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成带油膜水滴时响应性好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包括:油雾化室,使从面向油喷雾嘴(9)的油吸入口供给的油雾化;以及水滴化室,该水滴化室使从面向水喷雾嘴(12)的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水滴化,以生成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从油喷雾嘴(9)的油排出口(75a)排出的油借助流过空气通过孔(76a)的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油雾化室被雾化,从水喷雾嘴(12)的水排出口(75b)排出的水借助流过含油空气通过孔(76b)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水滴化室被水滴化,因此,即使空气压力增大,也可在不增加油泵及水泵压力的情况下稳定地供给油及水,生成带油膜水滴时的响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供给工件加工时所使用的加工液、即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2)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以下方法的提案在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或研磨加工等机械加工时,为了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工具的寿命,而从面向加工点附近设置的喷嘴将油或乳胶等加工液以液状的状态向工件的被加工面喷射,或雾化后进行喷雾,从而对工件与加工工具进行润滑及对加工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另外,在雾化后进行加工液喷雾时,将油和水等种类不同的加工液混合后朝工件的被加工面进行喷雾,或设置多个喷嘴,从各个喷嘴朝工件的被加工面喷雾不同种类的加工液。但是,为了在加工中得到充分的润滑及冷却效果,在加工工件期间持续供给加工液,加工液以液状喷射时存在需要大量加工液的问题。尤其是不燃性乳胶劣化后需要作为产业废弃物加以处理,存在使用后或陈旧的大量乳胶的处理耗费成本的问题。在为了削减加工液的使用量而将加工液雾化后进行喷雾的情况下,因为油质量小,雾化后进行喷雾时,在空气中过度飞散,没有足够量的油附着在工件的被加工面上,不但存在工件与加工工具的润滑和热量的冷却无法充分进行的问题,还可以想象雾状的油一旦飞散,会产生火灾的危险性和对人体的影响等,在工场环境方面也存在问题。而且,如上所述,即使在喷雾水和油的混合液或从不同的喷嘴向被加工面进行喷雾的方法中,油成分也会在空气中过度飞散,因而存在同样的问题。为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有以下方法的提案(例如专利文献1),即,将从外部供给的水水滴化,作为加工液生成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一边将该加工液朝工件喷雾一边进行加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15029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生成带油膜水滴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中,流入油喷雾嘴的油借助从空压机供给并在油喷雾嘴内被压缩的空气压力而雾化,而且将流入水喷雾嘴的水借助从空压机供给并在水喷雾嘴内被压缩的空气压力而水滴化,但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为高压时,流入油喷雾嘴内的油被空压机的空气压力推回,有可能产生回流,此时,必须提高向油喷雾嘴供给油的油泵的压力。同样,当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为高压时,流入水喷雾嘴内的水被空压机的空气压力推回,有可能产生回流,此时,必须提高向水喷雾嘴供给水的水泵的压力。这样,从空压机供给高压的空气时,若不为了克服该压力而提高油泵及水泵的压力,则油及水的供给速度下降,存在生成带油膜水滴所需的时间延长的问题。即,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为高压时,存在带油膜水滴供给工件时的响应性(带油膜水滴达到规定供给量的时间)变差的问题。(3)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成带油膜水滴时响应性好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用于供给工件加工时所使用的加工液、即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其特征在于,该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包括油雾化室,使从面向设于压缩空气供给口的油喷雾嘴的油吸入口供给的油雾化;水滴化室,与该油雾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使从面向水喷雾嘴的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水滴化,其中该水喷雾嘴流过含有由所述油雾化室雾化的油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且该水滴化室生成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以及顶端喷嘴,与该水滴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且将所述水滴化室生成的带油膜水滴向所述工件排出,所述油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所述油吸入口供给的油流入的油流入口,在所述油雾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所述油流入口流入的油排出的油排出口,且在该油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所述压缩空气从所述供给口朝着所述油雾化室流过的多个空气通过孔,所述水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所述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流入的水流入口,在所述水滴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所述水流入口流入的水排出的水排出口,且在该水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所述含油压缩空气从所述油雾化室朝着所述水滴化室流过的多个含油空气通过孔,从所述油喷雾嘴的油排出口排出的油借助流过所述空气通过孔的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油雾化室被雾化,从所述水喷雾嘴的水排出口排出的水借助流过所述含油空气通过孔