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2092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出口支撑架旁侧设置有图书输送装置;所述出口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平移机构,该平移机构自出口支撑架上方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上方,平移机构连接夹书机构。进一步讲:所述图书输送装置为双向输送线,一端连接出书口,另一端连接图书回收装置;且,该图书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图书检测装置。所述平移机构与夹书机构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相对于先前技术而言,增加图书输送装置,能够完成图书自出口支撑架的出库动作。图书输送装置上增加图书检测装置,并将图书输送装置设置有双向滚动输送线,能够有效的杜绝标签破损的图书出库,保证出库图书的绝对合格。图书回收机构,结构简单,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图书馆全自动闭架书库中的出书窗口,属于机械自动化领域。
技术介绍
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图书管理系统包含全自动闭架书库及相应的管理系统和控制系统。全自动闭架书库包含书架、巷道车、巷道车接口、输送装置、出书窗口和还书窗口。巷道车完成书架及巷道车接口之间的图书运送,输送装置完成巷道车接口及出书窗口及还书窗口之间的图书运动。其中,出书窗口的功能是接收来自输送装置的图书,完成读者所借阅图书的出库动作。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记载在201210117253.8专利申请文件中。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先前的出书窗口的结构示意图,该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I和横跨暂存输送线的线内支撑架2,出口支撑架上设置有下层书篓架和上层窗口挡板,书篓架通过架体升降气缸上下移动;线内支撑架上设置有自暂存输送线上方移动至下层书篓架上方的书篓夹。线内支撑架2完成自输送线上抓取书篓并放置在出口支撑架下层书篓架上的工作,出口支撑架I下层的书篓架通过升降机构抬升至上层的窗口挡板处,完成出书动作。该专利中的出书窗口完成了其基本的工作要求,但针对现实借阅的需求,仍需要完善其功能,使图书的出库过程更加稳妥,读者使用得更加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智能、美观、便利、保险的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结构。具体来讲,本专利技术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其改进在于:所述出口支撑架旁侧设置有图书输送装置;所述出口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平移机构,该平移机构自出口支撑架上方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上方,平移机构连接夹书机构。进一步讲:所述图书输送装置为双向输送线,一端连接出书口,另一端连接图书回收装置;且,该图书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图书检测装置。所述平移机构与夹书机构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平移机构为电缸。所述旋转机构为旋转气缸。所述图书回收装置为回收簸箕及书筐,回收簸箕出口与书筐入口相连。所述书筐下端设置滚轮,或者书筐上端设置有通过滑轨出入的抽屉。所述图书输送装置和平移机构设置于出口支撑架的延伸支架上,该延伸支架是自出口支撑架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的支撑架。所述图书检测装置为无线射频标签检测天线。出书窗口与出书台相连,出书台上具有图书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先前技术而言,增加图书输送装置,能够完成图书自出口支撑架的出库动作。图书输送装置上增加图书检测装置,并将图书输送装置设置有双向滚动输送线,能够有效的杜绝标签破损的图书出库,保证出库图书的绝对合格。图书回收机构,结构简单,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先前的出书窗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出书窗口改良后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书窗口改良后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出书窗口改良后结构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出书窗口改良后结构的俯视图。图6至图9为本专利技术出书窗口改良后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2至图9所示图,本专利技术中的出书窗口同样包含了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I和横跨暂存输送线的线内支撑架2,出口支撑架上设置有下层书篓架11和上层窗口12,下层书篓架11通过架体升降气缸13上下移动。该线内支撑架2上设置有平移机构21,该平移机构21自线内支撑架2延伸至出口支撑架I。该平移机构21上设置有伸长板22,伸长版22 —侧固定在平移机构21上,另一侧具有一延伸段221,延伸段221通过平移机构21移动至下层书篓架11上方。该延伸段221上设置有书篓夹升降气缸23,书篓夹升降气缸23上连接有书篓夹3。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出书窗口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改良,增加了出口图书的检测机构,并为检测后的图书增加出书窗口及回收窗口,避免标签损坏的图书出库。如图6所示,出口支撑架I的旁侧设置有图书输送装置4,图书输送装置4 一端连接图书出书窗口 5,另一端连接图书回收窗口 6,图书输送装置4为双向输送线,根据控制指令完成双方向滚动传输。平移机构9设置于出口支撑架的延伸支架8上,自出口支撑架水平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4上方。平移机构9为电缸,电缸滑块下方连接一旋转气缸10,旋转气缸10连接夹书机构7。本实施方式中,图书输送装置4、图书出书窗口 5及图书回收窗口6均设置在与出口支撑架相连的延伸支架8上。该延伸支架8是自出口支撑架I延伸设置的支架结构,横跨上层窗口 12及图书输送装置4。载有出库图书的书篓自下层书篓架11运送至出书口支撑架I的上层窗口 12处后,夹书机构7自书篓中逐本夹取图书,平移机构9将夹书机构7运送至图书输送装置4上方,该图书输送装置旁侧的延伸支架8上安装有无线视频标签检测天线15,夹书机构7到位后,检测天线15对其进行检测,图书检测无误后,开启图书输送装置4,向出书窗口滚动,旋转气缸10将图书旋转90度,打开手指,图书滑落至输送线上,输送线为运动状态,图书在惯性的作用下,从直立状态改变为平躺状态,从而顺利抵达出书窗口。反之,当检测天线检测至_书的标签破损,图书输送装置4反方向开启,向图书回收窗口滚动。其中,图书出书窗口 5包含窗口升降板51,当图书检测完毕且无误后,升降板51打开,图书送出。当图书的RFID标签坏损,而无法检测到该图书时,输送线朝图书回收窗口 6方向滚动传输。该图书回收窗口 6包含一回收簸箕61及书筐62,回收簸箕61包含一上端遮挡部611,遮挡部611连接一倾斜滑道612,倾斜滑道612出口与书筐62开口相对,图书自回收簸箕61直接滑落至书筐62内。其中书筐62下端可以设置滚轮,或者书筐62内包含方便出入的抽屉结构,人工定时取出标签破损的图书。抽屉的开启方向可以正对出书台,也可以设置在侧面,工作人员进入库内,拿取图书。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出书窗口连接一出书台14,出书台的设置,使得整个设备美观方便,其上部设置有图书卡槽141,用以接收图书输送装置4输送的图书,也方便读者拿取图书。下部设置有柜门142,管理员开启柜门142,方便取出书筐内的图书。本专利技术在图书出库前添加了检测装置,保证了出库图书的准确无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支撑架旁侧设置有图书输送装置;所述出口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平移机构,该平移机构自出口支撑架上方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上方,平移机构连接夹书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闭架书库的出书窗口,包含出书口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口支撑架旁侧设置有图书输送装置; 所述出口支撑架上方设置有平移机构,该平移机构自出口支撑架上方延伸至图书输送装置上方,平移机构连接夹书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书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图书输送装置为双向输送线,一端连接出书口,另一端连接图书回收装置;且,该图书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图书检测装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书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与夹书机构之间设置有旋转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书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为电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书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