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远专利>正文

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技术

技术编号:8725056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4 12:27
一种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该水族箱,水族箱包括一观赏仓,在观赏仓内放置取自成熟生态养殖池的活砂、活生物石、和海星、藻类、寄居蟹等功能性生物,以及观赏生物如珊瑚、鱼、虾等,然后与成熟生态养殖池相连通,以养成为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据此方法制作的水族箱,包括观赏仓、加热棒仓、沉淀仓、清水仓,沉淀仓内大颗粒悬浮物;加热棒仓内设加热棒控制水温,水经清水、观赏仓、沉淀仓,再回到清水仓,循环往复,保持水族箱的良好生态平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最短的时间促成水族箱小生态系统的成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同时让消费者得到易于饲养且维护简单的海水生物观赏水族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观赏生物水族饲养技术,是一种海水生态封闭循环饲养技术,饲养海水观赏鱼,观赏虾,海藻,珊瑚等品种,是一项在人工、可控环境下模拟、浓缩大自然珊瑚礁生态体系的仿生态技术,采用这种技术制成供观赏用的海水水族箱。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海水观赏水族箱,均采用硝化细菌为主导的过滤系统,其原理是:利用生物球、陶瓷环、珊瑚砂、细菌屋等过滤材料的多孔结构,大密度培育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可以将水族箱内观赏生物产生的氨氮废物分解为亚硝酸盐(N02),进而将亚硝酸盐(N02)转化为硝酸盐(N03),但硝化细菌没有进一步的处理能力,所以会导致水族箱内的硝酸盐不断累积,而高浓度的硝酸盐会产生以下问题:高浓度硝酸盐对鱼类具有毒性: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但如果在水中积累浓度过高也会对鱼类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体色暗淡、抵抗力下降、厌食,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头洞、畸形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PH值降低,海水酸化,生物死亡:高浓度的硝酸盐会导致海水PH值降低,海水酸化。正常天然海水的PH值应在8.0左右,呈碱性。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都无法在低PH值环境中长期生存,例如珊瑚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03),碳酸钙在酸性环境中会逐渐溶解从而导致生物体的死亡。低等藻泛滥,海水浑浊不清,影响观赏:对于大部分海藻来说,硝酸盐是其生长必须的一种重要营养盐,但如果硝酸盐浓度过高则会导致低等藻(褐藻、红泥藻、丝藻等)快速生长,覆盖珊瑚表面,阻止其光合作用,直接导致珊瑚的死亡。低等藻大量繁殖还会释放大量悬浮于水中的孢子 ,导致海水浑浊不清,影响观赏。珊瑚变色,失去观赏价值:珊瑚是一种动物,大部分观赏珊瑚依靠身体内培育的一种特殊的藻类(共生藻)来为其提供营养。在正常水质条件下(硝酸盐浓度接近O)珊瑚控制着共生藻的生长,珊瑚的颜色也是五彩斑斓的。但当硝酸盐浓度超过一定数值(一般超过25ppm)时,共生藻会不受控制地大量生长繁殖,珊瑚自身的颜色会被黑褐色的共生藻掩盖,使珊瑚失去观赏价值,长时间下去最终会导致珊瑚的死亡。除了上述硝化系统外,生物过滤系统是另一种海水水族箱的饲养方式,但由于建立、维护比较复杂且成本高,所以一般仅存在于发烧友级别的海水水族爱好者之中。该系统的原理是:利用生物石为基础,辅助高瓦数灯光、强力造流泵及蛋白质分离器等辅助设备,经历低等藻旺盛繁育期、高等藻旺盛繁育期后,逐步培养有益生物、藻类,慢慢建立成熟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水族箱的成功养殖。这种方式可以比硝化细菌系统更好地保持生物的状态,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系统设计复杂,一般人难以掌握:由于这种方法没有统一的实施标准,而海水水族箱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如灯光系统、造浪系统、温控系统、水循环系统、物理过滤系统、补水系统等,而仅灯光系统一项又涉及到灯胆的类型(LED、T5H0、HQI)、色温、波长、瓦数、光强(PAR值-即光合作用可用光)、镇流器、定时器、配电设施等方面,一般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才能掌握。而且,养水过程复杂、漫长:由于该方法目前尚没有标准化的方案,每个缸的尺寸、形状、灯光配置、水流强度、蛋白质分离器处理量、水体大小、生物石的质量、数量都不尽相同,因此现在这种方法在建立、养水的过程也都不尽相同,需要饲养者耐心、细致地观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如藻类的生长情况、生物的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光照时间、换水、何时放何种生物等操作)。该方法需要饲养者有相当的耐心且对所饲养的海洋生物有相当的了解。一般正常情况下需要经过2 3个月的养水期才能逐步添加目标观赏生物,完全达到预期观赏效果甚至需要3 6个月。另一方面。对于海水生物的饲养,本专利技术人在2012年9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210367013.3、公开于2013年I月2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已提供了一种海水生态封闭循环饲养技术,饲养如海水观赏鱼,观赏虾,海藻,珊瑚等品种,是一项在人工、可控环境下模拟、浓缩大自然珊瑚礁生态体系的仿生态技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及其制作方法,克服了前述现有海水观赏水族箱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改进现有海水观赏生物人工养殖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生态系统、易于饲养且维护简单的海水观赏生物水族箱的制作方法及其水族箱。