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56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包括设置有入水口的上盖盘,下盖盘,以及均匀设置在上、下盖盘之间的多个叶片,叶片的前缘相对于叶片旋转方向向后扫掠,叶片中部相对叶轮旋转方向前伸,叶片与上盖盘的交线呈S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进入叶轮的液体提早受到叶片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可减小叶轮外径,从而减少叶片的摩擦损失;在不增加叶轮外径和叶片数量的情况下还可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叶轮,特别涉及到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离心泵叶轮的叶片形状,从叶轮进口处方向看其叶轮与上下盖盘的相交线近似圆弧形,这种叶片形状不利于叶片与吸入液体相互作用,在实际运用中一般需要靠增加叶轮外径或者增加叶轮内叶片数量来达到增加叶轮扬程的目的;在相同流量、扬程和转速的条件下,叶轮外径越大,同时成本也越高;再者,叶轮外径越大,叶片的摩擦损失也越大,泵的整体效率会因为导叶磨损而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叶轮叶片数和叶轮外径的情况下提高泵效率及扬程的叶轮结构,通过改变泵叶轮叶片的形状,改进了传统技术中叶片效率较低的不足,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包括设置有入水口的上盖盘,下盖盘,以及均匀设置在上、下盖盘之间的多个叶片,叶片的前缘相对于叶片旋转方向向后扫掠,叶片中部相对叶轮旋转方向前伸,叶片与上盖盘的交线呈S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叶片中部的厚度均匀而首尾两端逐渐变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进入叶轮的液体提早受到叶片作用,在同等条件下可减小叶轮外径,从而减少叶片的摩擦损失;在不增加叶轮外径和叶片数量的情况下还可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沿入水口方向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沿C-C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离心泵叶轮叶片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内叶片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包括上盖盘100、下盖盘200和叶片300,上盖盘100与下盖盘200同心连接,叶轮中心处设置有用于安置泵轴的轮毂400。叶片300均匀布置在上盖盘100与下盖盘200之间,上盖盘100在轮毂400周围与叶片300共同形成入水口 410,叶轮的外周边330周围为叶轮的出水口 420 ;根据离心泵原理,从入水口 410进入的水流将从出水口 420流出。如图3和图4所示,叶片300与轮毂400相交处的前缘310相对于叶片300的旋转方向向后扫掠,且叶片300的中部略微前倾,叶轮中叶片300的形状为从入水口 410方向看呈S形前伸,使得叶片300与上盖盘100的交线呈S形。叶片300的中部320的厚度均匀,叶片300与叶轮外周的相交处333以及前缘310的厚度逐渐变薄,其截面呈锥形。叶轮在工作时,由于叶片300中部呈S形,叶片300面积增大,水流能够更早的受到叶片300作用,同时水流的受力面积增大,在同等条件下可减小叶轮的外径,从而减少摩擦损失,同时不增加叶轮外径和叶片数量的情况下还可提高泵的扬程级效率。再者,对于抽取污水时,污水内的一些固体与半固体不容易附着在叶片的前缘310而滑向叶片的外周边330,从而保护叶片300不被磨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包括设置有入水口的上盖盘,下盖盘,以及均匀设置在上、下盖盘之间的多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叶片旋转方向向后扫掠,叶片中部相对叶轮旋转方向前伸,叶片与上盖盘的交线呈S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泵叶轮结构,包括设置有入水口的上盖盘,下盖盘,以及均匀设置在上、下盖盘之间的多个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叶片旋转方向向后扫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