盘部的下表面相对于未下沉排水盘部的下表面下沉一规定距离,由此形成冷凝水流道,并且,下沉排水盘部的下表面比室内机壳体的下表面更靠近安装面板。通过如上所述构成,通过使下沉排水盘部的下表面比室内机壳体的下表面更靠近安装面板,从而可有效利用室内机壳体和安装面板所围成的空间。在冷凝水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AH = AXB/C,可求出排水盘(的未下沉排水盘部)的下降高度ΛΗ,其中,A是冷凝水流道的下沉距离,B是冷凝水流道的宽度,C是排水盘内侧壁之间的距离。通过使排水盘的高度降低,可在保证冷凝水不会从排水盘中溢出的同时,降低空调机室内机内的阻抗,使风量增大,藉此来使空调机室内机的性能优化。此外,还可在适当降低排水盘高度△&( AH1< ΛΗ)的同时,增大冷凝水的储水体积,从而节省了排水盘的占用空间,并可实现空调机室内机的小型化及低背化。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冷凝水流道沿排水盘的长度方向形成。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在室内机壳体内,在排水盘的上方设置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底部以在上下方向上不与下沉排水盘部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未下沉排水盘部的上方。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可使热交换器不易浸没在冷凝水中,从而在冷凝水结冰、解冻时减少热交换器的铜管受损的可能性。本技术第六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四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冷凝水流道位于排水盘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处。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可使位于冷凝水流道中的冷凝水有效地对热交换器进行冷却,并可使热交换器不易浸没在冷凝水中,也可防止在冷凝水结冰、解冻时使热交换器的铜管受损。本技术第七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是在本技术第五方面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基础上,冷凝水流道在排水盘上位于远离热交换器的底部所在的一侧。通过如上所述构成,可使热交换器不易浸没在冷凝水中,也可防止在冷凝水结冰、解冻时使热交换器的铜管受损。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从斜下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一部分侧板。图3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顶板和一部分侧板。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图5是表示在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和排水盘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和排水盘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在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中省略了热交换器后的排水盘的结构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中的排水盘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沿图6的I 一 I线对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9的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和排水盘的局部放大首1J视图。图11是表不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局部不意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空调机室内机的长度方向设为X,将室内机的宽度方向设为Y,将室内机的高度方向设为Z。有时也将长度方向X称为“左右方向”,将宽度方向Y称为“前后方向”,将高度方向称为“上下方向”。以下,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大致结构进行说明。(室内机内部的大致结构)图1是表不从斜下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表不从斜上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一部分侧板。图3是表示从斜上方观察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立体图,其中省略了顶板和一部分侧板。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空调机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的仰视图。如图1至图4所示,空调机室内机10包括下表面开口的室内机壳体110、热交换器120、排水盘130 (参照图5)、风扇140、电气部件箱150、排水泵部160以及安装面板190(参照图9)。室内机壳体110包括室内机壳体顶板IlOa和第一至第四侧板IlObl 110b4(将这四块侧板统称为“室内机壳体侧板110b”),从而和安装面板190 —起从上方、侧方、下方对室内机内部的各零部件进行保护。上述四块侧板两两平行,其中,第一侧板IlObl与第三侧板110b3平行,第二侧板110b2与第四侧板110b4平行。此外,在空调机室内机10内部还包括对风扇进行驱动的风扇电动机141。如图4所示,在热交换器120及排水盘130与送风风扇140之间设置有室内机隔板liod,用于将室内机的区域划分为热交换区域和送风风扇区域。其中,将热交换器120、排水盘130所在区域称为“热交换区域”,送风风扇140所在区域称为“送风风扇区域”。送风风扇140吹出的风经由隔板被送入热交换器120及排水盘130所在的热交换区域。此外,上述第一侧板IlObl及第三侧板110b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出风嵌入式空调机室内机(10),包括下表面开口的室内机壳体(110),所述室内机壳体(110)具有第一侧板(110b1),在所述室内机壳体(110)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侧板(110b1)平行的室内机隔板(110d),在所述室内机壳体(110)内,在所述第一侧板(110b1)与所述室内机隔板(110d)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120)和排水盘(130),在所述室内机隔板(110d)的与所述热交换器(120)和所述排水盘(130)相反的一侧设置有送风风扇(14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10b1)与所述室内机隔板(110d)之间的距离(W1)为212mm~318mm,所述排水盘(130)的高度(H)为52mm~57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元,郁巍东,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