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磨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873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榨油机,公开了一种榨油磨粉机。榨油磨粉机,包括外壳、设在外壳内部的内骨架、设在内骨架内部的榨油机体、电机以及程序控制板,程序控制板控制电机运转,榨油机体包括榨腔、设在榨腔内部的榨油轴、套在榨油轴上的出油管;榨腔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榨油螺母或磨粉螺母;电机和榨腔之间设有隔热垫。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更换螺母实现不同的功能,更换为榨油螺母实现榨油功能,更换为磨粉螺母实现磨粉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榨油机,尤其涉及一种榨油磨粉机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榨花生油、芝麻油等,需要用到榨油机,一般在榨油机运转时,先将经过处理好的油料从料斗进入榨膛。由榨螺旋转使料胚不断向里推进,进行压榨。由于料胚在榨油机的榨膛内是在运动状态下进行的,在榨膛高压的条件下,料胚和榨螺、料胚和榨膛之间产生了很大的摩擦阻力,这样就能使料胚微料之间产生摩擦,造成相对运动。另一方面,由于榨螺的根园直径是逐渐增粗,螺距是逐渐减少的,因而当榨螺转动时,螺纹使劲料胚即能向前推进,又能向外翻转,同时靠近榨螺螺纹表面的料层还随着榨轴转动。这样在榨膛内的每个料胚微粒都不是等速度,同方向运动,而是在微粒之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由摩擦产生的热量又满足了榨油工艺操作上所必须的热量,有助于促使料胚中蛋白质热变性,破坏了胶体,增加了塑性,同时也降低了有的粘性容易析出油来,因而提高了榨油机的出油率,使有料中的油压榨出来,并从园排缝隙和条排缝隙流出。一般榨油机仅有榨油功能,功能单o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实现榨油和磨粉功能的榨油磨粉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榨油磨粉机,包括外壳、设在外壳内部的内骨架、设在内骨架内部的榨油机体、电机以及程序控制板,程序控制板控`制电机运转,榨油机体包括榨腔、设在榨腔内部的榨油轴、套在榨油轴上的出油管;榨腔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榨油螺母或磨粉螺母;电机和榨腔之间设有隔热垫。作为优选,磨粉螺母内壁与榨油轴的距离大于出油管内壁与榨油轴的距离。作为优选,榨油螺母内壁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断料器,榨油轴和断料器固定连接;榨油螺母内壁与榨油轴的距离小于出油管内壁与榨油轴的距离。作为优选,榨油轴上设有销钉,销钉固定卡住断料器。作为优选,榨油轴外侧套有套管,套管和榨腔过盈配合;榨腔设有进料口,套管设有开口,进料口和开口大部分重叠,没有重叠的部分相互错位形成轴向空档。作为优选,榨腔内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出油凹槽,出油管上设有条形口,所述的条形口与出油凹槽配合。作为优选,榨膛的进料口上方设有料斗,料斗上方设有料斗盖。作为优选,程序控制板连接有保护开关,保护开关和料斗盖配合。作为优选,外壳内部设有油盒,外壳外部设有料盒。作为优选,外壳外部设有安全罩,安全罩和榨油螺母或磨粉螺母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更换螺母实现不同的功能,更换为榨油螺母实现榨油功能,更换为磨粉螺母实现磨粉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榨油磨粉机的爆炸图。图2为榨油磨粉机的立体图。图3为榨油机体的爆炸图。图4为榨油机体的截面图。图5为榨油机体的立体图。图6为榨油螺母和榨油轴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视图。图8磨粉螺母和榨油轴的配合示意图。图9为图8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榨油磨粉机,包括外壳1、设在外壳内侧的内骨架2、设在内骨架的容纳空间的榨油机体3、外壳内部的程序控制板4。前盖11、后盖12、左侧盖13、右侧盖14和上盖15构成外壳I,外壳I和内骨架2保护和支撑榨油机体3。