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该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状的外罩,所述筒状的外罩上安装着光源保持座,同时在所述筒状上的、该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装有聚焦透镜;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装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热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内,多片散热板围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侧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照明装置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照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061878号)中,公开了一种照明装置的方案,该照明装置包括后部开放的前部外罩、前方开放的后部外罩、中部外罩、前部连结机构和后部连接机构,前部外罩的前壁上设置有聚焦透镜,后部外罩相对于前部外罩被配置在后方,后部外罩在后壁上设置有光源和发散来自该光源的热的多片散热板,该光源发射出要经聚焦透镜投射出来的光,中部外罩配置在前部外罩和后部外罩之间,围住该前部外罩的后方的部位和该后部外罩的前方的部位,前部连结机构把前部外罩连结在中部外罩上,可使前部外罩沿iu后方向相对中部外罩自如地移动,后部连结机构把后部外罩连结在中部外罩上,可使后部外罩沿前后方向相对中部外罩自如地移动,前部外罩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周壁被配置在后部外罩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周壁的外周侧或内轴侧,使前部外罩能够在中部外罩的内部与后部外罩相重合。但是,现有照明装置中,虽然用被安装在后部外罩的后方侧的面上的多片散热板能够发散来自光源的热,但最好再进一步提高对光源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的照明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该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状的外罩,所述筒状的外罩上安装着光源保持座,同时在所述筒状上的、该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装有聚焦透镜;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装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热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内,多片散热板围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侧方。下面对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多片散热板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被安装在光源保持座上,从而形成连通外罩的内部与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侧的通路。设置有安装在外罩上的调节机构,用来调节光源保持座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聚焦透镜的相对位置。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插在聚焦透镜与光源之间并吸收或透过来自光源的一部分光的滤光片。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1、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包括光源、保持住该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状的外罩,该筒状的外罩上安装着光源保持座,同时在该筒状的外罩上的、该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装有聚焦透镜,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装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热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内,多片散热板围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侧方,所以能够有效地用围绕在光源周围的多片散热板散去来自光源的热,从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2、多片散热板也可以沿前后方向延伸地被安装在光源保持座上,从而形成连通外罩的内部与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侧的通路,如果采用这种照明装置,在通路内能够产生从外罩的内部向光源保持座的后方外侧的空气流,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闻散热效率。3、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中还可以设置有安装在外罩上的调节机构,用来调节光源保持座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聚焦透镜的相对位置,如果采用这种照明装置,用调节机构调节光源保持座前后方向上相对于聚焦透镜的相对位置,就能够适当地调节来自照明装置的照射光的焦点。4、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也可以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插在聚焦透镜与光源之间并吸收或透过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的滤光片,如果采用这种照明装置,更换滤光片就能够改变照射光的色彩或图案,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照明演出。本专利技术所述照明装置可用于电视演播室、照相工作室、舞台等内使用的聚光灯、用作帆船灯的照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立体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侧视断面说明图。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侧视断面说明图。图4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俯视断面说明图。图5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俯视断面说明图。图6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前视断面说明图。图7是有关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可安装的遮光装置的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的侧面说明图。图9是图8所示的其他实施例的局部说明图。图10是图8所示的其他实施例的局部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I...照明装置,2...光源,3...光源保持座,4...聚焦透镜,5...外罩,11...凹部,12...光源托,13...散热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例的作为聚光灯的照明装置I包括光源2、保持住光源2的光源保持座3、筒状的外罩5和调节机构6,该筒状的外罩5中安装了光源保持座3,同时在该筒状的外罩5中该光源保持座3的前方安装有由菲涅尔透镜等构成的聚焦透镜4,调节机构6被安装在外罩5上,用来调节光源保持座3前后方向X上相对于聚焦透镜4的相对位置。光源2包括发光二极管及非球面透镜,并将发光二极管发出来的光经非球面透镜照射到前方。这样的光源2大约60W就能够进行与白炽灯IkW的照明同等的照明。光源保持座3包括光源托12和安装在光源托12上的多片散热板13,光源托12把光源2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11内,多片散热板13围住光源托12的凹部11的后方和侧面。如图3所示,例如,光源托12包括从侧面看朝前形成为凹状的盒托构件15和一对侧板17、17a,该对侧板17、17a分别固定在与盒托构件15的前后方向X正交的横方向Y上的一对侧面16、16a上。盒托构件15包括在正交于前后方向X和横方向Y的上下方向Z上相互面对的上板21和下板22以及将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后端面桥接起来的后板23。俯视时上板21和下板22分别是矩形,后板23从前面看是矩形。上板21和下板22形状相同。上板21的下表面24、下板22的上表面25和后板23的前表面26共同形成凹部11。上板21的上表面27、下板22的下表面28和后板23的后表面29上分别安装有散热板13。光源2被安装在后板23的前表面26上,这样安装就能够将其保持在凹部11内。侧板17从侧面看是矩形,并用面对上板21、下板22和后板23的各自的侧面16的内侧面31固定在相应的侧面16上。侧板17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上缘32相对于上板21位于上方,与侧板17的上缘32平行同时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下缘33相对于下板22位于下方。侧板17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缘34与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沿横方向Y延伸的前缘35和36同一平面。侧板17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后缘37相对于上板21和下板22各自的沿横方向Y延伸的后缘38和39位于后方。侧板17沿前后方向X比上板21和下板22延伸长,同时沿上下方向Z比后板23高。侧板17a用面对上板21、下板22和后板23的各自的侧面16a的内侧面31a固定在相应的侧面16a上。侧板17a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上缘32a相对于上板21位于上方,与侧板17a的上缘32a平行同时沿前后方向X延伸的下缘33a相对于下板22位于下方。侧板17a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前缘34a与前缘35和36同一平面。侧板17a沿上下方向Z延伸的后缘37a相对于后缘38和39位于后方。侧板17a沿前后方向X比上板21和下板22长,同时沿上下方向Z比后板23高。侧板17和17a各自的内侧面31和31a与下表面24、上表面25及前表面26 —起形成凹部11。多片散热板13由从前面看是矩形的多片侧方散热板41、从前面看是矩形的多片侧方散热板42和从侧面看是C形的多片中央散热板43构成,俯视时多片侧方散热板41沿横方向Y延伸,被配置在侧板17上,沿前后方向X并排且相互具有间隔,多片侧方散热板42与多片侧方散热板41形状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保持住该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状的外罩,所述筒状的外罩上安装着光源保持座,同时在所述筒状上的、该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装有聚焦透镜;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装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热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内,多片散热板围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侧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03 JP 2012-021580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保持住该光源的光源保持座和筒状的外罩,所述筒状的外罩上安装着光源保持座,同时在所述筒状上的、该光源保持座的前方安装有聚焦透镜;光源保持座包括光源托和安装在光源托上的多片散热板,光源托把光源保持在前方开口的凹部内,多片散热板围住光源托的凹部的后方和侧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喜明,梁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