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终端通讯模式的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1566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终端通讯模式的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方法,包括:1)健康信息采集仪测量居民数据后上传至服务器;2)服务器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值,若为是,则将其归档,并结束;若为否,则执行步骤3);3)服务器判断该数据是否超过临界值,若为否,执行步骤4),若为是,同时执行步骤4)和步骤5);4)服务器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执行步骤7);5)服务器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执行6);6)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在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连接居民终端;7)居民终端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连接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国家医疗改革要求医疗服务重心前移,加强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充分利用三级医院优质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市场上测量生命基本体征的设备很多,针对每种单一生命体征数据都会有不同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用户可以自行购买在家里测量,通过自己的日常测量来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每个社区全科医生会分配2000个左右慢性病居民,这些居民的日常随访工作都会由这个社区全科医生负责。这样就会存在一些缺点:I)居民或者社区全科医生,现采用的测量设备比较分散,对于携带或者测量造成一定的麻烦;2)社区全科医生或者居民自己日常测量的数据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如居民日常测量的数据可能会丢失,社区医生为居民测量的数据可能需要手动记录到电脑,相关医疗机构基本没有收集居民测量数据的渠道;3)如果居民测量的数据出现异常情况,居民自己无法判断,同时社区全科医生无法及时获取,居民有可能会错过最佳就医时间;4)现有的通讯技术发展相当成熟,但没有更好的应用到居民和社区全科医生交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健康信息采集仪测量居民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后,将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2)服务器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值,若为是,则将其归档,并结束;若为否,则执行步骤3);3)服务器判断该数据是否超过临界值,若为否,执行步骤4),若为是,同时执行步骤4)和步骤5);4)服务器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提醒其测量数据处于临界值;居民终端在收到信息后执行步骤7);5)服务器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发送信息,提醒其数据异常;社区全科医生终端收到信息后立即执行6);6)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在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居民终端,通过终端更详细的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为其做出相应医疗处理;7)居民终端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与社区全科医生,就自身健康状况咨询医疗建议;8)居民终端上传异常信息解决结果信息。所述的居民终端为手机、PC、PAD或机顶盒。所述的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为手机、PC、PAD或机顶盒。所述的健康信息采集仪通过3G网络与服务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成本低、操作方便,居民使用健康信息采集仪后,可以不必再使用其他测量设备;居民测量的数据如有异常,平台会自动发送信息提醒,同时社区全科医生看到提醒信息后会立即与居民取得联系,询问健康情况;此外,居民在市区内二、三级医院就诊时,医生可以通过平台调阅居民每日测量的体征数据,作为重要的医疗诊断依据2)社区全科医生通过使用家庭健康信息平台及相关产品,减少慢病监控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3)向医疗机构提供居民的生命体征数据及统计分析结果,完善居民健康档案。4)多终端通讯模式,家庭健康信息平台融合了手机、PAD、PC、机顶盒等高科技产品,为居民和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了多种交流方式。5)居民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最新的医疗资源信息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具体流程,从居民的测量,到服务器的采集分析,还有居民与社区全科医生之间的交流都做了展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以下是结合图2对图1流程做详细的说明:在步骤401中,居民首先使用健康信息采集仪2测量生命体征数据,测量结束后设备会保存测量数据,同时向服务器3上传数据,然后执行步骤402 ;在步骤402中,服务器3会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判断用户测量的数据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将其归档,结束流程;如果数据异常,则执行步骤403 ;在步骤403中,如果测量值没有超过临界值,执行步骤404 ;如果测量值超过了临界值,同时执行步骤404和405 ;在步骤404中,服务器会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I,提醒其测量数据处于临界值;居民在收到信息后执行步骤407 ;在步骤405中,服务器3会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4发送信息,提醒其数据异常;社区医生收到信息后,会立即执行406 ;在步骤406中,社区全科医生在接到服务器3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通过多终端联系用户,对其进行健康关护;在步骤407中,居民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可以使用终端通过服务器3来联系社区医生;在步骤408中,居民终端I上传异常信息解决结果信息。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把现有各种成熟的通讯技术产品(如:手机、PC、PAD、机顶盒)通过服务器整合运用到医疗行业,为居民和社区全科医生沟通交流提供了多种模式。服务器3提供了多种服务功能,居民可以通过网站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社区全科医生通过平台提高了日常随访工作效率,服务器也为医疗机构完善了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健康信息采集仪测量居民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后,将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 2)服务器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值,若为是,则将其归档,并结束;若为否,则执行步骤3); 3)服务器判断该数据是否超过临界值,若为否,执行步骤4),若为是,同时执行步骤4)和步骤5); 4)服务器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提醒其测量数据处于临界值;居民终端在收到信息后执行步骤7); 5)服务器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发送信息,提醒其数据异常;社区全科医生终端收到信息后立即执行6); 6)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在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居民终端,来更详细的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为其做出相应医疗处理; 7)居民终端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与社区全科医生,就自身健康状况咨询医疗建议; 8)居民终端上传异常信息解决结果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居民终端为手机、PC、PAD或机顶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为手机、PC、PAD或机顶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健康信息采集仪通过3G网络与服务器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1)健康信息采集仪测量居民数据后上传至服务器;2)服务器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值,若为是,则将其归档,并结束;若为否,则执行步骤3);3)服务器判断该数据是否超过临界值,若为否,执行步骤4),若为是,同时执行步骤4)和步骤5);4)服务器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执行步骤7);5)服务器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发送信息收到信息后执行6);6)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在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连接居民终端;7)居民终端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连接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终端通讯模式的远程医疗监护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健康信息采集仪测量居民的各项基本生命体征数据后,将该数据上传至服务器;2)服务器根据国家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正常值,若为是,则将其归档,并结束;若为否,则执行步骤3);3)服务器判断该数据是否超过临界值,若为否,执行步骤4),若为是,同时执行步骤4)和步骤5);4)服务器自动给居民发送信息至居民终端,提醒其测量数据处于临界值;居民终端在收到信息后执行步骤7);5)服务器自动给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发送信息,提醒其数据异常;社区全科医生终端收到信息后立即执行6);6)社区全科医生终端在接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用户数据异常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居民终端,来更详细的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为其做出相应医疗处理;7)居民终端收到服务器反馈的信息后,通过服务器连接社区全科医生终端,与社区全科医生,就自身健康状况咨询医疗建议;8)居民终端上传异常信息解决结果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思跃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