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石油及石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洗液。
技术介绍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污泥中的含油率为10 50%,含水率为40 90%。我国的石油石化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10(Γ200万吨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目前,含油污泥一般排到污泥池储存,其中一部分污泥被带入污水处理系统,在系统中形成恶性循环,如不及时处理,不但占用大片土地、污染环境,而且也是对油泥中油分资源的极大浪费。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因此,对含油污泥实施资源化处理是非常必要 的,不仅可以回收其中的油分资源,同时还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处理含油污泥常用的方法有焚烧法、生物法、含油污泥调剖法和焦化法等。焚烧工艺可以去除含油污泥中的绝大部分有机物、细菌和寄生虫等,但其缺点是需要安装复杂的气体净化装置以消除焚烧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而且能量的利用率较低,资源得不到充分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①?配制洗液:称取1~6份HLB?值为10~40的阴离子表面活性、0~5份HLB?值为8~20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7份正丁醇或正戊醇、1~3份电解质和79~97份水,搅拌均匀,得到配制好的洗液;②?脱除泥砂:室温下,取适量配制好的洗液加入含水量≤75%的含油污泥中,混合后充分搅拌5~20?min,静置至体系分层并形成底层的固相和上层的液相;将固相与液相分离,完成含油污泥中固相泥砂的脱除;所述液相包括2~3层液相,所述2层液相从下至上分别为水相和W/O型微乳相,所述3层液相从下至上分别为水相、双连续型微乳相和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配制洗液:称取I飞份HLB值为1(Γ40的阴离子表面活性、(Γ5份HLB值为8 20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f 7份正丁醇或正戊醇、f 3份电解质和79 97份水,搅拌均匀,得到配制好的洗液; ②脱除泥砂:室温下,取适量配制好的洗液加入含水量<75%的含油污泥中,混合后充分搅拌5 20 min,静置至体系分层并形成底层的固相和上层的液相;将固相与液相分离,完成含油污泥中固相泥砂的脱除;所述液相包括2 3层液相,所述2层液相从下至上分别为水相和W/0型微乳相,所述3层液相从下至上分别为水相、双连续型微乳相和油相; ③回收油相:调节步骤②得到的液相体系中的水或者电解质的含量,使大部分油分从所述W/0型微乳相或者双连续型微乳相中脱离,所述液相体系转化为底层的0/W型微乳相和上层的油相;将所述0/W型微乳相和油相分离,实现油相的回收; ④活化洗液:调节步骤③得到的0/W型微乳相中的水或者电解质的含量,使0/W型微乳相转化为W/0型微乳相或者 双连续型微乳相,恢复洗液的效力,完成洗液的活化; ⑤重复进行步骤① ④的处理步骤,实现洗液的在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中的循环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洗液与含油污泥的重量比为1: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娥,丁传芹,陈爽,齐选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