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藨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2414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藨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采种与储存:选用藨草种子为优势种,对种子进行采集,脱粒晒干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B、育苗:3~4月份在室内播种,播种完成后保持室温为20~25℃;C、植被移植:将发芽生根的藨草移栽到沟渠内,配栽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D、刈割管理:藨草达到利用期以后刈割用于喂食猪羊,待次年1~2月全株收割用于造纸和编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藨草根系发达,可防治水土流失;避免出现雨季排水不畅现象;沟渠植被绿期延长,既提高了净化效果又增加了景观效果;克服了现有工程中因优势种群植株过于高大且不便刈割而影响排水以及植物生长期较短,难以实现净化效应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氮、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流失实现生态拦截的以薦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属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治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人们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水污染防治仍然滞后于流域经济增长,水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针对农田非点源污染严重的现状,人们提出了一种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它能减缓水速,促进流水携带颗粒物质的沉淀,有利于构建植物对沟壁、水体和沟底中逸出养分的立体式吸收和拦截,从而实现对农田排出养分的控制。该工程对农田径流中的氮磷等面源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而部分经济作物和景观植物的选用,又增添了经济效益和景观美化效应。然而目前现有的生态拦截沟渠系统中,主要选用的植物有芦苇、茭白、香蒲、黄花鸢尾、美人蕉、千屈菜、花叶芦竹、菖蒲、空心菜、水芹、狗牙根及黑麦草等,经常会出现在群落构建中没有优势种,或以芦 苇和香蒲等不适于作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的现象,而其它植物作为伴生种,起净化效应互补或经济效益或景观点缀作用。由此虽然现有技术中构建的植物群落对氮磷等面源污染物具有较好的拦截效果,但却也存在以下不足:首先,作为优势种的芦苇和香蒲,净化能力虽强,但植株较大,且不耐刈割,雨季时常影响沟渠排水;其次,芦苇和香蒲生长期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周年净化效果和绿化效果均较差;而芦苇和植株残体收割困难,且无利用价值,常因没有收割而加剧沟渠堵塞和二次污染。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篇申请号为201010296524.1的中国专利,具体公开了一种以薦草为优势种构建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植物群落的有关栽培技术和方法,但其所选薦草在当年栽培过程中需施加肥水,且在越冬期还要对薦草幼苗喷洒农药及加盖稻草,助其安全越冬,这个专利技术运行的经济和管理成本较高,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能力强、生长周期长、易管理、耐刈割且有刈割价值的植物作为生态拦截沟渠的优势物种的以薦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以薦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种与储存: 选用薦草种子为优势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上旬对薦草种子进行采集,薦草种子采集完成后对薦草种子脱粒晒干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 B、育苗:3 4月份在室内播种,播种时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再将催好芽的薦草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砂或土覆盖薦草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播种完成后保持室温为20 25°C,20天左右种子发芽生根; C、植被移植: 将发芽生根的薦草移栽到沟渠内,移栽时将薦草作为优势种,然后配栽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薦草栽种面积占整个植被面积的60-70%以上; D、刈割管理: 薦草的可利用期为6 9月份,达到利用期以后刈割用于喂食猪羊,待次年I 2月全株收割用于造纸和编织; 所述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水芹、千屈菜、菹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薦草作为拦截农业面源污染物的生态沟渠的优势种,薦草根系发达,可更好的防治水土流失;通过增加雨季刈割次数,避免出现生态拦截沟渠雨季排水不畅现象;刈割的薦草可作为猪羊等家畜的优质牧草,亦可造纸、编织、入药;沟渠植被绿期延长,既提高了工程的周年净化效果,又增加了工程的景观效果;通过选用的薦草为生态拦截沟渠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克服了现有工程中因优势种群植株过于高大且不便刈割而影响排水、以及这些植物生长期较短,难以实现周年净化效应等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以薦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江苏省境内太湖流域的某处农田排水区内实施,该沟渠全程2000米,沟宽1.5米,均深0.8米,边坡坡长I 1.5米,沿程高差4米,为周边1000亩农田的排水沟渠,末端汇入4000平米的池塘内;该沟渠高差变化均缓,沟内共设溢水坝4座,高0.7米,沟底、边坡共栽植植被面积2000平米,在这种情况下,栽培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A、采种与储存: 选用薦草种子为优势种,目前市场上没有薦草种子的销售,草种必须到野外自行采收。