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21743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特征是: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竖向支撑构成,所述底部平台通过竖向支撑与顶部平台固接构成一棱台。优点是:在逆作法深基坑施工中通过导引台对底部定位孔的位置控制,保证了钢管柱的中心位置准确。底部平台整平后定位孔和导向孔的中心与底部平台铅垂,可有效保证柱身的垂直度,定位准确,垂直度易控。本导引台移动灵活,整平队中方便,喂桩过程较快,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导引台加工简单,由钢板和型钢组合焊接即可制作完成,移动快捷周转性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
技术介绍
逆作法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建筑业不断创新。传统的施工方法中,直接采用吊车直接进行喂柱,后插柱的位置和垂直度控制难度大,且偏差较大,影响整体受力和后续的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保证钢管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操作简便且可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的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竖向支撑构成,所述底部平台通过竖向支撑与顶部平台固接构成一棱台。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底部平台包括边框、其上开有定位孔的定位孔板及连接件,所述底部平台中心部位设有定位孔板,并通过连接件与其固接。所述定位孔板周边固接有定位孔板边框,定位孔板的定位孔孔径大于钢管柱柱径IOmm0所述顶部平台包括边框和两扇可翻转活门,在每扇翻转活门外侧边通过铰链与边框铰接,所述翻转活门上开有导向孔。所述翻转活门上的导向孔孔径大于钢管柱柱径10mm。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逆作法深基坑施工中通过导引台对底部定位孔的位置控制,保证了钢管柱的中心位置准确。底部平台整平后定位孔和导向孔的中心与底部平台铅垂,可有效保证柱身的垂直度,定位准确,垂直度易控。本导引台移动灵活,整平队中方便,喂桩过程较快,效率大大提高。此外,导引台加工简单,由钢板和型钢组合焊接即可制作完成,移动快捷周转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底部平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向支撑;2、底部边框;3、顶部边框;4、铰链;5、导向孔;6、活门;7、底部连接件;8、定位孔板;9、定位孔;10、定位孔板边框;11、角部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和图3,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竖向支撑I构成,所述底部平台通过竖向支撑与顶部平台固接构成一棱台。所述底部平台包括底部边框2、其上开有定位孔9的定位孔板8及底部连接件7,所述底部平台中心部位设有定位孔板,并通过连接件7与其固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边框2为3.5米正方形由10#槽钢焊成,每边中心做2mm定位槽标记,用于准确控制定位孔中心;定位孔板8由800X800的IOmm厚钢板制作,所述定位孔板周边固接有定位孔板边框10,即在定位孔板中心部切割出大于钢管柱柱径的定位孔9,所述定位孔孔径大于钢管柱柱径10mm。所述连接件7采用10#槽钢制作,将定位孔板和定位孔板边框焊接成整体。在底部平台四角的底部均固定有角部支撑11。所述顶部平台包括顶部边框3和两扇可翻转活门6,在每扇翻转活门外侧边通过铰链4与顶部边框3铰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边框3采用50 X 50 X 4角钢焊成0.8米的正方形,翻转活门采用2块360X720的IOmm厚钢板制成,每扇活门每边切割出大于钢管柱5mm的半圆形导向孔5,每扇活门采用两个铰链合页与顶部边框连接。所述导向孔5孔径大于钢管柱柱径10mm。竖向支撑I由10#槽钢将顶部平台和底部平台固焊成3米高的棱形台,4个角部各一根,每个斜面中间一根,焊接牢固同时保证导向孔5和定位孔9同心且与底部平台垂直。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导引台整平对中:工程桩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利用边框控制槽与双向轴线校准控制,将定位孔板的定位孔9与桩心对准;对准后整平底部平台并将平台固定牢固,进行二次校核。后插柱喂引:打开顶部平台活门6,使钢管柱进入导引台内插入定位孔9内,关上活门,使钢管柱沿导引台缓慢下放到达设计位置。固定钢管柱,移开导引台,即完成喂柱过程。本专利在逆作地下室工程中使用,施工简单,效率较快。开挖后对钢管柱的位置进行检查,平面位移5mm,全高垂直度偏差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竖向支撑构成,所述底部平台通过竖向支撑与顶部平台固接构成一棱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平台、顶部平台和竖向支撑构成,所述底部平台通过竖向支撑与顶部平台固接构成一棱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平台包括边框、其上开有定位孔的定位孔板及连接件,所述底部平台中心部位设有定位孔板,并通过连接件与其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桩后插钢管柱导引台,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曹国志金正良叶黎明郭大忠应郁民卢飞跃金贤伟田成峰李翀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