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工具及其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305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滑动件、通过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转轴进行枢转从而实现随着所述滑动件伸缩而合拢或分离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与滑动件构成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轴的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及第二夹紧件构成的整体与所述壳体构成滑动连接。一种动力工具,包括:所述的夹持机构、驱动件、马达和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滑动件和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使用户能够实现紧固件的快捷装夹,并在完成紧固动作后,自动恢复到待装夹状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及其夹持机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诸如螺钉等紧固件紧固动作的动力工具及其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一些用于夹持铁钉、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的紧固件夹持机构,在使用时,往往需要人手对紧固件进行定位和对准,这样一来,不但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出现了很多夹持机构,虽然解决了安全问题,但是都需要人手扶持才能正确的将紧固件装载,并且仍然没有解决如何便利装夹紧固件并在进行紧固动作时及时松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户单手快捷实现装夹的夹持机构,和提供了 一种带有该夹持机构的动力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可伸缩地安装在壳体上的滑动件、通过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转轴进行枢转从而实现随着滑动件伸缩而合拢或分离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与滑动件构成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轴的转动连接,滑动件与第一夹紧件及第二夹紧件构成的整体与壳体构成滑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用于供待夹持工件沿垂直于滑动件与壳体相对滑动方向放入它们之间的斜面。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合拢的第一弹性件。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驱动滑动件远离壳体的第二弹性件。进一步地,第一夹紧件形成有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第二夹紧件形成有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合拢时分别与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分别啮合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带有如上夹持机构的动力工具,包括:用于驱动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工件动作的驱动件、容纳在壳体内的马达、同样容纳在壳体内用于将马达的动力传送给驱动件的传动机构。进一步地,驱动件与壳体构成转动连接或/和滑动连接。进一步地,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相互平行,驱动件与壳体相对滑动的方向垂直于第一枢轴,驱动件的与壳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枢轴。更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滑动件,套管,作为驱动件的驱动轴,在自由状态下趋向于合拢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壳体形成有安装开口,壳体与滑动件在安装开口处构成滑动动方向平行于驱动轴轴线的滑动连接,壳体和滑动件形成有相互配合的用于使滑动件滑出但不脱离安装开口的限位结构,套管与壳体固定连接,其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通过安装开口伸出,驱动轴设置在套管内,滑动件设置在壳体和套管之间,滑动件形成有供套管穿过的伸出孔,在该伸出孔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驱动轴的轴线,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的转动轴线所平行的方向为竖直方向,驱动轴轴线所平行的方向为水平方向;在壳体内设有用于使滑动件趋向于伸出安装开口的复位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趋向于合拢的偏压件。进一步地,偏压件为套装在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转轴处的扭力弹簧。进一步地,扭力弹簧的一个末端抵住滑动件的外壁,另一端形成U字形嵌入在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外侧形成的U形凹槽中。进一步地,复位件为一套接在套管外侧的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部,另一端顶住滑动件伸出孔内形成的台阶面。进一步地,壳体和滑动件形成的限位结构为安装开口处的壳体向滑动件方向凸起形成的台阶以及滑动件内侧末端向壳体方向凸起形成台阶。进一步地,滑动件仅在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的下方形成有在驱动轴轴线方向上尺寸超出它们的基座顶块,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的上方暴露在滑动件之外。进一步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均包括设置在其自由端的用于夹持的装夹结构,装夹结构自上而下分为装载结构和止挡结构,装载结构包括:装载斜面、贴合面、曲面凹槽,装载斜面与竖直方向倾斜相交,贴合面平行于竖直方向,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的装载结构是左右对称的;止挡结构为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在曲面凹槽下方形成的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合拢时越过驱动轴轴线所在竖直平面彼此嵌入的凸起凹槽结构。进一步地,第一夹紧件止挡结构包括:第一止挡凸起和第一缺口槽,止挡凸起由曲面凹槽的前半部延伸形成的曲面和第一止动面构成,第二夹紧件止挡结构包括:用于嵌入第一个缺口槽的第二止挡凸起和用于容纳第一止挡凸起的第二缺口槽,止挡凸起由曲面凹槽的后半部延伸形成的曲面和第二止动面构成。进一步地,在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合拢的状态下驱动轴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止动面、第二止动面,并且第一止动面和第二止动面分别位于驱动轴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的两侧,第一止动面位于第二夹紧件的一侧,第二止动面位于第一夹紧件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滑动件和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使用户能够实现紧固件的快捷装夹,并在完成紧固动作后,自动恢复到待装夹状态,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感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合拢状态下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状态下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滑动件缩进壳体时的俯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夹紧件的结构示意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夹紧件的结构示意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配合装夹紧固件的原理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紧固件夹持机构与一种动力工具结合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壳体, 2、滑动件,201、基座顶块; 3、套管, 4、驱动件, 5、第一夹紧件,501、斜面,502、贴合面,503、V形面,504、第一凸起,505、第一凹槽,506、第一止动面,507、槽底面; 6、第二夹紧件,601、斜面,602、贴合面,603、V形面,604、第二凸起,605、第二凹槽,606、第二止动面,607、槽底面; 7、第一弹性件, 8、第二弹性件, 9、紧固件, 10、动力工具, 11、马达, 12、电源, 13、传动机构, A、驱动件轴线,B、第二夹紧件的转动轴线,C、驱动轴的转动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参照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动力工具10,其包括:马达11、传动机构13、驱动件4及壳体I等。其中,马达11、传动机构13均容纳在壳体I的内部。壳体I可有左右两个可分离的半壳对合组装而成。就壳体I的外形而言,其形成有握持部分,以便操作,另外,壳体I设有一个开口供驱动件4伸出。更具体来说,图8所示的实施例为电动榔头,也就说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工具10具体的形式为电动榔头,作为电动榔头,其还包括有一个用于给马达11供电的电源12,但本实施例所揭示的电动榔头供电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用交流电供电,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使用气动、液压等方式给马达11提供动力。传动机构13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驱动件的往复运动。操作时,驱动件的击打端的端面作用于构件如钉子、木榫等紧固件或砖块等物体上。该电动榔头还包括紧固件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将紧固件9夹持住。该紧固件夹持机构包括滑动件2,其设计成相对于壳体可伸缩的结构,其可以与待加工工件的表面接触。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其它动力工具上设置紧固件夹持机构,如螺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机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滑动件、通过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转轴进行枢转从而实现随着所述滑动件伸缩而合拢或分离的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与滑动件构成分别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为轴的转动连接,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及第二夹紧件构成的整体与所述壳体构成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