薦草为聚伞形花序假侧生,种子易脱落,因此草种应及时采收,长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上旬对薦草种子进行采集,薦草种子采集完成后对薦草种子脱粒晒干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 B、育苗: 3 4月份在室内播薦草种子,每盆100粒,播种时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再将催好芽的薦草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砂或土覆盖薦草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播种完成后保持室温为20 25 C,20天左右种子发牙生根; C、植被移植: 将发芽生根的薦草移栽到沟渠内,如沟渠的沟底、边坡区,移栽后根据当前环境补水;移栽时将薦草作为优势种,然后配栽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水 芹、千屈菜、菹草等,鉴于薦草优势种的地位,其中薦草栽种面积占整个植被面积的60-70%以上,因此,在植被构建的布局中合理确定薦草种植区域; D、刈割管理: 薦草的可利用期为6 9月份,达到利用期以后刈割用于喂食猪羊,薦草生长旺盛,抗逆性强,6月初可进行第一次刈割,首次刈割高度是0.4米,随后待薦草株高达到30cm时再次刈割,本实例分别于7月初、8月中旬、9月底进行了再次刈割,累计收获新鲜薦草饲草8.21kg/m2,此时也是雨季,可确保沟渠排水通畅,后割的粗老纤维多,全株刈割是造纸和编织(编席、编帽子、编坐垫)的原料,刘割一直持续到12月份,12月份全株刈割晾干后捆扎,共326捆,可卖于席帽编织企业或自行编织待售,薦草抗寒性极强,越冬时,不需任何处理即可安全越冬,待次年后幼苗发出根具实际情况重复以上过程;待次年I 2月全株收割用于造纸和编织,由于薦草可逆性和耐寒性较强,野生环境和冬季都可良好的生长,因此,次年即可旺盛生长连成片。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看出,雨季沟渠排水畅通,防治了水土流失,且四季常绿,对氮磷等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尤其是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高于以芦苇和香蒲为优势物种的生态拦截沟渠去除效果,有效地解决现有生态沟因阴植物群落结构欠合理而导致的雨季排水不畅问题,且四季常绿,氮磷的去除效果也较显著,并可收获新鲜薦草饲草8.21kg/m2,薦草干草32 6捆,因此,该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藨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采种与储存:选用藨草种子为优势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上旬对藨草种子进行采集,藨草种子采集完成后对藨草种子脱粒晒干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B、育苗:3~4月份在室内播种,播种时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再将催好芽的藨草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砂或土覆盖藨草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播种完成后保持室温为20~25℃,20天左右种子发芽生根;C、植被移植:将发芽生根的藨草移栽到沟渠内,移栽时将藨草作为优势种,然后配栽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藨草栽种面积占整个植被面积的60?70%以上;D、刈割管理:藨草的可利用期为6~9月份,达到利用期以后刈割用于喂食猪羊,待次年1~2月全株收割用于造纸和编织;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藨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黄花鸢尾、水芹、千屈菜、菹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薦草为优势种的生态拦截沟渠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种与储存: 选用薦草种子为优势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9月上旬对薦草种子进行采集,薦草种子采集完成后对薦草种子脱粒晒干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 B、育苗: 3 4月份在室内播种,播种时用盆装入培养土并整平压实,再将催好芽的薦草种子撒播在上面,然后洒上一层细砂或土覆盖薦草种子,再将播好种的盆浸入水中,播种完成后保持室温为20 25°C,20天左右种子发芽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波昌张志永李传龙程兴华李中园胡旭吴姗姗裴乐乐张留恩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山水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