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0217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沿滑坡体(2)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穿越滑坡体(2)深入到非滑坡体的基岩(1)中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在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之间的上部开挖有加筋土渗沟(23),在加筋土渗沟(23)内回填有回填砂(11),设有防水土工布(15)和软式透水管(16)并回填有回填碎石(12);在路面平台以上至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铺设有坡面三维植草(7)。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成本较低、施工占用场地较少、工艺简便、施工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路边坡的加固与防护,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
技术介绍
微型钢管桩作为一种“小径高强”桩已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边坡加固中,尤其适用于大型施工机械无法进入作业场地的情况。支撑渗沟常用于边坡滑坡体中地下水的排水和坡面支护,通常为纵向布设于滑坡体中,并在坡脚与挡土墙形成支撑体系,适用于富地下水滑坡边坡的处治,但当滑坡体厚度较大时,富水的滑坡体常常难以进行渗沟的开挖成型,导致施工困难。当滑坡体属于基岩上部盖层滑动,或松散堆积体的浅层(6m)或中深层 (6-20m)滑动时,由于边坡滑坡滑动与上层局部滞水及降雨入渗地下水关系密切,用微型钢管桩为基础上部设置挡土墙及墙后渗沟的组合结构进行处治,是目前能实现对公路路堑边坡滑坡体的支挡、排水及防护的较好方案,但由于富水的松散滑坡体容易坍塌,也会造成挡土墙及墙后渗沟的施工困难并引发施工安全问题,此外,挡土墙及墙后渗沟的施工速度慢会延长整个公路路堑边坡滑坡体的处治时间。目前,对基岩上部的松散堆积体或盖层沿基岩界面的公路路堑边坡滑坡,常规的桩板墙加固设计方案因造价高、抗滑桩施工安全问题大,常常受到施工方的抵制。采用锚杆挂网喷浆加固方案,虽然施工安全性较好,但造价较高,还需考虑绿化和地下水的排水问题,如设置水平排水孔等,此外,当滑坡体或松散堆积体厚度较大时,还需在在坡脚设置抗滑桩,而施工抗滑桩同样会导致安全问题。对基岩上部盖层滑动,或松散堆积体沿基岩界面的公路路堑边坡滑坡,目前,常无奈地采用削坡卸载后,再用支撑渗沟加坡脚挡土墙进行处治,支撑渗沟兼具支挡和排水的功能,因此该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传统方案,但其存在工期长、开挖创面大、卸方量大及易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等问题;用微型钢管桩为基础上部设置挡土墙及墙后渗沟的组合结构进行处治,该方案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案,同样存在挡土墙挡土墙及墙后渗沟的施工困难,施工工期较长、安全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成本较低、施工占用场地较少、工艺简便、施工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的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沿滑坡体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穿越所述的滑坡体深入到非滑坡体的基岩中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在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之间的上部开挖有加筋土渗沟,在所述的加筋土渗沟内在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面向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一侧固定铺设有第一层土工格栅,在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面向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一侧固定铺设有第二层土工格栅,在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之间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砂,在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和软式透水管并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碎石;在路面平台以上至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铺设有坡面三维植草。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是将管身开有小孔的微型钢管放入钻孔后,现场进行水泥注浆,待浆体凝固成混凝土后形成的混凝土充填的钢管桩。所述的第一层土工格栅和第二层土工格栅分别固定在焊于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和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的钢管表面的固定销上,所述的第一层土工格栅和所述的第二层土工格栅均采用土工连接棒连接成一整体。所述的坡面三维植草是在清除路面平台以上至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顶部位的路堑边坡范围的所述的滑坡体后回填粘性土并压实,再铺设三维植草网垫进行植草形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结合了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护结构、支撑渗沟和加筋土挡墙的优势,集支挡、排水、防护功能于一体,能形成更为安全的边坡修复体,避免了采用抗滑桩、挡土墙等传统支护结构时富水滑坡体坍塌对施工造成的安全威胁,同时,还具有施工简便、占有场地少、施工速度快,经济环保的特征,尤其适用于公路富地下水路堑边坡沿基岩上部的松散堆积体或盖层沿基岩界面发生的浅层(6m 以下)或中深层(6-20m)滑坡的快速修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应用成本较低、施工占用场地较少、工艺简便、施工安全性好、施工速度快的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微型钢管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微型钢管灌注桩的右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滑坡体2与非滑坡体的基岩1之间形成有滑动面5,沿滑坡体2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穿越滑坡体2深入到非滑坡体的基岩1中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在基岩1中形成锚固段3,在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之间的上部开挖有加筋土渗沟23,在加筋土渗沟23内在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面向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 8—侧固定铺设有第一层土工格栅13,在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面向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 一侧固定铺设有第二层土工格栅14,第一层土工格栅13和第二层土工格栅14分别固定在焊于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的钢管表面的固定销22 上,第一层土工格栅13和第二层土工格栅14采用土工连接棒21连接成一整体,在第一排4微型钢管灌注桩8和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之间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砂11,在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15和软式透水管16并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碎石12 ;在路面平台17以上至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铺设有坡面三维植草7,坡面三维植草7是在清除路面平台17以上至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顶部位的路堑边坡范围的滑坡体2后回填粘性土 6并压实,再铺设三维植草网垫进行植草形成。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是将管身开有小孔19的微型钢管18放入钻孔后,现场进行水泥注浆,待浆体凝固成混凝土 20后形成的混凝土充填的钢管桩。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具体施工流程如下(a)采用钻机或其他成孔设备钻井孔至岩层内一定深度,井孔的直径彡300mm ; (b)在比井孔直径稍小的微型钢管18上钻孔并焊接土工格栅的固定销22,将微型钢管18下端口插至该孔底部;(c)在微型钢管18内注入混凝土;(d)在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中间的上部开挖渗沟,再将第一层土工格栅13安装在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表面的固定销22,并用土工连接棒 21将第一层土工格栅13连接成一整体,在渗沟中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砂11 ; (e)在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中间的上部开挖渗沟,并将第二层土工格栅14 安装在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钢管表面的固定销22,用土工连接棒21将第二层土工格栅14连接成一整体,并每隔an在用土工连接棒21将第一层土工格栅13和第二层土工格栅14连接,铺设防水土工布15和软式透水管16,回填并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钢管灌注桩支撑加筋土渗沟结构,其特征是沿滑坡体( 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穿越所述的滑坡体( 深入到非滑坡体的基岩(1)中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在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 (8)、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之间的上部开挖有加筋土渗沟(23),在所述的加筋土渗沟内在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面向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 —侧固定铺设有第一层土工格栅(13),在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面向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 一侧固定铺设有第二层土工格栅(14), 在所述的第一排微型钢管灌注桩(8)和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之间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砂(11),在所述的第二排微型钢管灌注桩(9)和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0) 间铺设有防水土工布(15)和软式透水管(16)并回填并压实有回填碎石(12);在路面平台以上至所述的第三排微型钢管灌注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武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