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1873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57
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1)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公头(4)与母头(1)中部空腔连通,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密封圈2。在接头端面采用环形密封圈使接触界面配合的同时局部保持一定弹性变形张力范围实现密封,密封效果显著提升,可防止带压流体渗漏;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适应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作业中管线连接技术或装置,尤其是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带压流体作业现场通常用硬质管线输送,而管线连接技术一直以来都得到特别重视,常用的做法是在两根管线之间安装一种接头,这种接头包括分别用于连接两端管头的公、母头,公、母头接触界面凸凹相互配合,同时公、母头分别外套卡箍,公、母头对紧后再以两端卡箍丝扣旋紧紧固;由于公头与母头间是硬接触,挤压变形量较小且不能恢复,因此不能形成保持紧密接触的张力,同时基于材料、制造工艺、自然磨损等因素,经常出现密封不严,管线内流体渗漏现象,从而产生流体浪费,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安全风险等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该装置能够通过增加界面变形张力保持范围,有效提升密封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公头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公头与母头中部空腔连通,在公头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环形槽,在该环形槽内安装密封圈。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在接头端面采用环形密封圈使接触界面配合的同时局部保持一定弹性变形张力范围实现密封,密封效果显著提升,可防止带压流体渗漏;结构简洁,安装使用方便,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母头I,密封圈2,环形槽3,公头4,卡箍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I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公头4与母头I中部空腔连通,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密封圈2。公头4外套卡箍5,母头I外缘有与卡箍5内缘配合的丝扣。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I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前述中,环形槽3开口宽度与密封圈2相适应,将密封圈2从公头前端套入,使其嵌入环形槽3。使用时,公头4和母头I分别连接两端管线,将公头4和母头I对紧,旋转卡箍5使其内丝扣与母头I外丝扣咬合,继续旋紧卡箍5使公头4、母头1、卡箍5连接牢固。实施例1:公头4前部端面呈梯形锥状凸起,母头I呈漏斗面凹入与之同轴配合。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截面呈梯形的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有截面呈梯形的密封圈2。实施例2:公头4前部端面呈球冠状凸起,母头I呈圆弧面凹入与之同轴配合。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截面呈局部开口的圆形的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有截面呈圆形的密封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1)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公头(4)与母头(1)中部空腔连通,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密封圈(2)。

【技术特征摘要】
1.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I)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公头(4)与母头(I)中部空腔连通,在公头(4)前部凸起端面围绕空腔的外缘上有环形槽(3),在该环形槽(3)内安装密封圈(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公头(4)外套卡箍(5),母头(I)外缘有与卡箍(5)内缘配合的丝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公头(4)前部端面凸起与母头(I)凹入的端面同轴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管线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公头(4)前部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纪柱杨春雷王小山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新科澳石油天然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