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指示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4987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指示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光学单元(4)和透镜单元(5)一体成形,且形成光学罩(12)(cover),透光性树脂层(8)和光学罩(12)以热硬化性树脂作为主成分,遮光性树脂层(6)以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从而提供在光学特性、可靠性以及耐热性方面优越、部件件数少的光指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指尖等的被摄体的活动的光指示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子设备。更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可对应于逆流(reflow)安装的优越的耐热性、优越的光学特性以及可靠性且部件件数少的光指示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便携电话或PDA (个人数字助理)等的便携信息终端的输入界面中,一般使用按钮盘(keypad),按钮盘由用于输入数字、字符等的按钮和用于指示方向的按钮构成。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在便携信息终端的显示器部中能够表现画报等的情况,能够在二维上使用显示器部。通过这样便携信息终端的功能变化为类似于计算机的功能,便携信息终端的输入方法若是通过将以往的菜单键以及其他的功能键用作方向键而进行期望的功能的动作的方法的话,则会不方便,要求能够进行如在计算机中使用的鼠标或触摸盘这样的操作的指示装置。作为这样的指示装置,提出了如下的光指示装置:通过摄像元件观察接触到装置的接触面的指尖等的影像,从而提取接触面的变化。在这个结构中,通过光源对接触面进行照明,通过透镜而将在接触面中的指尖等的影像在摄像元件中成像,并检测该影像的变化,从而将指尖等的活动变换为输入信号。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作为防止干扰光和杂散光入射到光接收元件,且减少了部件件数的光指示装置,公开了如下的光指示装置:包括光学单元和透镜单元一体化的光学部件。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减少部件件数和工艺数的光指示装置,公开了如下结构的光指示装置:包括反射入射光的曲折元件以及将该反射的光进一步对水平方向以相反方向反射且成像的成像元件,将通过成像元件成像的光通过射出部射出。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如下的小型且薄型的光指示装置:从LED光源照射的光透过曲折元件的倾斜面折射而对接触面进行照明,照明光通过接触面上的被摄体而进行散射,该散射光的一部分透过曲折元件而在倾斜面变换光路,通过透镜成像。这样,以往开发了各种光指示装置。另一方面,近年来,部件的小型化和高密度安装化逐渐进步,研究着对各种部件提闻耐热性,使得能够进行基于逆流等的表面安装。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小型、高性能,且可进行基于逆流(reflow)或顺流(flow)的安装且便宜的光学式测距传感器。该光学式测距传感器成为如下结构:将发光元件、光接收元件以及信号处理部通过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所构成的树脂形成体进一步通过遮光性树脂一体成形而形成的树脂形成体的上面和两侧面,使用设置了热硬化树脂的透镜的金属性的透镜板覆盖。此外,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可通过包括逆流处理的方法而制造的、使用了热硬化性树脂的电子模块。通过以摄像透镜和至少放置了电子部件及焊料材料的电路基板组装的状态,将包括摄像透镜的电路基板加热至焊料材料熔化的温度,从而制造出该电子模块,作为摄像透镜,使用将热硬化性树脂成形而获得的光学元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48468号(2011年3月10日公开)”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76392号(2011年4月14日公开)”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0-165138号(2011年7月29日公开)”专利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1-43433号(2011年3月3日公开)”专利文献5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122436号(2009年6月4日公开)”近年来,关于光指示装置,也要求是能够进行基于逆流的安装(以下,有时也简称为“逆流安装”)的、在耐热性上优越的模块。此外,除了在耐热性上优越之外,也需要在光学特性和可靠性(动作稳定性)上优越。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广3中,存在没有提出具有满足在表面安装中要求的耐热性的结构的光指示装置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4、5中公开的技术只不过是提出了具有耐热性的透镜的技术,存在并没有提出用于提高光指示装置的光学特性和可靠性、且满足在光指示装置的逆流安装中要求的耐热性的结构。S卩,在专利文献4、5中,并没有提出例如透镜和覆盖模块整体的罩一体化的结构、固定各个部件的位置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进行逆流安装的优越的耐热性,在光学特性和可靠性上优越且部件件数少的光指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光指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配置,对被摄体照射光;摄像元件,在基板上配置,接受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光学单元,将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入射光向所述被摄体折射;以及透镜单元,将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进行聚光,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摄像元件通过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透光性树脂除了可成为所述入射光和所述反射光的路径的部分之外,通过遮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一体成形,且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遮光性树脂的罩部,所述透光性树脂和所述罩部以热硬化性树脂作为主成分,所述遮光性树脂以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根据上述结构,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一体成形且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遮光性树脂的罩部,成为了装置整体的包装。因此,透过了所述光学单元的光以及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不会在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与罩部的界面中反射或者衰减。因此,能够使这些光直接 分别到达所述被摄体以及所述透镜单元。此外,由于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罩部之间没有缝隙,所以不会因振动而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倾斜或者在所述缝隙中侵入水分或异物。因此,能够将光路确保为期望的路径,能够传递适当的信号光。并且,由于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摄像元件通过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透光性树脂除了所述光的路径之外,通过遮光性树脂而密封,所以能够防止干扰光和杂散光入射到所述摄像元件。通过以上,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在光学特性和可靠性上比以往的光指示装置非常优越的光指示装置。此外,由于不需要另外准备罩部,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件数,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光指示装置中,所述透光性树脂和所述罩部以热硬化性树脂作为主成分,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摄像元件通过所述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此外,所述遮光性树脂以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因此,构成光指示装置的实质上的全部部件具有因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所引起的优越的耐热性。因此,能够提供在要求高的耐热性的工艺、例如逆流安装中也能够充分应用的光指示装置。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光指示装置是如下结构: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配置,对被摄体照射光;摄像元件,在基板上配置,接受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光学单元,将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入射光向所述被摄体折射;以及透镜单元,将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进行聚光,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摄像元件通过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透光性树脂除了可成为所述入射光和所述反射光的路径的部分之外,通过遮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一体成形,且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遮光性树脂的罩部,所述透光性树脂和所述罩部以热硬化性树脂作为主成分,所述遮光性树脂以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因此,起到能够实现具有优越的光学特性和可靠性,具有可充分应对逆流安装的耐热性,且部件件数少的光指示装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第I实施方式的光指示装置的概略截面结构图。图2是透光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在基板上配置,对被摄体照射光;摄像元件,在基板上配置,接受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光学单元,将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入射光向所述被摄体折射;以及透镜单元,将来自所述被摄体的反射光进行聚光,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摄像元件通过透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透光性树脂除了可成为所述入射光和所述反射光的路径的部分之外,通过遮光性树脂而密封,所述光学单元和所述透镜单元一体成形,且形成用于密封所述遮光性树脂的罩部,所述透光性树脂和所述罩部以热硬化性树脂作为主成分,所述遮光性树脂以热硬化性树脂和/或具有耐热性的热可塑性树脂作为主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仓英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