本专利技术关于建立稳定的海水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申请号为201210367013.3、一种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的专利申请基本相同,并且,本专利技术水族箱的配置物种均取自所述封闭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成熟生态养殖池,并且在水族箱的生态养成过程中与该成熟生态养殖池联通。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所述水族箱包括一观赏仓,本专利技术制作方法的技术核心在于在所述观赏仓内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制作步骤如下:首先,从一封闭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成熟生态养殖池中取出水族箱的配置物种,放置于水族箱的观赏仓中。本申请中所述的成熟生态养殖池,是指申请号为201210367013.3、一种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方法及其装置系统的专利申请所述的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中的生态稳定的养殖池。所配置物种的组成和一般比例:活砂(取自成熟生态养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细珊瑚砂):厚度Icm ;活生物石(取自成熟生态养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Ikg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每20升水I只;食藻螺:每10升水I只;寄居蟹:每10升水I只;目标观赏生物: 珊瑚 每10升水4小块;鱼:每5升水I条鱼;观赏虾 每20升水I只;然后,对已配置好的水族箱进行生态养成:将已配置好的水族箱与所述封闭海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成熟生态养殖池联通,经7-10天,使水族箱里的小生态环境和成熟生态养殖池里大生态环境一致,形成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在观赏仓上方装设LED灯。光照促进珊瑚、海藻、浮游植物的生长,使观赏仓内的配置物种间形成完整生物链,保持稳定生态平衡。所述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如下装置:A养殖池,对水质进行初级处理: 养殖池内悬挂网箱,箱中投放养殖目标生物,养殖池底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养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用于吃掉砂层中的残饵、粪便;翻砂生物翻动砂层,以避免砂层缺氧、板结;B沉淀及生物净化池,包括沉淀池部分和净化生物池部分,对来自所述养殖池经初级处理的水进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净化处理;沉淀池部分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来自养殖池的残余有机颗粒在此沉淀并进行生物分解;生物净化池部分设置生物石,及具有过滤、清理功能的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对经过物理沉淀的水进一步过滤其中剩下的有机颗粒及营养物质,在生物净化池末端,将处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养殖池;全部所述装置系统设置于阳光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根据上述方法制作的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包括:水族箱箱体由透明材料制成,分为4个部分:观赏仓、加热棒仓、沉淀仓、清水仓。加热棒仓、沉淀仓、清水仓依次相通,设置在观赏仓背后,有第一隔板相隔。观赏仓内,配置有依前述水族箱制造方法配置的活砂、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及观赏生物,并注入海水,所述配置物种均采自所述成熟生态养殖池,海水为人工配制而成。在观赏仓的上部,悬置LED灯。加热棒仓内,放置加热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的制作方法,所述海水生态观赏水族箱包括观赏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观赏仓内建立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制作步骤如下:首先,从一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成熟生态养殖池中取出水族箱的配置物种,放置于水族箱的观赏仓中,所配置物种的组成和一般比例:活砂(取自成熟生态养殖池中的富含微生物的细珊瑚砂):厚度1cm,活生物石(取自成熟生态养殖池中的富含有益生物的生物石):每10升水配1kg活生物石,功能性生物:翻砂海星:每20升水1只,食藻螺:每10升水1只,寄居蟹:每10升水1只,目标观赏生物:珊瑚:每10升水4小块,鱼:每5升水1条鱼,观赏虾:每20升水1只,然后,对已配置好的水族箱进行生态养成:将已配置好的水族箱与所述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的成熟生态养殖池联通,经7?10天,使水族箱里的小生态环境和成熟生态养殖池里大生态环境一致,形成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在观赏仓上方装设LED灯,用于光照促进珊瑚、海藻、浮游植物的生长,使观赏仓内的配置物种间形成完整生物链,保持稳定生态平衡。所述封闭海水生态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如下装置:A养殖池,对水质进行初级处理:养殖池内悬挂网箱,箱中投放养殖目标生物,养殖池底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养殖池中引入翻砂生物和次要养殖目标生物,用于吃掉砂层中的残饵、粪便;翻砂生物翻动砂层,以避免砂层缺氧、板结;B沉淀及生物净化池,包括沉淀池部分和净化生物池部分,对来自所 述养殖池经初级处理的水进行物理沉淀和生物净化处理;沉淀池部分铺设生物活化砂层,并引入翻砂生物,使大部分来自养殖池的残余有机颗粒在此沉淀并进行生物分解;生物净化池部分设置生物石,及具有过滤、清理功能的次要养殖目标生物,对经过物理沉淀的水进一步过滤其中剩下的有机颗粒及营养物质,在生物净化池末端,将处理后的水排出,送回所述养殖池;全部所述装置系统设置于阳光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远
申请(专利权)人:汪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