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高产植播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稻高产植播机。
技术介绍
:目前,水稻现有的植播机结构设计不合理,播种时行距宽,土地利用率低,平均每30公分一行,播种时种子播在地平面上,遇到风浪冲击时,种子不成行,稻棵容易倒伏,造成水稻的减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水稻高产植播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水稻植播机,播种时行距宽,土地利用率低,种子播在地平面上,遇到风浪冲击时,种子不成行,稻棵容易倒伏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稻高产植播机由:种箱、调节轮轴、调整钉、调节轮、链条、压坑轮、凸橛、驱动轮、轴承座、主轴、支架、前拖板、拖板支架、压轮轴承座、调节杆、牵引环、平衡拉杆、播种架、把手拉杆、种盒、万向节、播种轴、从动轮、轴承支架、播种量调节轮、分种器、后拖板构成。压坑轮有多个,它通过支架、压轮轴承座安装在播种架上,压坑轮上设有数个交叉排列的凸橛,主轴通过轴承座一端与驱动轮相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轮相连接,调节轮安装在调节轮轴上,调整钉安装在调节轮轴的套上,调节轮轴与播种架相连接,链条一端装在调节轮上,另一端装在播种量调节轮上,前拖板安装在拖板支架上,它与后拖板相连接,调节杆一端与拖板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把手拉杆相连接,平衡拉杆与调节杆相连接,牵引环与播种架相连接,种箱、种盒安装在播种架上,分种器与种盒相连接,播种轴装在种盒上,播种轴与万向节相连接,播种量调节轮通过轴承支架安装在播种架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播种时种子播在压过的坑中,可保持行距穴距不变,分蘖率高,播种均匀,密度合理,,土地利用率高,稻棵不倒伏,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高产植播机,它由:种箱(1)、调节轮轴(2)、调整钉(3)、调节轮(4)、链条(5)、压坑轮(6)、凸橛(7)、驱动轮(8)、轴承座(9)、主轴(10)、支架(11)、前拖板(12)、拖板支架(13)、压轮轴承座(14)、调节杆(15)、牵引环(16)、平衡拉杆(17)、播种架(18)、把手拉杆(19)、种盒(20)、万向节(21)、播种轴(22)、从动轮(23)、轴承支架(24)、播种量调节轮(25)、分种器(26)、后拖板(27)构成,其特征在于:压坑轮(6)有多个,它通过支架(11)、压轮轴承座(14)安装在播种架(18)上,压坑轮(6)上设有数个交叉排列的凸橛(7),主轴(10)通过轴承座(9)一端与驱动轮(8)相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轮(23)相连接,调节轮(4)安装在调节轮轴(2)上,调整钉(3)安装在调节轮轴(2)的套上,调节轮轴(2)与播种架(18)相连接,链条(5)一端装在调节轮(4)上,另一端装在播种量调节轮(2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高产植播机,它由:种箱(I)、调节轮轴(2)、调整钉(3)、调节轮(4)、链条(5)、压坑轮(6)、凸橛(7)、驱动轮(8)、轴承座(9)、主轴(10)、支架(11)、前拖板(12)、拖板支架(13)、压轮轴承座(14)、调节杆(15)、牵引环(16)、平衡拉杆(17)、播种架(18)、把手拉杆(19)、种盒(20)、万向节(21)、播种轴(22)、从动轮(23)、轴承支架(24)、播种量调节轮(25)、分种器(26)、后拖板(27)构成,其特征在于:压坑轮(6)有多个,它通过支架(11)、压轮轴承座(14)安装在播种架(18)上,压坑轮(6)上设有数个交叉排列的凸橛(7),主轴(10)通过轴承座(9) 一端与驱动轮(8)相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轮(23)相连接,调节轮(4)安装在调节轮轴(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