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靠背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80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靠背按摩器,其至少包括:主体;螺杆,固定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牙箱,由下壳和上壳盖合而成且盖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开口;驱动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包括驱动马达及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齿轮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动力输入端、第一动力输出端及第二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暴露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杆活动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牙箱沿所述螺杆移动;按摩部,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电子控制部,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按摩器,特别涉及ー种移动靠背按摩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靠背按摩器,其通常为固定结构,按摩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年龄及性别的人群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移动靠背按摩器,其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及性别的人群的不同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移动靠背按摩器,其特点在于,其至少包括:主体;螺杆,固定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牙箱,由下壳和上壳盖合而成且盖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开ロ ;驱动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包括驱动马达及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齿轮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动カ输入端、第一动カ输出端及第ニ动カ输出端,且所述第一动カ输出端暴露于所述开ロ,所述第二动カ输出端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杆活动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牙箱沿所述螺杆移动;按摩部,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动カ输出端传动连接;电子控制部,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ー蜗杆、至少一第一齿轮、至少一偏心轴承、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ー锥度齿以及ー滑动斜齿轮,所述动カ输入端为所述蜗杆且所述蜗杆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靠背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主体;螺杆,固定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牙箱,由下壳和上壳盖合而成且盖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开口;驱动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包括驱动马达及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齿轮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动力输入端、第一动力输出端及第二动力输出端,且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暴露于所述开口,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杆活动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牙箱沿所述螺杆移动;按摩部,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电子控制部,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移动靠背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主体; 螺杆,固定于所述主体上,且所述螺杆上具有螺纹; 牙箱,由下壳和上壳盖合而成且盖合后形成一容置空间,且所述上壳上设置有开ロ ; 驱动机构,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其包括驱动马达及由所述驱动马达驱动连接的齿轮传动装置,其中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具有动カ输入端、第一动カ输出端及第ニ动カ输出端,且所述第一动カ输出端暴露于所述开ロ,所述第二动カ输出端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螺杆活动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牙箱沿所述螺杆移动; 按摩部,通过活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动カ输出端传动连接; 电子控制部,固定于所述主体上,并与所述驱动机构控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靠背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ー蜗杆、至少一第一齿轮、至少一偏心轴承、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一锥度齿轮以及一滑动斜齿轮,所述动カ输入端为所述蜗杆且所述蜗杆连接所述驱动马达,所述至少一第一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每一所述第一齿轮上偏心设置有一所述偏心轴承,每一所述偏心轴承具有一偏心轴,且所述偏心轴作为所述第一动カ输出端与所述活动连接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锥度齿轮具有第一哨合部和第二哨合部,并通过所述第一哨合部与所述第三齿轮哨合,所述滑动斜齿轮套装于所述螺杆上且具有第三啮合部及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导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盈丰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