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耐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97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纳米无机粒子表面引入耐高温型环氧树脂,然后将改性纳米粒子与聚四氟乙烯(PTFE)经过高速混和、冷压成型、高温烧结、车削成膜和压延定向等工艺制得定向的PTFE(RolledPTFE)复合薄膜。利用纳米粒子在PTFE基体内部起到应力集线器的作用,并通过压延工艺使得纳米粒子能够将取向的PTFE分子链绑定,从而起到提高PTFE的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的作用,并使得PTFE的结晶性能有一定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纳米无机粒子提高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的耐蠕变性能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高低温性能等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航空航天和军工等国防领域扩展到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建筑和纺织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但是PTFE线性膨胀系数大,机械性能差,特别耐蠕变性差,具有所谓的“冷流性”,大大限制了其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对PTFE进行填充改性,进一步提高PTFE的耐蠕变性和机械性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纳米无机粒子(尺寸介于I IOOnm)因具有小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强的界面相互作用,可以在很低填充量下显著提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因此近年来纳米无机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正是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纳米粒子自身十分容易聚集和团聚,采用常规的共混方法难以得到具有纳米结构复合材料,需要对纳米无机粒子进行表面处理,以此来改善纳米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分布状况及其与聚合物间的相容性。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纳米无机粒子进行表面化学接枝改性。接枝改性是指通 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聚四氟乙烯????????????????????????95%~99%?????环氧树脂接枝改性的纳米无机粒子????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制成, 聚四氟乙烯95% 99% 环氧树脂接枝改性的纳米无机粒子 1%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接枝改性的纳米无机粒子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纳米无机粒子、硅烷偶联剂加入溶剂中,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回流反应制得表面带有氨基基团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无机粒子;所述纳米无机粒子、硅烷偶联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1,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无机粒子加入溶剂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入环氧树脂,在100°C下加热反应8h,制得环氧树脂接枝改性的纳米无机粒子,所述环氧树脂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粒子的质量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I的纳米无机粒子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钙、纳米氧化锌或纳米硫酸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无机粒子粒径为7 50nm,比表面积为150 640m2/g。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无机粒子使用前需要真空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蠕变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文红章明秋石学博容敏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