外壳I的上盖15设有料斗16,料斗16上方设有料斗盖161,上盖15下方靠近料斗盖161处设有保护开关151,保护开关151和程序控制板4连接。料斗盖161可以盖合在料斗16上方,料斗盖161的盖合触动保护开关151,保护开关151发出盖合信号传至程序控制板4,程序控制板4控制电机31启动,电机31通电,榨油机体3开始工作;当料斗盖161打开或者发生其他状况时,保护开关151发出信号至程序控制板4,此时程序控制板4控制电机31断电,榨油机体3不工作,处于安全的保护状态。上盖15还设有一个透明盖153,透明盖153下方设有液晶屏152,用于显示榨油磨粉机的各种状态。榨油机体3包括电机31、和电机连接的榨腔33、设在榨腔内部的套管32、设在榨腔内部的出油管35、设在套管32和出油管35内的榨油轴36。电机31和榨腔33之间设有隔热垫311和密封圈312,螺钉313穿过榨腔的孔、密封圈312、隔热垫311和电机31连接;所述电机31是变频无刷直流电机。榨腔33上设有进料口 331,料斗16设在进料口 331上方,原料如花生、黄豆、芝麻等等从料斗16放入,再从进料口 331进入榨腔33,开始榨油。榨油轴36的一部分套有套管32,榨油轴36和套管32均设在榨腔33内,套管32和榨腔33过盈配合,套管32上设有一个开口 321,开口 321和进料口 331之间错位形成一个轴向空档,直径较大的原料可以很容易从此轴向空档进入,方便快速进料。榨腔33的内部安装有出油管35,榨油轴36外套着出油管35,出油管35上设有条形口 351 ;榨腔33中部位置的上下内壁设有出油凹槽332,所述条形口 351与出油凹槽332配合。榨油轴36旋转榨油,油从出油管35的条形口 351出油,旋转到条形口 351,出的油进入出油凹槽332,然后从出油口 333进入油盒6。榨腔33的端部外侧设有外螺纹和螺母34的内螺纹配合,将榨油轴36锁在榨腔33内。螺母34有榨油螺母34’和磨粉螺母34〃两种类型,榨油螺母34’比磨粉螺母34〃内侧的直径略小。可以通过更换螺母34实现榨油或者磨粉功能。榨油轴36主体和出油管3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原料经过榨油轴36磨粉并通过榨油轴36的旋转输送至螺母34和榨油轴36主体的间隙内。榨油螺母34’安装到榨油轴36后,其内壁到榨油轴36主体的距离为0.5cm,比出油管35到榨油轴36主体的距离小0.1-0.3cm,榨油螺母34’内壁上设有环槽342,环槽342内设有断料器341,断料器341可以在环槽342内转动。榨油轴36和断料器341固定连接,可以通过在榨油轴36端部设置销钉361,将断料器341卡在其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断料器341和榨油轴36固定。物料随榨油轴36转动,从出油管35和榨油轴36的间隙进入榨油螺母34’和榨油轴36的间隙内,由于间隙变小,粉料被挤压出油,实现榨油功能;同时,断料器341和榨油轴36 —同旋转,而榨油螺母34’固定在榨腔33不动,断料器341切断物料。磨粉螺母34〃安装到榨油轴36后,其内壁到榨油轴36主体的距离为1.5cm,比出油管35到榨油轴36主体的距离大0.7-0.9cm,物料随榨油轴36转动,从出油管35和榨油轴36的间隙进入磨粉螺母34"和榨油轴36的间隙内,由于间隙变大,粉料不会被挤压出油,直接以粉料形式输出,实现磨粉功能。外壳I外侧设有安全罩5,安全罩5设在螺母34外侧,保护内部的螺母34。榨油磨粉机还设有油盒6和料盒7,使用时,油盒6放在外壳I内部的出油口 333下方,料盒7放在外壳I外部,位于安全罩5下方;平时放置时,将油盒6放入料盒7内,料盒7放入外壳I内,将油盒6和料盒7盒为一体,放入外壳I内,方便携带,节省包装材料,节约成本。榨油磨粉机工作时,打开料斗盖161,从料斗16放入原料,原料经过进料口 331进入榨腔33,电机31工作榨油轴36旋转榨油,油从出油口 333流出进入油盒6,剩下的料从出渣口输出落入料盒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榨油磨粉机,包括外壳(1)、设在外壳(1)内部的内骨架(2)、设在内骨架(2)内部的榨油机体(3)、电机(31)以及程序控制板(4),程序控制板(4)控制电机(31)运转,其特征在于:榨油机体(3)包括榨腔(33)、设在榨腔(33)内部的榨油轴(36)、套在榨油轴(36)上的出油管(35);榨腔(33)一端固定连接在电机(3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榨油螺母(34“)或磨粉螺母(34”);电机(31)和榨腔(33)之间设有隔热垫(3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跃锋
申请(专利权)人:由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