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水滴化室被水滴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喷雾嘴的所述外周面部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使从所述油吸入口供给的油滞留的油滞留槽,且在所述油滞留槽的底面形成所述油流入口,在所述水喷雾嘴的所述外周面部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使从所述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滞留的水滞留槽,且在所述水滞留槽的底面形成所述水流入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包括油雾化室,使从面向设于压缩空气供给口的油喷雾嘴的油吸入口供给的油雾化;水滴化室,与油雾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使从面向水喷雾嘴的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水滴化,其中该水喷雾嘴流过含有由所述油雾化室雾化的油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且该水滴化室生成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以及顶端喷嘴,与水滴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且将水滴化室生成的带油膜水滴向所述工件排出,油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油吸入口供给的油流入的油流入口,在油雾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油流入口流入的油排出的油排出口,且在油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压缩空气从供给口朝着油雾化室流过的多个空气通过孔,水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流入的水流入口,在水滴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所述水流入口流入的水排出的水排出口,且在水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含油压缩空气从油雾化室朝着水滴化室流过的多个含油空气通过孔,从油喷雾嘴的油排出口排出的油借助流过空气通过孔的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油雾化室被雾化,从水喷雾嘴的水排出口排出的水借助流过含油空气通过孔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水滴化室被水滴化。这样,在从空压机供给的压缩空气流过油喷雾嘴的空气通过孔时,供给至油喷雾嘴并从油排出口排出的油被该压缩空气的气流所雾化。因此,即使在提高空压机的压力的情况下,供给油喷雾嘴的油也不会被空压机的压力推回,不需要增加油泵的压力。在从空压机供给的压缩空气中含有雾化后的油的含油压缩空气流过水喷雾嘴的含油空气通过孔时,被供给至水喷雾嘴并从水排出口排出的水借助该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而被水滴化。因此,即使在提高空压机的压力的情况下,供给水喷雾嘴的水也不会被空压机的压力推回,不需要增加水泵的压力。这样,即使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为高压时,也不需要增加油泵及水泵的压力,由此,可提高带油膜水滴供给工件时的响应性。即,例如在利用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使油雾化、或使水水滴化的场合,在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增大时,为了对抗增大的压力而必须提高油泵及水泵的压力,但在本专利技术的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1中,即使从空压机供给的空气压力增大,也可在不增加油泵及水泵的压力的情况下稳定地供给油及水,故不会出现油及水的供给速度下降、生成带油膜水滴所需时间变长的现象。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中,在油喷雾嘴的外周面部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使从油吸入口供给的油滞留的油滞留槽,且在油滞留槽的底面形成油流入口,在水喷雾嘴的外周面部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使从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滞留的水滞留槽,且在水滞留槽的底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用于供给工件加工时所使用的加工液、即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其特征在于,该带油膜水滴生成混合器包括:油雾化室,使从面向设于压缩空气供给口的油喷雾嘴的油吸入口供给的油雾化;水滴化室,与该油雾 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使从面向水喷雾嘴的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水滴化,其中该水喷雾嘴流过含有由所述油雾化室雾化的油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且该水滴化室生成在水滴表面形成有油膜的带油膜水滴;以及顶端喷嘴,与该水滴化室的下游侧连接,且将所述水滴化室 生成的带油膜水滴向所述工件排出,所述油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所述油吸入口供给的油流入的油流入口,在所述油雾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所述油流入口流入的油排出的油排出口,且在该油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所述压 缩空气从所述供给口朝着所述油雾化室流过的多个空气通过孔,所述水喷雾嘴形成为棱柱状或圆筒状,且在其外周面部形成有使从所述水吸入口供给的水流入的水流入口,在所述水滴化室侧的平面部中央形成有使从所述水流入口流入的水排出的水排出口,且在该水 排出口周围形成有使所述含油压缩空气从所述油雾化室朝着所述水滴化室流过的多个含油空气通过孔,从所述油喷雾嘴的油排出口排出的油借助流过所述空气通过孔的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油雾化室被雾化,从所述水喷雾嘴的水排出口排出的水借助流过 所述含油空气通过孔的含油压缩空气的气流而在所述水滴化室被水滴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秀弓,吉村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